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晧的性格、思想与政治态度

2015-05-30 18:42陈爱红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性格思想

陈爱红

摘 要:南宋爱国志士洪晧于高宗建炎三年(1129)奉命出使金国,却被金人扣留十五年,虽历尽艰辛终得全节而归,赢得当时及后世盛誉。由于洪晧使金不屈的气节,后世对其生平事迹的记述较为详细,但对其性格特征、思想倾向及其在宋金关系中是主战还是主和的政治态度等问题,并未做出清晰而全面的描述,本文旨在通过《宋史·洪晧传》、洪适的《盘洲集·先君述》、洪汝奎的《洪忠宣公年谱》以及洪晧的诗、文、词对这一问题作出解读。

关键词:洪晧;性格;思想;政治态度

洪晧是南宋前期著名的爱国志士,高宗建炎三年(1129)以大金通问使的身份奉命出使金国,被扣留十五年(1129一1143)而坚贞不屈、全节而归,被誉为“宋之苏武”。洪晧历尽艰辛回到南宋后,却因性情刚正、仗义执言而遭权臣秦桧陷害,抑郁不得志。虽然洪晧失意而终,但其使金十五年表现出的风骨却赢得了当时及后代的赞颂。

虽然正史以及一些重要典籍对洪晧的基本情况描述详细,但对洪晧的性格特征、思想倾向及其在宋金关系中是主战还是主和的政治态度等问题,并未做出清晰而全面的描述,本文旨在通过《宋史·洪晧传》、洪适的《盘洲集·先君述》、洪汝奎的《洪忠宣公年谱》以及洪晧的诗、文、词对这一问题加以梳理、阐述。

一、超群的政治才干

综观洪晧一生历史以及洪晧诗文表现出的思想倾向,可以看出儒家思想是其立身行事的核心、根本,可以说洪晧是封建时代忠君孝亲的楷模。究其原因,是与他出身的家庭有着密切关系的。尤其是他的伯父洪彦升对他的影响很大。据《宋史·洪彦升传》记载,洪彦升与蔡京同朝,却能端直为国、仗义执言。洪晧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幼“慷慨有经略四方志”[1]便不足为奇了。当然洪晧不仅有志在四方的政治抱负更有超群的政治才干。

据洪晧长子洪适《先君述》记载,徽宗宣和六年,洪晧任秀州(今浙江嘉兴)司录时,恰逢秀州闹水灾, “田不没者什一,流冗塞路。仓府空虚,无赈捄策。先君白郡守以拯荒自任,悉籍境内粟,留一年食,发其余糶于城之四隅。升损市直钱五,戒米肆揭价于青白旗上,巡行无时,抶其旗靡者,皆无敢贵糶。不能自食者官主之,立屋于东南两废寺,十人一室,男女异处。防其淆伪,涅黑子识其手。东五之,南三之。民羸不可杖,有侵牟斗嚣者,乱其手纹,逐之。皆帖帖畏服。”面对大的灾荒,首先表现出“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主动向郡守请缨,而在开仓放粮的过程中,既从长远考虑,留出一年余粮,又能够频出奇招以避免混乱局面的出现。而当钱粮耗尽,全城处于绝境时,“会浙东纲常平米斛四万过城下,先君遣吏谕守使截留。守噤不肯,曰‘此御笔所起也,罪死不赦。先君曰‘民仰哺当至麦秋,今臘犹未尽,中道而止,则如勿捄,宁以身易十万人命。”他终于自作主张,把纲米截留下来赈济了灾民。“至麦秋,民相携以归。前后所活九万五千余人。州人既不死凶年,先君出,无不手加额,呼为洪佛子”。作为一位官员,既有为民请命的担当,又有强有力的管理手段,他在“拯荒”中的表现让我们见到了一个做事缜密、雷厉风行、有才干、有胆魄的高大的“洪佛子”形象。

