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程度副词“溜”的语法化

2015-05-30 16:37杨又勉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单音节屋檐滴水

摘 要:“溜”是方言中常用的一个程度副词,它由名词演变为动词、形容词、副词,体现出了典型的语法化特征。本文以汉语语料为基础,分析“溜”由实词到虚词的语法化过程,并从句法、语义、语用等角度对程度副词“溜”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程度副词;溜;语法化

沈家煊认为:“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1]语法化是汉语发展的重要现象,也是促进汉语演进的重要手段。由于汉语是一种很少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的语言,因而语法关系主要依靠虚词和词序来表达,而汉语词汇的语法化则促成了汉语虚词的大量产生。

一、“溜”的语法化过程

“溜”是方言中常用的一个程度副词,其语义相当于“很”“非常”等,常作状语修饰单音节性质形容词。通过对语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程度副词“溜”的产生是语法化的结果。其语法化过程表现如下:

(一)“溜”作名词

在古代,“溜”和“霤”为通用字,表示“檐下滴水处”。”随着“溜”和“霤”的通用情况增多,“溜”也作名词,具有“檐下滴水处”的意义。如:

(1)三进,及溜,而後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左传·宣公二年》

(2)设洗篚于阼阶东南,当东溜,水在东,篚在洗西,南肆。《仪礼·燕礼》

(3)太史令前,当轩溜北面跪。《后汉书》

例(1)的意思是“士季向前走进三次,到了屋檐下。”其中“溜”通“霤”,表示房顶瓦垄滴水处,指屋檐下。例(2)中“当东溜”的意思是“对着东边屋檐滴水处”。例(3)中“轩溜”表示“殿堂檐下滴水处”,其“溜”就是表示“檐下滴水处”。上述例句中,“溜”都作名词充当句子的位置宾语,其意义通“霤”,表示“檐下滴水处”的意思。

(二)“溜”作动词

在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常常活用。随着“溜”表示“檐下滴水处”这个意义的固化,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又渐渐引申出“雨水从屋檐流下”的动词义。如:

(1)上尊宇卑,则吐水疾而溜远。《周礼·考工记·轮人》

(2)汲者揽得席帽,挂于庭树。每雨,所溜雨处辄生黄菌。《酉阳杂俎》

(3)观者惟闻屋上泉鸣,俄见四檐飞溜,悬波如瀑,激气成凉风,其巧妙如此。《旧唐书·西戎传·拂菻》

例(1)的意思是指古代造物,要屋顶高耸,屋檐底下,坡度大,雨水从屋檐上流下更快。其中“溜”就是“雨水沿屋檐流下”的意思。例(2)中“所溜雨处”表示“雨水流过的地方”,“溜”表示“雨水流下”。例(3)中“飞溜”的意思为“水流直泻而下”。其“溜”也表示“雨水从屋檐上流下”。上述例句中“溜”的词义发展为动词词义,表示“雨水从屋檐上流下”。

(三)“溜”作形容词

在人们日常的认知中,当雨水沿着屋檐流下时,雨水流过的表面都是光滑的,因此引申出[+光滑]的语义特征。“溜”由动词语法化为形容词,表示“光滑、平滑”。随着复音词的形成,人们常把“溜”和形容词“滑”连用构成并列结构,用来形容事物的表面光滑。如:

(1)诗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武侯庙柏》

(2)谓道路险峻,或高坡峻岸,或斜城陡岗,当令迎风灌水,水结成冰,则滑溜不可过。《翠微先生北征录》

(3)谁知它那蓑衣都是密密的滑溜猪鬃织就的,一般莫想射得入。《夏商野史》

例(1)中的“霜皮溜雨”表示“树皮色白而光滑”,其中“溜”表示光滑的意思。例(2)、(3)中的“溜”都具有[+滑]的语义特征,与形容词“滑”构成并列结构,表光滑。例(2)的意思是道路结冰后光滑不便行走。例(3)形容猪鬃毛光滑。

(四)“溜”作副词

随着言语交际的发展,因为“溜”和“滑”都能解释为“光滑”,所以“溜”不仅可以附着在“滑”后表示“光滑”,而且也可以前缀组成并列式结构“溜滑”。随着句法环境的改变,其语义也渐渐发生变化。由于形容词“滑”表示“光滑”的使用频率相对更高,并且在人们的心理认知上习惯将词组的语音、语义重心放在结构后部分,所以实词“溜”的语义渐渐弱化为程度副词,作状语修饰形容词“滑”,但仍含有较轻的“光滑”义。随着语言类推机制,又组成了“溜光”“溜圆”“溜直”等“溜X”的状中结构,此时的“溜”完全虚化为程度副词,只表示“很、非常”。如:

