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

2015-05-30 11:35汤立芹
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重症监护病房不安全因素

汤立芹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我院自2014年1月起,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工作中加强了安全护理管理,比较安全护理管理实施前(对照组)与实施后(研究组)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家属满意度、院内感染率等。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的重症监护时间平均为(7.4±2.0)d,对照组为(12.6±1.9)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11%,对照组为88.6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院内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院内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工作中,分析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护理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及院内感染发生风险,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6例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院自2014年1月起,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工作中加强了安全护理管理。将安全护理管理实施前(2013年1月~12月)的53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男32例,女21例,年龄5h~7d,平均(2.4±1.6)d,其中早产儿31例,新生儿窒息18例,溶血症4例;将安全护理管理实施后(2014年1月~12月)的53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4h~6d,平均(2.2±1.4)d,其中早产儿29例,新生儿窒息19例,溶血症5例。两组新生儿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无菌操作、生命体征监测及临床表现观察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如下:(1)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组织重症监护科的护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以提高其法律意识,并对护理人员加强新生儿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水平。(2)完善病房管理制度。组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讨论,然后对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加以改进和完善。各新生儿病区都要安装录像设备,并在室内配备防火、应急设备,并对护理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3)病房环境监控。根据消毒隔离质量标准,对病房内环境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病房室温要随时保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55~65%,通风良好。护理人员每天都要对病房空气进行2次紫外线消毒。病房的地面、置物台、新生儿用品都要每天消毒。禁止人员入病房探视,进入病房的医护人员必须身着隔离服,全面消毒。每天更换新生儿物品,并进行高压杀菌,随时保持患儿被褥、衣物干燥。若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则要立即进行隔离,同时对隔离区做好标识,以免造成其他新生儿接触感染。(4)加强基础护理。护理人员每日要对新生儿进行皮肤护理,注意动作轻柔,护理时要注意观察其腹股沟、臀部、腋下、耳后、颈部等处是否有破损、红肿现象。勤换尿布,以免发生红臀。患儿每次排便后,都要对其臀部及肛周皮肤进行仔细擦拭。(5)用药护理。用药前,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家属解释药物的作用、用药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让家属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护理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要严密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1.3 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两组新生儿的重症监护时间、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情况、院内感染发生率等。新生儿出院前,向患儿家属发放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以评估患儿家属对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内容、服务态度、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满分100分,≥90分为满意,80~90分为一般,<8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重症监护时间

研究组新生儿的重症监护时间平均为(7.4±2.0)d,对照组为(12.6±1.9)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两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1。从表1可知,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11%,对照组为88.6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n)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

研究组(53)

47(88.68)*

5(9.43)*

1(1.89)*

52(98.11)*

对照组(53)

37(69.81)

10(18.87)

6(11.32)

47(88.68)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下表同。

2.3 护理安全事件、院内感染

两组新生儿的护理安全事件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见表2。从表2可知,研究组新生儿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院内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新生儿的护理安全事件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n(%)]

组别(n)

护理安全事件

院内感染

研究组(53)

3(5.66)*

1(1.89)*

对照组(53)

12(22.64)

6(11.32)

3 讨论

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由于新生儿不具有语言表达能力及意识支配能力,再加上患儿个体病情差异较大又复杂多变,所以在护理工作中潜藏着较多的不安全因素。比如: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工作经验及专业水平有限;因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导致护理人员身心疲惫;患儿病情变化快、病情进展迅速增加了护理难度;病房环境质量不高容易增加院内感染风险;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沟通不到位容易引起护患纠纷,等等。

我院为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质量,实施了护理安全管理,从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完善病房管理制度,加强基础护理,病房环境监测,用药护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的护理质量。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护理安全事件、院内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患儿的重症监护时间明显缩短,并且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提高。由此可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工作中,分析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护理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及院内感染发生风险,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新生儿护理重症监护病房不安全因素
新生儿护理安全的研究进展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效果观察
脑出血术后患者的ICU观察及护理对策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