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楚博 郭长禄
摘要:内部审计在优化企业决策,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内部审计工作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基于国外内部审计外包经验,构建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管理模式是解决当前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主要途径。通过内部审计外包不仅弥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能力不强的问题,而且还能实现企业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 外包 风险与控制
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与发展,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以独立性差、执业效益不高影响着内部审计功能的发挥,因此积极探索内部审计管理新模式成为企业创新管理的重要内容。内部审计外包是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不断发展的保障下实施的创新性管理模式。
1 内部审计外包的概述
1.1 内部审计外包的概念 内部审计外包就是将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转化为外部审计人员承担,从外部聘请专业审计人员履行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与企业内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外包就是实现了审计主体的外部化,审计人员不从属于企业人员。
1.2 内部审计外包的理论基础 内部审计外包理论基础有很多种,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是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是由科斯提出的,他认为交易需要成本,企业和市场属于不同的交易机制,在市场机制下企业花费的成本高于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企业就会通过夸大企业规模来替代市场机制,同样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它的经营费用超过了市场机制,那么企业就会选择市场机制。企业内部审计属于企业的一种交易费用,目前企业所承担的内部审计工作所消耗的费用已经远远大于市场机制的交易费用,为此企业需要实现内部审计的市场机制管理。二是核心竞争力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的普拉哈拉德和英国的哈默所提,他们将企业比作大树,企业需要做的就是要保障根系的稳定,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核心竞争力上,而非核心工作则可以通过外部购买的方式获得,内部审计只是负责对企业的监督和促进企业价值增值,显然其不属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其可以实现外包。三是委托代理理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了分离,为此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但是具有信息的不对等关系,企业的所有者需要通过内部审计强化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管,存在内部审計就会产生经济成本,为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外包不失为最有效的途径。
2 内部审计外包的原因分析
2.1 内部审计外包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途径就是降低企业的成本开支。当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消耗的经济费用超过市场机制费用的时候,企业有充分的理由选择外包模式。首先内部审计外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实施内部审计需要企业支付相应的办公用品,比如需要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物质设备以及人力资源等,这些都需要消耗企业一定的费用,而实现内部审计外包则可以减少企业在此方面的经济支出,降低了企业的经济费用支出;其次内部审计外包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通过内部审计外包可以将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转化为具有市场机制的专业管理人员执行,这样一来就会大大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提高企业的增值效应。
2.2 内部审计外包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长期以来企业的内部审计一直备受争议,追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强,常常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预。实施内部审计外包以后会大大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这是因为:首先内部审计外包机构与企业属于委托关系,不受企业的领导,因此它们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与被审计对象没有经济利益关系;其次承担内部审计外包工作的审计人员不受企业内部的约束,他们只需要按照审计委托合同规定的内容进行,而且承担审计工作人员薪酬福利与被审计企业没有任何的关系,因此审计人员在感情上没有必要为审计单位的违规行为提供隐瞒的义务。
2.3 内部审计外包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内部审计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决策的正确性,促进企业价值增值,因此只要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管理模式都属于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传统的内部审计由于其在制度上、人员以及评价方式上都对企业管理者的影响较大,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缺失,因此实现内部审计外包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创新性管理模式。内部审计外包有利于企业实施精简机构的战略目标,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实现资源的最大配置,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实施合作战略目标,通过与专业内部审计机构合作,优化企业分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 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
内部审计外包在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会对企业带来各种风险挑战,如果不能合理地处理这些风险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通过实例分析,内部审计外包风险包括:
3.1 信息风险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谁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资源谁就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换句话说就是谁掌握了对方的核心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因此加强企业核心信息的保密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内部审计外包工作就是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审计,虽然企业在选择外包时会注意信息的内容,但是有些内部审计职能中会含有企业的一些机密信息,一旦实现内部审计的外包就有可能造成信息的泄露。
3.2 外包单位选择的风险 在企业选择外包单位时可能会因为选择的外包单位的质量不过关而导致企业遭受各种损失,比如所选择的外包单位没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导致对企业的审计工作没有做出正确的结果,最终导致企业出现经济损失。
3.3 独立性丧失风险 企业实施内部审计外包的目的就是在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基础上降低企业的成本开支,并且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但是企业也不能忽视独立性丧失的风险,比如企业选择的外包单位属于企业的外部审计机构,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企业没有任何的内部审计权,最终可能引发会计信息失真、舞弊等行为。
4 内部审计外包风险的控制措施
4.1 根据企业现状合理地选择外包方式 内部审计外包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人们对其接受的程度还不高,这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以及人员的现状有很大的关系,我国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队伍,在此情况下,选择内部审计外包的企业非常少,但是其之所以存在就有存在的价值,内部审计外包并不是取代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而是对企业内部审计力量不足的弥补,因此在选择内部审计外包时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合理地选择内部审计外包的方式,比如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比较健全,企业就可以选择部分外包的模式。
4.2 加强对内部审计外包服务的监管与评估 企业在选择内部审计外包时一定要对外包对企业形成的各種影响进行评估,避免外包对企业经营活动所构成的影响风险形成,首先企业的管理者要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去分析外包,如果企业实施外包对企业的发展构成巨大的影响,那么企业就要考虑放弃外包,比如企业实施外包的费用要大于企业内部审计的费用支出,那么企业就要重新考虑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其次企业在选择外包服务时一定要制定完善的约束措施规范外包行为,比如通过制定外包合同规范对方的权利、责任、考核标准以及违约情况等信息;最后国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作为承担内部审计外包职能的会计事务所由于其不受企业的约束,为保障外包环境的健康发展,注册会计师协会要加强对它的监督与规范。
4.3 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 企业一旦决定实施内部审计外包后就要选择合适的外包单位,而在确定外包单位时要重点考察外包单位的服务质量,具体考察的内容:一是外包单位的软实力,比如外包单位在行内的口碑、文化实力以及发展前景等;二是要根据上述几条指标对外包单位进行考核,并且要尽可能选择多家外包单位,并且对他们进行对比,择优选择一家;三是在选择外包单位时一定要注意外包单位对企业独立性的影响,不能选择承担企业外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单位,同时也要避免企业与注册会计师签订内部审计外包合同,因为注册会计师不能以个人名义对外承担业务。
4.4 内部审计应与外包审计协同配合 之所以强调内部审计与外包审计的协同配合主要在于他们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内部审计与外包审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比如内部审计可以利用外包审计提供的资料实施审计工作,而内部审计也可以将内部审计的职能实现市场化承包。首先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与外部审计人员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及时关注外包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且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内部审计人员与外包审计人员进行交流时,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交流学习到他们的专业技能与技巧,提高自身的能力;其次企业要加强对外包单位的监督,及时根据最新的外包审计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必要的解决与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晶杰.浅谈内部审计外包与审计独立[J].中国外资,2012(12).
[2]史海燕.内部审计风险分析[J].价值工程,2012(36).
[3]成焕玲.浅谈国外内部审计外包及对我国启示[J].网友世界,2013(03).
[4]王利强.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质量控制研究[J].新会计,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