洪晧的政治才干在其出使金国后展示得更为充分。来到金国后,洪晧得知徽、钦二帝被金国安置在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依兰县),就秘密派人送去奏章,献上桃、梨、栗、面等物。这时二帝才知道高宗已经即位。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洪晧得知宋朝的谍者赵德即将南归,就写机密奏章数万言,藏于旧棉絮中,请他带给高宗。第二年他又派人求得高宗生母韦太后手书,派李微持归交给高宗。这一年冬天,洪晧又密奏说“金己厌兵,势不能久,异时以妇女随军,今不敢也。若和议未决,不若乘势追击,再造反掌尔。”[2]自从洪晧来到金国,金人始终没有放弃胁迫洪晧投降他们的打算。早已降金的宇文虚中曾向金主推荐洪晧,遭到了洪晧的严词拒绝。金国参政韩昉曾向金主建议任命洪晧为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市)副留守,后又降为留守司判官,屡次催促洪晧动身去就职。洪晧坚决不去,韩昉也无可奈何。按照金国的法律,只要在金国任过职,就算是金国人,永远不能再作为使臣遣返了,所以韩昉又生一计,请洪晧在云中(今山西大同)做进士的主考官,他以为洪晧对于选拔人才这样的事情一定是乐于去做的。可是洪晧看穿了韩昉的计谋,他不上当,而以自己有病推辞了。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无论是想方设法探视二帝传递南国消息还是费尽心机求得太后手书遣人持归;无论是煞费苦心递送情报介绍金人厌兵的绝密消息还是以机敏智慧婉拒金人官印,都足以说明洪晧不仅有深沉的爱国情怀而且是一个乱世之能臣,一个足以担当使命的忠贞之士。

二、勇于直谏 不畏权势

洪适在《盘州集·先君述》中说其父“言无隐情”、“遇大事敢为平居”,这一性格特征也是终其一生而未改的。建炎三年(l129),形势稍稍稳定,赵构就迫不及待地想回金陵。朝廷中的附和之辈都极力怂恿,惟独洪晧上书谏阻。洪晧的意见合情合理也是出于对赵构的忠心,对国家安全的高度责任感。虽然洪晧的意见并未被采纳,但却因为此事引起高宗重视,因而才有了后来的“宋之苏武”的传奇经历。面对欲反叛朝廷的李成等人,洪晧认为这是国家的内忧,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再次直言上谏,劝高宗以安抚为上,减少国家的国力消耗。他认为只有以这样的态度、胸怀才能逐渐摆脱国家内忧外患的局面。高宗认为洪晧言之有理,便依洪晧意见招抚李成。

洪晧不畏权贵的刚直品行秉承了其伯父洪彦升。洪晧进士及第后,当时的权臣王黼、朱缅都想与之结亲,但都遭到了洪晧的拒绝,理由就是不愿与以贿赂求官的势力之徒来往。虽然此时正是洪晧仕途沉浮的关键时刻,但他不顾对个人前途的影响,选择拒婚。

《宋史·洪晧传》记载:洪晧南归后,见过了高宗和韦太后,“退见秦桧,语连日不止”,言辞犀利,一连串的质问一针见血、实事求是。既表现了洪晧对排斥忠良、擅权误国行为的痛恨同时也体现了洪晧真诚的爱国之心以及对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当金人派人来索取投降金国的宋朝叛臣赵彬等家属30余人时,秦桧立即答应了,高宗也首肯了。而洪晧却认为不可。他认为:如果金国轻易将叛臣家属取走,他们就会愈加以为南宋无能而更加藐视。同时他又指出:宋朝臣子王伦、郭元迈以身殉国,他们的遗体为什么不从金国取回来?秦桧为此十分恼火。

洪晧质问秦桧为何不用主战派时的大义凛然、指责秦桧大兴土木、无进取之心时的义正辞严、反对金人取走投降者家属时的理直气壮等等都凸显了他为国家“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博大胸襟。

