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广
1.1 2011级跳跃技术课学生生理负荷发生变化的时间点
运动训练的跳跃专项学生,在教学活动训练的技术课期间,学生的运动生理负荷发生改变的具体时间点,可以得知该学生运动前开始时刻的心率为86次/min,经过17分钟的训练运动练习,该学生达到了第一个高峰此时的运动心率为150次/min,经过42分钟的练习学生的心率达到了第二个高峰, 此时的运动心率为160次/min,最大高峰值出现的时间是开始运动后的第63分钟, 此时的心率为172次/min。根据以上学生运动生理负荷变化的具体时间点,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生理负荷变化,划分为不同的运动反应阶段,即准备阶段、基础阶段、结束阶段,以便我们依据不同的训练阶段对运动负荷进行有效的研究分析,从而通过严格的探究得出一堂课的训练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1.2 2011级跳跃学生生理负荷强度在各负荷区间占的百分比
在一堂田径跳跃技术课中,学生运动负荷强度在50-59之间的百分比为18%,时间为16分钟左右;运动负荷强度在60-89之间的百分比为77.5%,时间为70分钟左右;运动负荷强度在90-100之间的百分比为4.5%,时间为4分钟。根据以上数据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判断出,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田径跳跃学生的技术课运动负荷强度安排的合理得当,技术课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术不需要高强度的训练负荷,这堂技术课学生的练习强度能够保持在中等水平的时间较为合理,既避免了超量负荷的练习又防止了运动量的过低,又能使机体在适当的休息时间内得到很好的恢复,可以看出这堂课的训练强度安排的合理,既达到了学生掌握跳跃技术的目的,又保证了课堂运动负荷的强度。
学生每分钟心率变化的情况。从整体的效果来看,在这堂跳跃技术课中,学生的心率是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连续变化曲线。在这堂技术课的开始阶段,学生的心率变化没有很大的幅度,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心率呈现由低到高的变化形式即进行了练习阶段,在教学基本阶段学生的心率变化不大,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浮动,在教学快要结束阶段表现为心率逐步下降恢复正常,总结以上变化的曲线形式,我们可以得出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由于施加的运动负荷不同,使得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有所不同,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心率指数变化情况。
因此,从整堂教学技术课的运动负荷安排来看,技术课的运动负荷安排合理,训练达到了掌握技术动作的目的,做到了一方面避免学生训练后的超量恢复[5],另一方面保证了学生技术动作的巩固,以及人体各个机能系统的改善,保证了学生跳跃运动技术能力的掌握。
1.3 2011级跳跃专项学生各运动阶段的运动时间和平均反应强度的定量变化
各阶段的负荷量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进行田径跳跃技术课时,学生的生理负荷强度的变化,在基本阶段随着时间的变化负荷强度符合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即提高、稳定、下降三个过程的有序结合。在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时间持续了20分钟43秒,平均強度为153次/分,在基本练习阶段时间持续了50分钟17秒,平均强度为171次/分,在结束阶段时间持续了20分钟,平均强度为95次/分。根据测试数据表明,教学课堂各部分阶段的时间分配合理,学生的平均运动负荷强度在准备阶段处于中等水平,使学生的各个身体机能在准备热身阶段达到最佳适应阶段,避免在基本部分的练习阶段造成运动损伤,从而为进一步的训练练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课堂的基本练习阶段,学生的运动负荷处于较大强度,有利于挖掘学生身体各个系统机能的潜力,从而促进学生对跳跃技术课的系统掌握,对于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跳跃技术课的结束阶段,学生的运动负荷强度逐渐下降至消失,从而使机体逐渐处于恢复状态[7]。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一堂课的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时间的反应强度以及变化的幅度,判断这堂课安排的是否合理,这样为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 结论
通过对跳跃技术课的测试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跳跃技术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安排的技术课运动负荷合理,能根据学生在训练各阶段的生理变化的特点,有计划地、有目的地、进行跳跃技术训练课的运动负荷的调整与安排,使学生技术课的运动训练强度保持在中等水平,避免了过高或过低的运动负荷强度等不合理的运动现象。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达到了教师所预期标准,保证了学生教学课堂训练的最佳效果,展现出了我院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知识素养。通过采用Polar Team2团队心率包在田径跳跃技术课对学生的运动强度进行监测,进一步调动了学生训练投入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练习的动机,避免了个别学生少完成技术动作的不良现象。从而保证了教师安排教学训练内容的合理性,因此提高了田径跳跃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与效率,达到了教学目的。
3 建议
我倡导在我们院校,首先应加强Polar Team2团队心率仪器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应用,从而达到对课堂进行训练学生的实时监测,即为进一步的了解学生训练的效果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便于教师根据心率变化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训练强度,又带动了学生训练过程的积极性,能够使得我院整体的教学水平提高。
其次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的科研知识,学习当今世界田径先进的科学训练方法,避免在制定运动负荷强度时造成不合理的训练方法,使得训练过程更为合理科学化,进一步的带动了我院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提高我院人才知识理论与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熊焰,邱江涛,孔祥宁. 运动负荷本质论——运动负荷概念、定义与分类的思考[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04) . 59-60
[2] 张雷. 对高校体育课运动函变参数的度量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2,31(6):
[3] 郭敏刚,齐家玉,冯海燕,吴小满.高校大学生体育课堂运动负荷的监测与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