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2015-05-30 10:48:04赵艳霞杜美会李学刚
关键词:三位一体层次分析法影响因素

赵艳霞 杜美会 李学刚

摘要:研究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后备力量,其创新能力受到教学、科研、实践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复杂且难以量化。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导师指导学生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学校的科研实践机会、社会提供的社会实践机会是影响创新型学术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三位一体”; 层次分析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2.0

本文为河北联合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创新型学术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项目号:P1303)的研究成果。

引言

学术型研究生是我国学术研究的主力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后备力量。而自从2009年以来,教育部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纳入招生计划以后,研究生培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学术型和专业型。虽然有所侧重,但是学术型与专业型的边界在培养过程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学术型研究生的原创能力在学校培养模式、教育体制、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影响下慢慢钝化,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与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而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由于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大量“过度物化”的现象,致使教师和研究生都变得急功近利,师生失去了淡泊名利与宁静致远的心态,这直接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各高等院校改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

一、创新型学术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内涵

创新型学术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中 “三位”分别指教学、科研和实践,教学是研究生学习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本平台,是培养创新型学术研究生的基础,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两个有力支撑,相辅相成,必不可少。 “一体”是指教学在打造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中是基础,是培养研究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必要条件;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三者紧密结合为一体才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学术研究生。因此本文从教学、科研、实践三方面,分析影响学术型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各个因素,运用层析分析法分析影响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

二、创新型学术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与分析

由于大部分影响因素难以计量,通过科学拟定调查问卷,有针对性的与专家、资深教师进行深入的探讨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成为最有效的方法,然后对不同學校学术型研究生进行调查访问,并对问卷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筛选最终确定15个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构建原则,将这些影响因素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A、准则层B和方案层C,如图1所示

(一)建立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模型

从教学、科研、实践等三方面研究影响学术研究生的创新的因素,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到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四方面:学生自身、导师、学校和社会。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目标层A为创新型学术型研究生影响因素,准则层B为四方面影响因素“学生因素B1、导师因素B2、学校因素B3和社会因素B4,方案层C为15个具体影响因素(C1-C15),各层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二)构造判断矩阵

构造创新型学术研究影响因素的各层判断矩阵,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其重要程度 按从1—9赋值,如表所示2。

(三)确定并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

利用方根法对以上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和特征向量W 进行计算,最大特征值与其对应的特征向量标准化得到权重向量W权重公式为 ,其特征向量是每一行的元素相乘并开四次方得到的值为(0.1899,0.4203,0.2685,0.1213)计算出最大特征根 = =4.0709,特征向量代表该层次各因素对上一层次某因素影响大小的权重。

(四) 进行一致性检验

对以上判断矩阵经过比对以后进行一致性检验,CI= 计算一致性指标,根据RI值表查出值,若CR= <0.1时,说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能够接受。其中 CI=0.024,RI=0.900,CR=0.027<0.1,通过一致性检验。

(五)进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如表3所示)

培养创新型学术研究生主要从教学、科研、实践入手,同时培养创新型学术研究生基本路径,建立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需要认识其具体影响因素,然后根据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选出对其影响程度大的因素进行改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学生自身方面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习毅力、学校方面的科研实践机会、导师方面的为学生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社会方面为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机会等

三、结论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创新型学术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影响该模式的主要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合理的评价,这对建立“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从哪些具体方面入手进行了很好的定位。

从以上研究结果,建立“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应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学生自身方面,无论是自身素养有限还是知识储备不足,学生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二是学校方面,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实践机会,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是在毕业论文标准的把关门方面都应以挺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准则。三是导师方面,导师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导学生深入某一学科领域以及在该领域能够取得创新成果。四是社会方面,学生的创新思想主要来源于实践,社会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这将有利于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取创新思想,并能很好的将创新思想与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于佳宾 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 北京:商业时代.2013.7

[2]雷彩红,王晟,王騊 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4.10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层次分析法影响因素
学校、家庭、社会如何做到“三位一体”
教育(2016年41期)2016-11-15 19:12:32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48:15
关于三江源生态移民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基层社会管理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03: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乳制品品牌顾客满意度实证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1:52:09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3:47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0:12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