三、不屈的民族气节

宋金对峙期间,宋朝频繁地派遣使者前往金国,虽然出使名目繁多但是出使任务却十分明确。虽然出使任务十分明确但是结局却不尽相同。靖康、建炎前后,金朝不顾外交往来的基本准则,长时间、多批次的扣留宋朝使节,力图使宋朝的外交使节为己所用。在这样的外交环境下,有的使节不辱使命、身死异国;有的拒不仕金,惨遭流放;有的与金合作,改仕新朝。那些以死为代价保全名节的使节固然可敬,而面对十余年流放生涯仍不改初衷的使节更是难能可贵,洪晧便是这一类使者的典范。

当初入金国时,金主让洪晧仕以刘豫为傀儡的伪齐政权,为金国服务。洪晧却表示拒绝,当金主以死威胁时,洪晧不动声色,最终因为他的气节感动了金国的臣子,并说服金主将洪晧流放以备将来为金所用。

洪晧被流放后,被安置在陈王悟室的属地——冷山(今吉林省舒兰县小城子村附近)。该地“距金国二百余里,地苦寒,四月草始生。八月而雪。”[3]悟室即完颜希尹,曾辅佐金太祖完颜阿骨达制定礼乐制度,是金国文化程度较高的一位大臣,同时也是金人南侵时立下赫赫战功的一位勋臣。他大权在握,积极主战,企图用武力解决宋金关系。洪晧来到冷山后,因为陈王敬佩他的才学,让他做自己八个儿子的家庭教师。陈王两年不给洪晧衣食,生活环境极其恶劣。洪晧便披粗布、以马粪燃烧煨食来解决温饱却始终不改初衷,可谓贫贱不能移。洪晧又利用自己担任陈王家庭教师的有利条件,利用一切和陈王接触的机会,劝陈王息兵。陈王面对洪晧的积极争取或不言或大动肝火,动辄以砍头相威胁,而洪晧面对威胁毫无惧色,振振有辞,可谓威武不能屈。陈王在和洪晧的接触中也认识到洪晧的才干,曾许诺以富贵,洪晧仍不为所动,后来又有宇文虚中向金人推荐洪晧,遭到他的严拒。金人利用一切手段逼迫洪晧就范,或委以官职,或许以重金,而洪晧都凭借智慧和心中的信念化解了危机,可谓富贵不能淫。也正因为如此,归国后,其忠义之声名闻名于天下。

四、解人之难的侠肝义胆

早在任秀州司禄时,为保秀州百姓度过饥荒之年,“愿以一身易十万人命”,这里所表现出的牺牲精神令人敬畏。在金国时,在自身安全、温饱都不能保障的恶劣条件下,洪晧仍能尽己所能的救助被俘或流落在金国的宋室皇亲或臣僚的子女。如高宗邢皇后的姨父赵伯嶙,靖康时是以皇亲的身份被掳北去。到北方后,被分派在陈王摩下服劳役。金人待宋朝的皇亲国戚十分严厉,因此赵伯嶙时常处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贫困之中。洪晧看到这种情况,常常尽自己的能力周济他,使他能继续生活下去。北宋名臣范镇之孙范祖平流落北方,为人佣奴,处境很狼狈。洪晧把范镇当年的政绩告诉金人,认为象这样的名臣之后不应当受人驱使。金人听洪晧说的有理,就释放了范祖平,让他自谋生路。以上种种都表现出了洪晧急人之难的高贵品质。

洪晧的传奇经历为我们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苏武的形象,但是其间洪晧也多有辛酸、无奈,这也是和他的性格分不开的。出使金国前,在奉命使金的途中得罪了权臣吕颐浩。原因很简单,洪晧上奏朝廷的书信未经过吕颐浩而直达皇帝,说明其缺乏政客的圆滑世故。而归国后,忤逆秦桧更说明了他鲜明的政治态度,这也直接决定了他“不死于敌国而死于谗匿”[4]的悲惨结局。但是这也更加说明了洪晧的君子之风,侠士之义,儒者之魂。

五、清醒的政治头脑 深谋远虑的政治态度

面对内忧外患的国事,洪晧直言上谏,所谏事情都可以看出洪晧的谋略。如谏高宗迁建康一事、招抚李成一事、使金时传递情报一事都表现了洪晧一贯的政治主张:内平乱,外修好,伺机而动,收复失地。

