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效课堂教学中上好数学课

2015-05-30 18:54王福东
俪人·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高效性教材情境

王福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重视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前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

学生学习开始时,先带着问题自学,了解教学内容,然后就有关内容提出问题。由疑激思,有思而生疑,在课堂上,让学生找出问题、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索,及时反馈,及时解决问题,适时补充在问题中的漏洞,这样学生学习轻松,乐于提问,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课前的备课。

(一)、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结合本班实际,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学会要认识物的全貌应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策略;(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高效性 ,精心设计精心环节,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效益的保证。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高效性呢?我认为:

(一)、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二)、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1)、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倾听。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致力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其实,我们教师更需要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要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高效性,教师更应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在课堂中善于倾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问题时,要善于倾听、关注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推进教学过程。有了教师的倾听,才有师生、生生间有效的互动,才有学生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高。

(2)、练习反馈,及时调整

数学的解题过程是思维过程,解题方法的优劣,速度的快慢都取决于思维能力的高低,而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又依赖于平时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练习课,进行强化训练。巧从熟中来,练从熟中来,通过科学练习,培养学生较强的审题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正确分析为问题展开思路其次是发展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再其次,练习后的详讲解不能忽略。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分析,确定详解的重点,通过讲审题,讲思路,讲规律,讲技巧并及时出错处,出错原因,通过纠错及详解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所以,每堂课教师也可以留几分钟分层次地抽学生上讲台做课堂练习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最后归纳小结重难点。提出易错知识点,加深印象。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还可指导学生课堂预习,提出适当要求为下一堂课做准备。

四、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课后反思,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我認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方面是反思教师的“教”。它包括

(一)、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教师水平大大提高。

(二)、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对应策略。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教师面对自己失败的课(即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课),更应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 另一方面是反思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高效性。

猜你喜欢
高效性教材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浅谈水质检测的高效性发展
护患情境会话
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再思考
如何实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