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梅
【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材、教学目标、教学管理、教学设计等层面进行了质的变革,对广大教职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高效的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图从新课改的视域出发,结合案例探讨地理课教学目标的预设和生成问题。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学目标 目标预设与生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106
新课改提出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客观上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要做充分的准备,对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每一步教学设计都要进行智慧的设计和灵巧的发挥,使课堂成为知识的再生过程,成为学生情感升华、心灵启发殿堂。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提升授课效果,需要从课程内在的知识逻辑出发,认真的做好目标的预设、生成和反思等工作。
一、课堂目标的预设
目标的预设是建构课堂的逻辑前提,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一般而言,课堂目标预设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实践性等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就是要让教师在目标预设之前,对表达目标的语言进行科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符合文本内容的知识逻辑、符合整个目标达成的内在要求。规范性原则,则需注意知识与逻辑之间的关系,对知识板块的描述要清晰、简洁易懂,切不可出现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表述。另外在对术语表述是应注意知识的内在逻辑,要让学生通过理解、掌握概念能够自己推理、提炼知识线索,从而实现让学生自我生成知识的目的。实践性原则相比较科学性、规范性原则而言,相对比较难以操作一些,因为实践性原则一方面强调教师要有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去挖掘、整合和利用好文本资源,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考虑带领学生深入社区、深入大自然、深入工厂切身的体验、感悟。值得注意的是,目标的预设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度,教师要和学生应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的地位如何确定?传统的提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但在教学实施中不尽人意,教师主导,导得过多,导得过细,学生总是在教师铺设好的平坦道路上接受教育,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而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新课标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要过多地考虑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而是要考虑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这启发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平时预设课堂目标时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动态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和爱好、价值趋向等等。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上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目标的生成
目标的生成是目标预设的结果,生成目标的过程也是教师将课堂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的过程。通常课堂目标生成包括展示、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回归、拓展等环节。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为例。在开始上课时,教师指导学生认真的研读课堂导学案,让孩子们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重点是什么、学习难点是什么。给孩子们2分钟的时间自主阅读课本的第一自然段,然后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谈谈对水资源的理解,通过自主探究展示交流这一环节,可以极大地激发孩子们探求知识的兴趣。问题的设置都是开放式的,无所谓对、也无所谓错,只要孩子们能够自圆其说,他们就会得到认同和赞许,这样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激昂,有利于下一个环节的开展。通过展示课件、播放视频,给孩子们10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结合课堂导学案,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理解:目前世界可利用的水资源有什么特点,这一重点知识。合作探究的过程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通过生生互动,孩子们可以通过互相讲解、评价、分析来理解有关水资源的知识,有关水资源的衡量指标以及水资源的分布等具体知识。通过师生互动可以起到答疑解惑的目的,使孩子们对知识点的认识思路更加清晰、更加深刻、更加明确。这样既加深了孩子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又能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对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加以培养和拓展。教材中有关水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关系这一知识板块,相对而言比较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一些,可以通过回归、拓展的方式提高孩子们对水资源的认知度。首先,回归文本知识,让孩子们认真阅读教材提炼出有关于“水资源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所表达的主要观点。重点理解和掌握: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其次,回归生活,让孩子们结合课本上的插图与生活实践知识,分析理解:不同时代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从建造水渠利用地表水进行灌溉到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再到20世纪50年代海水淡化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从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这一现实话题。孩子们可以得出五彩斑斓的答案,通过老师的引导,逐步得出科技进步是促进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从而拓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的结论。为了加深孩子们对这一知识板块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高效的整合课程资源来拓展文本知识这一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升华。譬如:可以试举以色列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这一鲜活的事例,来启发孩子们理解科技进步是促进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从而拓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一理论问题。再次,回归课堂,让孩子们结合自己对本班同学的理解,用本节课所学习到的知识来评述:作为班级的一员、作为社会的一员,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这一话题。最后,让孩子们自己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图,标明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三、课堂目标的反思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孙正聿教授,把哲学的思维方式概括为“反思”。认为:“反思不是反复地思考,反思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考。”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每天都要面对许许多多的问题,都要面对许许多多的学生,如果不反思思想就会禁锢,行为也就会呆滞,对知识的理解也就只能停留的表面层次,不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育思想,启发心智的生命成长过程,要求教师应有反思意识,唯有这样才能将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将知识的逻辑、实践的逻辑乃至人生的逻辑有机的统一起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养成多思多问的好习惯。课前要思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情、是否符合教情、是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完成。课中要思考学生明白了没有,学生理解了没有,学生学会运用了没有。课后要不断的追问这样设计合理吗、目标实现了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提高了吗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