在内乱不断,强敌压境的南宋政坛,主战与主和两种政治态度的斗争始终是此消彼长不曾中止。那么,洪晧是主战还是主和呢?洪晧是以大金通问使的身份出使金国的,本身职守便是谋求两国和好,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到达金国之时以及被扣留十五年期间,洪晧始终不忘使命,利用一切可能谋求和平。如力劝陈王息兵,在与陈王儿子的交往中,也尽力教育金国的下一代,表现了他反对战争的政治态度。但是洪晧反对战争并非意味着主张求和。洪晧就曾经在与陈王的唇枪舌剑中表现了他反对屈辱求和的宗旨。

洪晧在出使金国前,官微言轻,不可能直接参与到朝廷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并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在出使金国后,在金国内地,即使有什么政治见解也不可能著书立说或者直言其志,但是通过史料的描述,我们确实能够梳理出洪晧的政治见解。

出使金国后,在高宗绍兴十年(1140),洪晧探得金军机密,“书机事数万言,藏故絮中”[5],依靠间谍赵德“归达于帝”。书信中介绍北国情况写到:“顺昌之役,金人震惧夺魄,燕山珍宝尽徙于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王师亟还,自失机会,今再举尚可。”[6]绍兴十一年冬,又密奏书说明金国人已经厌兵,不敢以妇女随军。“若和议未决,不若乘势追击,再造反掌尔。”[7]并且迫切的告诉高宗,金国人惧怕胡栓、张浚、李纲、赵鼎等主战派人士,主张朝廷重用主战派人士。当岳飞被秦桧迫害,被押狱中,洪晧以蜡丸传书,告诉南宋政府,金人因为岳飞的被害而欢呼雀跃,意图在于说明关押岳飞是错误的。从以上种种历史记载可见,洪晧是有主战倾向的,但是并非盲目主战,而是主张权衡时局,分析敌我情势,表明其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深谋远虑的政治态度。

六、忠君孝亲的楷模

洪晧出使期间,无时无刻不思念着母亲,但为了自己的使命,他首先想到的是把高宗即位的国家大事奏报徽、钦二帝,把二帝及韦太后的安危转告高宗,把得来的金国情报报告朝廷,而把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强压在心头。在他出使十二年时,才得以给母亲送回一封信,多次提到“恐不及一见慈颜,以此痛心,殆不堪处,......万一不免,与老小长诀矣”[8]一字一泪,孝亲之情跃然纸上。

洪晧多次探察得知徽钦二帝及后妃被押在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依兰县),就秘密派人送去奏章,献上桃、梨、栗、面等物。宋徽宗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洪晧泣血,早晚致祭。后,洪晧求得韦太后亲笔信,派李微持归交给高宗。高宗得知痛哭流涕,于是下决心迎生母还朝。后来徽宗灵枢及韦后南还途经燕京,洪晧率没有忘记国家恩惠的旧臣出城迎接,捶胸痛哭。韦后与洪晧洒泪而别。更令人感动的是洪迈在《容斋随笔·三笔》卷八《徽宗荐严疏文》一文中所写的一件事:徽宗被金国俘虏后于绍兴五年死去,当时洪晧正奉使还没有返回复命,停留在冷山。他派使臣沈珍前往燕山,修建颂经的道场于开泰寺。洪晧作功德疏以悼念。这篇祭文不仅大宋臣民听了为之感动,就连金人也为之动容,看来这位忠君爱国的臣子赢得了南北各族的人心。

