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问题研究综述2004—2014年

2015-05-30 15:42秦龙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词类原型综述

摘 要:词类问题研究综述是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必要阶段和步骤,近十年来词类问题有了新的发展,无论是原型理论,还是包含模式都对词类问题的解决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词义与句法功能的联系才应该是未来词类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词类;综述;原型;功能

词类问题是语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因为离开了词类,句法结构就无从讲起。必要的总结和概括是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必要阶段和步骤,因此关注近十年来词类问题研究的新发现和新进展是及其有必要的。由于篇幅所限,文章只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论述,并不进行穷尽式的考察,同时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文中提到的文章不局限在2004-2014这个时间段内。

一、词类问题研究综述

虽然在关于词类问题的持续研究中并没有得到一个令大家满意的结果,但还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达成了一些共识,而这些共识是词类问题研究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一些关于词类研究的综述性文章中加以梳理。

《1949年以来的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综述》(孔繁丽,2008)对1949-2007年间的词类研究进行了分阶段梳理,对各家的观点也做出了必要的评述,使词类问题研究的脉络得以呈现在研究者面前,是词类问题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助力。论文参照语法史的分期,将词类问题研究分为六个阶段:1898年到1936年的草创时期、1936年到1949年的革新探索时期、1949到1966的普及发展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低潮时期、1976年到2000的繁荣发展时期、2000年以后为继续繁荣发展时期。论文重点关注后四个阶段,主要围绕重点论著、重要事件、研究热点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同时,每一章的开头都有对于这一时期的研究概况的总结,从中可以对词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但是论文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关于词类问题研究的分期,将1976年到2007年划为两期,缺乏令人信服的理由,不能仅仅因为新世纪的到来就将连续着的历史划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建议可以划成一个阶段,当然为了方便论述,可以以十年为一个时间段落,对词类问题的研究展开论述。同时,由于出版的便利、研究队伍的梯队培养,使语法研究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都有了丰硕的成果,而遍查式的研究综述在较长论述时间内很难成立。不仅仅是文章篇幅的限制,也是因为当一个问题在庞大的样本中被阐释时很容易被稀释,从而使在现阶段颇为重视的问题成为漫长研究历史中难以察觉的变化,这不利于理清楚词类问题研究真实路径。

《汉语词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纪念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50周年专家座谈会纪要》(孔令达,王葆华,2005),《关于汉语词类的研究——纪念汉语此类问题大讨论50周年》(范晓,2005),《西方语法理论引领下的汉语词类研究——为纪念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60周年而作》(蔺璜,2013)三篇论文也从不同的角度对词类问题进行了相关梳理和探讨。孔文对出席会议的17位专家学者所阐述的观点进行了分类概述,显示了关注这一问题的学人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范文在回顾词类问题研究历史的同时,概述了现在词类问题研究的现状,并主张将分类的根据与辨类的方法区分开来,同时根据实际的需要来划分词类,由此构建“实用的汉语语法体系”;蔺文从西方语法理论影响角度对汉语词类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指出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运用,“使汉语词类研究又有了新的视野,又有了新突破,把汉语词类研究不断引向发展和深化”,主要关注了“连续统”观念和“原型范畴”理论。

二、热点研究领域

(一)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发端于当代语言学和哲学界对于经典的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的批判,尤其是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语言游戏说”时对“家族相似性”的深刻揭示。他说“(对于游戏特性之间的关系)我想不出比‘家族相似性更好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这种关系,因为一个家族成员之间各种各样的相似之处:体形、相貌、眼睛的颜色、步伐姿态、性情等等也以同样的方式互相重叠和交叉,所以我要说‘游戏形成一个家族”。

随后Lakoff(1987)等人的研究认为“语言范畴就是认知范畴”,而认知心理学提出的原型范畴具有“中心-边缘”的内部结构,适用于描述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与模糊性。

原型理论认为,每个词类都有典型成员,而其它成员是根据与典型成员的相似性相聚成类。据此,学者们进行了多种尝试:莫彭玲、王志东(1988)提出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史有为(1994)尝试用计算隶属度的办法来处理词类同语法功能的关系;袁毓林(1998)从原型论观点来处理分布和词类的关系;卢顺英(1998)尝试通过计算近似度的方法求得一个词的词类归属;张谊生(1998)提出词类的划分应该以原型范畴为基础,以特征范畴为辅助。

刘传江(2004)认为词义变化的手段是隐喻和转喻,其本质是原型范畴的转移和裂变,主张将百科知识、原型实例、原型图示纳入词条信息,为网络词典的编撰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李泉(2005)按照单音形容词组合性功能、构成特定语用句的功能、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三个层面分别进行考察,并将单音形容词按照原形程度由高到底进行了排列,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为其它词类的原型特征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现将单音形容词原型特征序列摘录如下:

