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莹波
【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应用在失眠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失眠患者7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耳穴压豆,记录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入睡预备时间(48.31±13.89)min,夜间实际睡眠时间(4.01±1.34)h,睡眠效率(38.23±4.55)%,护理满意度97.43%;对照组入睡预备时间(30.03±7.68)min,夜间实际睡眠时间(5.46±2.11)h,睡眠效率(59.79±8.76)%,护理满意度74.3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耳穴压豆应用在护理路径中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耳穴压豆;护理路径;失眠
失眠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病症,患者由于紧张、焦虑、抑郁等悲观心理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影响患者康复,健康睡眠能够消除患者疲劳状态、恢复体力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患者康复[1]。我院采用耳穴压豆应用在临床护理路径中治疗失眠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78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治疗的失眠患者,患者出现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或者易醒或醒后难以入睡,醒后疲乏或者白天困倦,上述情况每周至少发生3次连续持续1个月以上。按照系统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8.93±4.5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8.87±4.6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方法:以入院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耳豆应用前检查、取穴、耳豆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健康知识宣教、耳豆效果评价、出院计划等理想手段为纵轴,使耳穴压豆贯穿始终,制成日程计划表应用于毎个患者,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
入院后开展心理干预,护士要加强和患者沟通,通过聊天疏导患者负性情绪,消除思想顾虑,保持舒畅的心情;其次护士加强对患者生活护理,为患者创造温馨的病房环境,保持被褥整洁干净,调整好室内灯光;第三睡前指导患者足浴并每天坚持按揉足心5min,睡前叮嘱患者避免饮用浓茶,调理好呼吸节律,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第四入院后开展耳穴压豆护理,开展耳穴压豆前向患者讲解疗法的作用和注意事项,争取患者配合,询问患者对胶布是否有过敏以及习惯性流产病史等,评估患者耳廓的皮肤是否适合接受,严格消毒后选取神门、皮质下、交感、心、肾等穴位开展治疗,埋好豆后指导患者正确按压方法,按压是用力方向要和贴压穴位垂直,用力应均匀,每天进行按压3-5次,每次每个穴位按压5-10下,临睡前按压1次,局部应保持干燥,有潮湿时及时更换。
1.3 观察指标
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包括入睡预备时间、夜间实际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三个因子。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从医疗技术、护理服务评定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 SPSS 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数据资料对比使用χ2校验,P>0.05,表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睡眠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入睡预备时间(48.31±13.89)min,夜间实际睡眠时间(4.01±1.34)h,睡眠效率(38.23±4.55)%,护理满意度97.43%;对照组入睡预备时间(30.03±7.68)min,夜间实际睡眠时间(5.46±2.11)h,睡眠效率(59.79±8.76)%,护理满意度74.3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睡眠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入睡预备时间(min)
夜间实际睡眠时间(h)
睡眠效率(%)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
39
48.31±13.89★
4.01±1.34★
38.23±4.55★
38(97.43)★
对照组
39
30.03±7.68
5.46±2.11
59.79±8.76
29(74.36)
注:两组疗效相当,经统计学分析比较,χ2=7.1925、3.6228、13.6399、8.5726,★P=0.0000、0.0003、0.0000、0.003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失眠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中医学认为属于“不寐”范畴,中医认为人体正常睡眠为心神所主,阳气由动转为静进入入睡状态,阳气由静转为动则进入清醒状态,因此人体的睡眠是阴阳之气自然转化的结果,现代医家认为失眠病位在心,情志内伤、思虑过度、饮食不洁、忧虑惊恐等均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发病[2]。耳穴压豆是中医的传统护理操作方法之一,将它引入到临床护理路径中让护理人员加强学习中医的热情,同时作为一种补充替代疗法能够缓解患者不适。
中医学认为“十二经通于耳”,人体脏腑器官在耳廓上有相应的代表区域,规律的分布在耳穴上,我科取穴神门、皮质下、交感、心、肾等穴位,神门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调节大脑皮层功能,起到养血益气安神的效果;皮质下可以调节大脑皮质功能,可以补髓益脑、止痛安神;交感穴能够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舒筋活络养心安神;对心、肾功能区刺激可以交通心肾,让阴阳平衡;上述穴位联合使用能够起到运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以及扶正驱邪的作用,提升人体的免疫功能,镇静安神[3-4]。
综上所述,联合耳穴压豆应用在护理路径中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尤敏.耳穴埋豆对老年失眠患者改善作用的观察[J].中医藥临床杂志,2014,26(5):486-487.
[2] 邢雪梅.耳穴埋豆应用于术前失眠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6):87-88.
[3] 鲁志霞,李传惠.耳穴埋豆治疗心血管科老年患者失眠症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6(24):510.
[4] 程诗炜,何东娟,陈淳婷.耳穴埋豆对慢性肾衰竭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