洪晧自幼受儒家思想教育,很早就懂得尊贤敬老,成为远近闻名的一个孝子。洪晧出使时,父亲已经去世,他十分惦记自己的母亲,愿意为母亲尽孝。但是他也知道忠孝不能两全,所以最终选择了以国事为重,踏上了使金征程。洪晧在使金被扣期间,无时无刻不想念自己的母亲,写下了不少怀念母亲的诗文。他在完颜希尹长子过生日时,首先想到自己老母的生日,因有感作诗道“息肩持担未多时,便祝郎君愿德弥。念母年高班绛老,为儒学浅愧萧师。三年不问交邻道,万里宁知复命期。南国人情都不远,赋诗怀远莫相疑。”[9]又曾经写下《念母》诗日“复命无由责在身,可堪甘旨误慈亲。飘零殊异三年宦,遗肉知存愧饿人。”[10]又在完颜希尹之孙小王亲迎李靖之女时作诗祝贺并怀念自己的母亲,诗歌中写道“老母八十漫磋予,男女有九赋采绿。”[11]又在《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十六首》诗中说“小人有母何时见,梦系江南戏彩春。”[12]充分表达了洪晧思念母亲的深情。

七、机智的斗争策略

早已经投降金人的宇文虚中见到洪晧之后,劝他留在金朝做官。并积极向金熙宗推荐洪晧。金熙宗任命洪晧为翰林直学士,洪晧坚辞不就。金人不甘心,实行换官时,仍让洪晧就职。经过一番思索,洪晧请求金人允许他到临近宋朝的真定(今河北正定)、大名(今河北大名)等地“自养”,以便寻机逃回宋朝。金朝参政韩昉看出了洪晧的意图,大怒,改洪晧之官为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副留守,洪晧坚决不答应,金人又降其官为留守判官,并催促他尽快起行,洪晧置之不理,誓死不就其职。金人见高官厚禄留不住洪晧,又想出了新的招数。根据金法规定,虽未任金官,但只要被金人任使,则“永不可归”。韩昉为了留下洪晧,遂令其“校云中进士试”。洪晧深知其意,装出有病的样子,力辞不就,韩昉不允,只好前往云中(今山西大同)。到了云中以后,洪晧坚决不参与科举考试工作,他对院官说:“今取试以诗赋,吾故学经耳” ,意思是自己是读经书的,不懂诗赋,不能参与其工作。实际上,洪晧不仅精通经学,也精通诗赋,所作诗词清新雅丽,他这样说的目的,不仅是谦逊,更重要的是不想为金国做任何工作。云中院官和考官没有办法,只好将洪晧送回燕京。

绍兴和议签订以后,被金扣押之人,不断被遣送回朝。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金熙宗喜得贵子,大赦天下,允许宋朝使者回归,洪晧与张邵、朱卞等都在被赦之列。洪晧得信,心情十分激动,立即骑上快马,飞驰而去。金廷颁布特赦令之后,又后悔了,急派骑兵追赶,追至宋金界河淮水时,洪晧己乘船下水,金兵只能望洋兴叹,悻悻而回。

注释:

[1]元代脱脱等撰《宋史·洪晧传》,中华书局,1900年出版,11557页。

[2]元代脱脱等撰《宋史·洪晧传》,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11560页。

[3]宋代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建炎四年十二月“是岁”条,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745页.

[4]元代脱脱等撰《宋史·洪晧传》,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11562页.

[5]宋洪适《盘洲集》卷七十四《先君述》,《四部丛刊初编·集部》19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6]元代脱脱等撰《宋史·洪晧传》,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11560页.

[7]元代脱脱等撰《宋史·洪晧传》,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11562页.

[8]宋代洪晧《上母书》,《宋人年谱丛刊》第七册,《洪忠宣公年谱》,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4212页.

[9]洪晧《鄱阳集》,《四库全书·集部·别集》11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397页.

[10]洪晧《鄱阳集》,《四库全书·集部·别集》11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397页.

[11]洪晧《鄱阳集》,《四库全书·集部·别集》11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399页.

[12]洪晧《鄱阳集》,《四库全书·集部·别集》11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401页.

参考文献:

[1](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七十)三.洪晧传.中华书局,1900.

[2](宋)洪适.(盘洲集·卷七十四)先君述.四部丛刊初编·集部19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3](元)脱脱等.宋史·佞幸传.中华书局,1990.

[4](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华书局,1985.

[5]洪晧.鄱阳集.四库全书·集部·别集.11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性格思想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猫的性格爪知道
冬天的性格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风的性格
性格反转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