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015-05-30 13:17德吉卓玛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弹簧秤浮力灯泡

德吉卓玛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人类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物理学的许多基本概念和规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来的。因此,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引入、阐述,以及巩固都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类型的演示和实验来造成一种特地的物理环境,让学生置身于这个环境之中。下面我就谈谈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提高主动性 激发学生兴趣

一、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因素,尤其是初中生,有趣的物理实验是引起他们的兴趣,3其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创设一个有声、有色、有直观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的情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分析思维能力,把实验获得的感性认识归纳、综合为理性知识,完成认识过程的飞跃,达到直观和客观的和谐统一。

例如,在讲导体的《电阻》时,事先根据导体电阻跟导体温度有关原来制作了一个教具“酒精灯点亮灯泡”把两节干电池放到盒子里不让学生看见,把一个小灯泡和一小玻璃条用导线串联起来,接在盒内的电池上。一上课,便问学生:“酒精灯能不能点亮灯泡”?学生觉得不可能,接着就用酒精灯取加热小玻璃条,人学生认真观察,几秒钟后灯泡亮了,这时班内顿时沸腾起来了,然后导入新课。用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

二、通过分析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学生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启发式实验教学法,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启发为前提,实验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对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我们把教师的演示改为学生实验,变讲解式为探索式,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现规律。实验前,教师先复习总结已经学过的求物体浮力大小的两种方法:一是用弹簧秤称法;二是求上下表面压力差法。然后,做一个小实验:取一块形状不规则的木块浮在水面上,当用手往下按时,它受到的浮力能否用弹簧秤称法求得呢?通过实验得不出它的浮力大小。那么如何找到广泛适用的浮力计算方法呢?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在学生心情急切需要知道的情况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采用实验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由学生参照实验步骤做如下实验:

实验 1:物体全部浸没的情况

(1)用弹簧秤测出形状不规则的铁块的重力。

(2)用弹簧秤测出铁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的重力,并求出铁块所受的浮力。

(3)用接水杯接住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并称出其重力。

实验完毕,让学生整理数据,并得出一个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实验 2:部分浸没的情况

步骤与实验 1 相同,只是部分浸没,然后让学生总结,能得出与实验 1 相同的结论。这时教师很容易就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受到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认识的影响,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有一些糊涂认识。为此,可设计一些实验,让学生来完成。

(1)用弹簧秤吊着石块,把它没入水中的体积大一些和小一些,比较两次所受的浮力值。

(2)把石块全部浸没在水里和全部浸没在煤油里,比较两次所受的浮力值。

(3)把石块浸没在水中深一些和浅一些,比较两次浮力值。

(4)把橡皮泥做成的球形和条形,放入水中,比较两次的浮力值。通过以上的实验证实: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浸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由于学生是亲手做的实验,对该结论的认识和记忆都很深刻。

三、物理實验对习题数学的重要性

初中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还不够健全,纯理论性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听起来似懂非懂,只能死记硬背,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若采用边实验边讲解的方法,会出现好的效果。

例如:我们做浮力题时,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很薄的塑料袋盛满水后,用线扎好,挂在弹簧秤下,然后全部浸没在水中,问弹簧秤上的读数是多少?这个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理解,很难得出读数为零的结论。如果我们采用先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看到这个现象,再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去解释它,这样学生不但对该知识印象深刻,而且会做这方面的习题。

在习题教学中,能通过实验解决的问题,就通过实验解决。这样,把抽象的理论分析变为具体的实验讨论,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笔者在几年的实践教学中,有以下几点收获:首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学生的精力集中,学的积极、主动。其次,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将来学生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再次,巩固和深化了学生的已有知识。

猜你喜欢
弹簧秤浮力灯泡
“灯泡”诞生记
“浮力”知识巩固
我们一起来“制服”浮力
浮力大小由谁定
灯泡创意秀
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
用弹簧秤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实验的思考与改进
神奇的浮力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方法、技巧、探究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