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
摘 要: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谚语作为语言的精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更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谚语能够精炼地反应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体现民族文化的内涵,区别不同的文化特性。通过对中西谚语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解读和理解蕴含在深厚文化背景中的中西父母形象的异同。
关键词:谚语;文化差异;父母形象
一、引言
谚语是人民大众劳动和生活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其语言生动精炼,富含智慧。美国传统词典将谚语定义为“A short, pithy saying in frequent and widespread use that expresses a basic truth or practical precept”。谚语用简练的语言传递着巨大的智慧和真理,彰显民族文化和精神,极具广泛性、概括性和引导性。Nye和Berardo(1973: 3)指出家庭是任何社会的最原始和最基本的组成机构,家庭的影响无处不在。McGoldrick(1973: 331)也指出家庭不会凭空制造自己的规则,信仰以及各种仪式。人们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甚至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带有浓厚的本族文化色彩,而家庭则是本族文化传播的媒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父母是家庭的核心。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邓大好,1999)。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在解读其他国家的父母形象时会产生误解,造成交际障碍。中西方对于父母形象的设定和诠释有异同之处,而谚语则可以帮助阐述这些异同,消除误解。
二、对父亲形象设定的异同
(一)教育者
西方有One father is more than a hundred school-masters.(一个父亲胜于一百个教师),凸显了父亲作为教育者的地位。而中国的“养不教,父之过”,也同样突出了父亲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在中国,经常听到人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会说“你父母是怎么教你的?”家教也是一个在中国经常被提及的话题。相比较而言,西方的父亲在这方面就略显轻松。但对于“严父”的形象设定,中西方则是达成了共识,中国有谚语叫“棍棒下面出孝子;治家严,家乃和”,而西方则有“spare the rod and spoil the child”(不打不成器)。中西方都认为父亲应该对孩子严格要求,但在对孩子的期望上却有所不同,中国父亲希望孩子成才成器,不仅在学习上要有所成就,道德上也要有所建树,但对孩子的个人兴趣的发展却不甚关注。而西方则没有过多的要求,会按照自己孩子的意愿任其自由发展。父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同时也发挥着一定的榜样作用,如西方的“Like father, like son”,很多时候父亲是一个英雄式的存在。中国的“虎父无犬子;父为子纲”,都在彰显着父亲作为模范的必要性。
(二)爱的赋予者
父亲对于孩子的爱,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所不同的是中西方的表达方式。中国父亲很少直接表达对子女的爱,也很难在谚语中找到能够直接体现父亲对孩子表达爱意的例子。中国父亲的爱是沉默的,深沉而厚重的,常常是爱在心中口难开,而更多的选择将爱意融合在对孩子的教育当中,如“父之儿子,教以义方;爱之深,责之切”。而西方父亲则在这方面非常直白“I love you, son/daughter”
(三)家庭支柱
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大都认为父亲应该是家庭的支柱,虽然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担任起支撑家庭的重任,但总体上来说,父亲是家庭支柱的为主流。One father can support then children, the children cannot support one father(一个父亲可以供养十个孩子,十个孩子却不能供养一个父亲)。这句谚语在强调父爱伟大的时候,同时也突出了父亲养育家庭的压力。中国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个尽职的家庭支柱。但与西方不同的是,西方家庭在孩子成年之后大多停止供养孩子,他们坚持接力式循环模式,即父母抚育子女,子女继续抚育后代,老人被推向社会(威廉丁右德,1986)。但中国父亲通常会选择继续负责下去,帮助孩子娶妻生子,买房买车。而这时候对于孩子的供养问题,则与孩子成长期的倾其所有不同。从谚语“光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中可以看出,中国父亲认识到给予孩子太多物质上的财富会导致其懒惰不思进取。
三、母亲形象设定的异同
(一)无私的爱的给予者
相对于父爱的沉重和无言,母爱更加无私和温暖。A mothers love never changes(母爱永恒)。If you dont know what is love, find your mother first.(如果你不懂什么是爱的话,看你的妈妈就懂了)。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这些谚语都高度的赞扬和肯定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由于中国固有的男尊女卑的观念以及对于表达爱意的晦涩和保守,鲜有描述母爱的谚语。“儿行千里母担忧”,体现了母亲对于孩子离家时的担忧和无尽爱。“孟母三迁”的故事,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母亲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而中国更强调母亲的恩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西方则用一个“love”包含了一切的恩情和亲情。