原型特征序列一:

+程度副词>+否定副词>+动态助词+补语>+重叠十带宾语

原型特征序列二:

评价句>比较句>疑问句>祈使句

原型特征序列三:

做谓语>做补语>做定语做状语>做宾语>做主语

(二)词义研究

词类活用与兼类的界线、语词转类与兼类的界线都需要通过词义研究获得突破,基于语料的分析,各家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苏宝荣(2005)从兼类问题的处理出发,认为原始义位所含或潜藏的深层语义特征是词语兼类的内在原因,从表层上看,是词性与功能的转化,从深层上分析,是义位在语言中的运转,是词语所含义素地位的变化。

任鹰(2007)以动宾结构为切入点,讨论了动词在进入动宾结构式所产生的语义游移,指出结构成分意义和功能是在各层次结构的互动和依存关系下实现的,对语义改变与词类改变关系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王慧(2009)利用统计方法对《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全部条目进行研究,发现语词词频越高,词的义项就越多,词长越短;反之,词频越高,义项越少,词长越长。强调了词频在词义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应该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词义的发展与语词所属词类的变化以及词的兼类现象。

(三)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

计算机信息处理是信息时代所产生的自然需求,后工业化时代的社会分工与协作不仅仅要求人类在大城市聚集,也要求在网络上进行不同层次的聚集,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分配的优化,而对此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显得尤为重要。词的自动切分在信息处理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词类和语法规则的描述以及词库的组合成为一个可行的方法。

按照“词类的本质是分布”的观点,陈小荷(1998)尝试用语词做句法成分的总体能力进行词类划分,结果得到1000多类。徐艳华(2007)对3514个常用词进行了同样的分类,得到676类,其中一次一类的有364类,两次一类的有107类。

近年来却出现了反思的声音,詹卫东(2013)认为,确定词类是为了描写词语的分布特点,但词语的分布特点并不都是靠词类来反映的,依靠“属性特征”描述手段,可以灵活且更细致地描述词语的分布的特点,并且关于词语的分布知识,还应拓展到每个词语对其组合对象的选择限制的描述。

三、关于“词类”的主流认识

达成共识一直是学人们努力的方向,但是由于研究的角度、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关于词类问题,只能渐进式的形成关于词类的主流观点,再留下可商榷空间的同时,为大家讨论这一问题提供了相同的话语环境,或者说术语,而不是像语法初创期所表现的那样,各有一套术语体系,自说自话。这一点胡明杨先生就做的相当好,《词类问题考察》(胡明杨,1996)与《词类问题考察续集》(胡明扬,2004)都保持了较为一致的术语体系。

1.首先是词类划分对象的问题。词类划分的对象自然是词。

(1)什么是“词”?词,是音义结合,能够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

(2)词与其它语法单位有何区别?从前所述,“词是语法单位”,而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词与语素以“能不能单独使用”作为区分标准,而词与短语则以“能否拆分以及拆分后能否单独使用”作为区分标准。但离合词的存在使这种区分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受到了挑战,同时也说明了词与语素,词与短语并不像泾渭分明的河水,更像是渐变的色谱,你很难简单的将其归入赤橙黄绿青蓝紫其中一类,“连续统”的观点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但这并不能否定划分词类的必要性,就像无数种颜色都可以还原为红、黄、蓝三原色,为了称说的方便“渐变色”的概念也为大众所接受。冷色调、暖色调等依据人类感受所形成的划分因为有着共同的心理基础也为大众所接受。

(3)怎样确定词的同一性?确定出现在不同地方的词是同一个词的多次出现还是不同的词,即确定词的同一性。确定的标准大致有语音、语法功能、语义、书写形式等等,但归根到底却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也就是音、义。郭锐(2004年)认为“确定同一性的原则是同音同义”,但要把握好尺度,要注意成分义和成分义、词汇化的转指和句法化的转指、词汇化的转指和词汇化的自指、构词构形和句法现象四个方面。

由于汉语中有着大量同音词的存在,所以并不能像英语一样根据语音来判断一个词的词形,这也是为什么英语单词听写只需要将这个词说出来就可以,而汉语生词听写却需要放到句子中通过语境来加以确定。那么是否存在同音同义却并不是同一个词的例子呢?同音与同形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区别,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音字,而多音字的存在毕竟是少数。

2.其次是词类划分标准的问题。词类划分标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而是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是学界随着对词类问题认知的深入,从“是什么”到“为什么”一个自然的过程。