(1)将头发梳的溜光,挽了个一窝蜂的髻儿。《绿野仙踪》

(2)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儒林外史》

(3)那箭头儿都是纯钢打就的,就如一个四楞子锥子一般,溜尖雪亮。《侠女奇缘》

例(1)中的“溜光”解释为“非常光滑”,作句子的补语。例(2)表示他把眼睛睁得很圆,“溜”修饰性质形容词“圆”。例(3)中“溜尖”的意思是“很尖”,“溜”修饰形容词“尖”。上述三个例句中,“溜”都是表示“很、非常”,作程度副词修饰后面的单音节性质形容词。

综上所述,程度副词“溜”的语法化过程为:表“屋檐下滴水处”的名词“溜”→表“雨水从屋檐水流下”的动词“溜”→表“光滑”的形容词“溜”→表程度的副词“溜”。“溜”从意义实在的指称事物的词转变为无实在意义的词,其语法功能也发生相应变化,从名词转变为副词。

二、程度副词“溜”的句法、语义及语用分析

(一)句法特征

1、“溜”只修饰单音节性质形容词

“溜”只能用于形容词前,不用于动词或其他副词前。从语音形式或音节数目上来看,“溜”只用于修饰单音形容词,不修饰双音或多音形容词。如“溜直”、“溜齐”,但不说“溜笔直”“溜整齐”。“溜”只能修饰性质形容词,不能修饰状态形容词、不足量形容词。

2、“溜”有重叠式但不能单说

程度副词“溜”自身有重叠式“溜溜”修饰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如“溜溜圆”“溜溜光”,表示描述效果增强,程度义加重。“溜”还能与被修饰成分一起重叠,表程度的加重。如“溜圆溜圆”“溜光溜光”。 程度副词“溜”不能单独成句,必须与单音节性质形容词连用。

3、“溜+形容词”的句法特征

“溜”与其被修饰成分一起可以作补语、谓语和定语。如:

(1)农会西屋,窗户门关得溜严。(作补语)

(2)它们的枝子被砍掉,全身溜光,又长又瘦。(作谓语)

(3)网中装满他们能巧妙地用投石机投出来的溜圆石块。(作定语)

通过对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溜”+形容词的语料进行统计分析,其句法功能主要是作补语,使用频率如下表:

(二)语义特征

从语义特征上来看,受“溜”修饰的词并不多,一般只修饰表程度义、包含有[+平]、[+光]、[+圆]、[+滑]等语义特征的性质形容词。如:

(1)周大勇站得溜直,紧闭着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着旅长。

(2)这块板子刨得溜平。

(3)楼梯也是宽宽的,只是年代久远,已经被人踩得溜光而且深深地凹陷了。

(三)语用功能

1、韵律性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表程度义的“溜”被标注为方音词,因此主要用于口语中,修饰单音节的口语形容词,在语音上构成双音节结构,增强话语的节奏感和韵律性。

2、形象性

程度副词“溜”是由实词语法化的结果,因此在语义上不仅和“很”“非常”等副词一样表示程度义,而且在修饰性状形容词时增强了对事物性状的描述义。如“溜圆”不仅表示事物的形状很圆,而且还包含了一种空间感。

三、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程度副词“溜”的形成是因为其不断由名词演变为动词、形容词,并与形容词“滑”构成并列式结构,随后通过位置移动发生句法环境的改变,为满足人们言语认知上的习惯,“溜”最终语法化为程度副词,表示“很、非常”。程度副词“溜”能修饰的对象并不多,主要为包含有[+光]、[+平]、[+滑]等语义特征的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常与被修饰成分充当句子的补语。程度副词“溜”在语用上具有韵律性和形象性等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2.

[2]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纵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3]雷东平.语气主次“便是”的语法化及相关结构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2期.

[4] 雷东平.论“淫”的极性程度副词义[J].汉字文化,2012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杨又勉(1992.4-),女,汉族,硕士,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猜你喜欢
单音节屋檐滴水
屋檐
屋檐
语文单音节词教学初探
有趣的滴水实验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星檐
滴水能涌泉
滴水藏海
新材料可真正做到“滴水不沾”
听音训练对汉语单音节听感清晰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