(二)人生的引路人
相对于父亲教育者的角色,母亲更像个人生的引路人。Elain Heffner说“the art of mothering is to teach the art of living to children”(母亲要教会孩子生存的艺术。)斯托夫人也说过,母亲们是天生的哲学家。母亲能够指引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关怀和鼓励。林肯这样描述她的母亲“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那天使般的母亲”,侧面凸显了母亲对他的正面影响。在中国有“打在儿身,痛在娘心”的谚语,母亲在指引孩子走上正确人生道路时所承受的无奈和痛苦。因此,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这样的相同经验,即有了孩子之后才知当父母的辛苦。“知儿莫若母”则表明母亲是最理解孩子的人,她们可以做无言的倾听者,有力的军师,坚强的后盾,但与西方父母尊重孩子的隐私不同,中国的母亲更希望掌握孩子的所有隐私,因此翻看孩子日记的现象在中国也屡屡发生。而西方则更喜欢用谈话的方式来进行平等自由的交流对话,同时也会借助学校老师及其他社会人士的帮助来给孩子们引路。
(三)柔弱的坚强者
法国有句谚语说“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历史上女性的地位一直不高,甚至是脆弱的代名词。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其相对于男性而言,就稍显脆弱。但作为母亲她们又是坚强的,能够成为子女的坚强后盾,力量源泉。英国有句谚语“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这句话一方面说明了母亲对于孩子的崇高地位,也突出了母亲的坚韧不屈。而中国的“打在儿身,痛在娘心”也反映了母亲坚强的一面,而母亲边流泪边打孩子的场景也经常可以看到。但西方对于母亲的认识更多了一层“Not only a mother is a mother, but also a woman”,在赞美母亲坚强的同时,也道出了母亲依然是个脆弱的女人这一层意思,也需要儿女的理解,丈夫的呵护。相对比来说,在中国很多人只关注母亲的母亲这一角色,却有些忽略了她们女性的本质。
四、形成差异的原因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西方国家大多崇尚个人主义,他们极端崇拜个人奋斗、个性展现和自我发展;他们相信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因此西方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倾向于平等,家长不会过多的干涉孩子们的隐私。而中国则受集体主义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直是父母的教育目标。在中国经常会听到“你要是有出息,全家人都跟着你骄傲”,因此孩子个人的成绩已成为一个集体的焦点,而孩子成才与否不单单是孩子个人的事情。中国的集体主义还表现在中国的家长更容易跟随潮流,重视对孩子各种技能的培养,不大关注孩子的兴趣。对于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从事何种职业,甚至婚姻问题等,中国父母有时候会扮演决定性的角色(魏建立,2014),因而中国的父母承担的压力更大。而西方在强调个人主义的同时,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任其发展。
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具有漫长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 在这悠悠岁月中沉积了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封建时代的文化产物(白德铭,2008)。对于爱的表达,中国崇尚含蓄和隐晦,爱意的传递多是通过晦涩的语言或是借物传情。而父母对于孩子的爱的表达更是“爱之深,责之切”。而西方国家在传达爱的时候则会更加直接,一句“I love you”包含了所有对孩子的爱。因此,中国的家长更倾向于大爱无言,而西方的家长则更加热情开放。受历史传统的影响,中国家庭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 重视读书, 偏重智力的开发与投资, 忽视生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重读书的家教观念根深蒂固地植根于漫长的封建科举制度及其思想中。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中西方对于父母形象的设定存在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全球化的今天,人们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的父母,而在交际的过程中,因为对其形象的不理解会带来误解或是矛盾,导致交际障碍。因此,有必要了解其他国家的传统父母形象,增进之间的交流,并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做更合格的父母。
参考文献:
[1] McGoldrick, M., Walish, F. (Ed.).(1973) “Ethnicity, Cultural Diversity, and Normality,” in Normal Familly processes.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 Nye,F. I. &Berado, F. M. (1973).The family: Its structures and interaction. New York: Macmilian.
[3] 白德铭,2008,中英文化差异在习语、谚语中的表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S3):87-89。
[4] 邓大好,1999,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分析。四川三峡学院学报15(4):59-61。
[5] 魏建立,浅析中国和坦桑尼亚家庭观的文化差异。长春教育学院学报30(6):83-85。
[6] 威廉丁右德,1986,家庭(魏章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