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一、鹅舍的建造
养殖场依水而建,尽量远离城镇、居民住宅区和主要公路,鹅舍应选择建在沙壤土、空气清新、水源丰富、水质好和未受污染、地势高燥、水淹不到的地区。鹅舍要求冬暖夏凉,前面有干净清洁活水养鱼池塘;场地地势宜略有坡度(3°~5°),水泥地面,便于冲洗场地或清除粪便,以保证排水通畅,无积水;鹅舍应建在避风向阳,座向朝南或东南向,采光良好的坡顶,便于鹅憩息觅食。其中鹅舍占1/3,运动场2/3,鹅舍可按2.5m高设计。鹅舍应以保温干燥,通风,无贼风,易消毒为原则。
二、选好雏鹅
雏鹅应按出壳的时间和体质强弱严格挑选,要求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毛色粗长光洁、卵黄吸收和脐孔收缩良好,将雏鹅仰翻能很快站起。对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眼瞎、歪头等弱雏,坚决淘汰,要选择生产性能高的壮年母鹅的后代雏鹅。
三、环境管理
1、保温:刚出壳鹅苗,体温调节机能差,既怕冷又怕热,必须实行人工保温。一般需用红外线保温灯保温2~3周。适宜育雏温度为1~5日龄时27~28℃,6~10日龄时25~26℃,11~15日龄时22~24℃,16~20日龄时20~22℃,20日龄以后18℃。一般4周后方可安全脱温,但第1、2周是关键。养雏鹅必须有相应的加温保暖设备,才能保证雏鹅安全度过育雏关。气温适宜时,5~7日龄便可开始放牧,气温低时则在10~20日龄开始放牧。
2、湿度:前10天应保证相对湿度60%~65%,10日龄后,雏鹅体重增加,呼吸量和排粪量也增加,垫草含水量增加,室内易潮湿,此时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0%。栏舍内必须及时清扫干净,勤换垫料、垫草,垫料每2天应更换1次,并及时清除粪便,保持室内干燥和环境清洁卫生。
3、通风换气:鹅舍换气时应注意防贼风,避免风直接吹在雏鹅身上,以免受凉。鹅舍2m高处要留有换气孔。保温的情况下必须注意每天中午温度较高时要通风换气,以排出育雏舍内的水分和氨气。透气窗在冬季及阴雨天时,白天打开,夜间要关闭。
四、饲养管理
1、饮水:雏鹅出壳后由于运输或环境的变化,最好在1-3日龄雏鹅的饮水中加入双岐维他,或配成0.05%的高锰酸钾溶液让其饮用。雏鹅的饮水最好使用小型饮水器,或使用水盆、水盘,但不宜过大,盘中水深度不超过1厘米,以雏鹅绒毛不沾湿为原则。雏鹅开始时不会饮水,可进行人工调教,对个别鹅可将其喙按入水中饮水1-2次后,便可使其学会饮水。
2、开食:雏鹅出壳后12-24小时内应让其采食,初生雏鹅及时开食,有利于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如用颗粒料开食,应将粒料磨碎,撒在浅食盘或塑料布上让其啄食。刚开始时,可将少量饲料撒在幼雏的身上,以引起其啄食的欲望。由于雏鹅消化道容积小,喂料量应做到“少喂勤添”。随着雏鹅日龄的增长,可逐渐加喂青绿饲料或青菜叶,可以单独饲喂,但应切成细丝状。?先喂湿精料后喂青料,这是为了防止多吃青料少吃精料而拉稀,也可将切细的青料拌和半生半熟碎米饲喂。最初2天应用熟的爽口不粘嘴米饭和切成细丝的鲜嫩多汁的菜叶按1∶2混合后喂饲,2~3天后可在熟米饭的基础上搀部分适口性好、不粘嘴的鸡花料拌湿后喂,并加喂10%切碎青草料或嫩青菜叶丝,让其自由啄食。切忌喂干料,以防雏鹅饱食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以致腹胀而死亡。将饲料撒在浅盆内、篾席上或塑料薄膜上,首次开食不求吃饱,但尽量让每只雏鹅都采食。4日龄前每天喂4~5次,每次吃到8成饱;5日龄后,体内蛋黄逐渐吸收完,消化和采食能力增强,日喂次数可增至6~8次,晚上加喂2次。7日龄内,喂湿鸡花料及青菜丝,1周后在晴天时进行近距离放牧饲养。
3、日粮配合: 科学的养鹅方法应用全价配合日粮饲喂雏鹅,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使用颗粒饲料(直径为2.5毫米),这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增重效果。随着雏鹅日龄的增加,逐渐减少补饲精料,增加优质青饲料的用量,并逐渐延长放牧时间。
4、放牧:“放水”后便可以放牧,鹅群放牧戏水须在晴天上午8∶00以后进行,雨天和大风天不放牧。放牧前先打开门窗,平衡舍内外温度,先噪鹅10分钟后方可赶鹅出栏,收鹅前要让鹅梳干羽毛后再進栏,并做好防疫和定期驱虫工作。放牧开始时,路程要近,时间要短,以后逐渐延长。第1次放牧前要先喂至半饱,每次放牧都要选择气候温和的晴好天气进行。一般可在上午8∶00后放牧,让其在室外附近平坦的草地上自由采食嫩草叶,每天2次,每次20~30分钟,以后随日龄增加,放牧场地可由近到远,放牧时间由短到长。20日龄后,如果气候温暖,可逐渐适应水中生活,即可全天放牧,只需夜晚补饲1次。放水、放牧和脱温工作可以结合同时进行。放牧时应注意冬季防寒、夏季防暑,要避开寒冷阴雨天,防止烈日曝晒,以免中暑,避免大风和下冰霜等恶劣气候下放牧,以防雏鹅受害发病,病弱雏暂时不要放牧。
五、防疫和驱虫
对疫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确保鹅群健康生长,其原则是早预防,早治疗;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不同日龄时注射不同的疫苗,定期驱虫、喂药,妥善处理好病死鹅,严防发生疫病传染,发病鹅及时隔离治疗。
坚持全进全出制度:坚持全进全出饲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夜间要有人看守,注意温湿度是否适宜,同时注意防鼠害、兽害等。
做好消毒工作:搞好环境卫生和带鹅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强化饲养管理,提高鹅体抗病能力;注意更换垫料,保持垫料干燥、清洁、卫生,如潮湿、发霉应及时更换,发现病鹅及时隔离治疗。
(作者单位: 164400 黑龙江省逊克县份奇克镇畜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