(1)词类划分的目的。解决词类划分标准首先要确定划分词类的目的何在,也就是为什么要划分词类。吕叔湘先生认为,划分词类就是为了方便说明语法,或者说明句法结构。索绪尔《普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分层的系统,依靠着组合、聚合来运转。要想弄清楚组合,必须先说明聚合,根据替换原则确定的语法单位,根据不同的标准聚合成类,由此而言,词的聚合也就是词类。就现在的研究而言,词类划分的目的包括面向学生的语法教学研究,面向学者们揭示语言规律的语法研究,面向计算机的自然语言处理。

(2)词类与语法成分的对应关系。既然是为了说明句法结构而划分的词类,词类与语法成分之间自然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在英语中词类与语法成分有着较为整齐的一一对应关系,参照西方语法体系建立起来的汉语语法体系中,名词、动词、形容词都具有承担不同语法成分的能力,也就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既然如此,那汉语中是否不存在词类?还是说划分词类的方法错误?

(3)划分词类的方法。汉语是有着一个庞大使用基数的语言,使用者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对方所说的话,那就是说明汉语本身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必然存在着语法,由于人类生理结构的局限,组合聚合成为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的规律,汉语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汉语必然存在着词类。也就是说并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方法的问题。从原来的替代法到后来的鉴定字,从词语模到隶属度的研究,学者们在技术层面对词类划分进行了不断的实践,也推动了词类划分问题进一步深化。

(4)划分词类的标准。方法的不同代表着标准的不同,而划分词类的标准无外乎形态、意义、功能,从最初的意义标准,到结构主义传入中国后对传统研究方法的批判,形态标准占据了上风,而“词无定类,类无定职”的讨论与反思促成了功能主义在国内的广泛传播,功能标准才在较大的范围内成为词类划分标准的共识。但对功能的定义却各有不同,无论是承担语法成分的能力,还是词在句子中的分布,都能自圆其说。

(5)词类划分是分层的,对于顶层的分类,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感叹词的系统,其后再划小类,比如名词就可以分出普通名词,特称名词,称谓名词、处所名词、方位名词。而当下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小类词在不同句型结构中意义和作用。

四、前途展望

词类问题的主流认知并不能代表词类问题研究的未来方向,无论是郭锐,还是袁毓林,又或者沈家煊都对词类问题进行了不同于以往的解读。

郭锐(2002)在朱德熙先生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指称、陈述、体饰、谓饰四个语言表达的基本构件以及相互对立的层级体系。如下图所示:

指称—陈述 (基本对立)

| |

体饰—谓饰 (二级对立)

由此对词进行了语用层面的划分,或者说在大类方面进行语用划分,但是关于次级类却并没有进行太多的改变,按照三个平面理论,语用平面的词类研究在未来大有可为。

袁毓林《汉语词类划分手册》(袁毓林,2009),《汉语词类研究的认知研究和模糊划分》(袁毓林2010)

袁毓林(2010)根据其一直所提倡的“基于隶属度的汉语词汇划分理论”对现有词类进行验证和调整,但是这种近似数学的方法并不能解决机器对自然语言的理解问题,反而使问题趋向复杂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合理的数理模型对语言问题的解决没有帮助,反而开启了利用数理模型解决词类问题的先河。在未来的研究中这种方法将成为语言研究的最佳方法。

沈家煊(2009)提倡采用“关联标记模式”来解决词类与语法成分的关系问题,用词类、语义类、语用功能类作为三维坐标来标定一个词在语言系统中的位置。提出实词类的包含模式,跳出了传统词类问题研究的定式,为词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结语

聂仁发(2014)提出我们应该重新评估词类研究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理论意义,汉语词类研究应该应该着力探寻词的意义与句法功能之间的关联,进而转向直接研究词词语句法结构的接口问题,而不必继续在词类本质、词类标准、词类体系等问题上兜圈子。

汉语词类不会有也不应该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根据应用的领域不同,应该允许不同的词类体系存在,相对应的词的意义与句法功能之间的关联才应该是我们应该努力搞清楚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 袁毓林.汉语词类研究的认知研究和模糊划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3] 徐艳华.汉语实词语法功能考察及词类体系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 陈小荷.从自动句法分析角度看汉语词类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

[5] 詹卫东.计算机句法结构分析需要什么样的词类知识——兼评近年来汉语词类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语文,2013(2)

[6] 郭锐.朱德熙先生的汉语词类研究[J].汉语学习,2011(05)

[7] 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5(01)

[8] 袁毓林.基于隶属度的汉语词类的模糊划分[J].中国社会科学,2005(01)

[9] 吴世雄,陈维振.原型范畴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其对模糊语义研究的意义[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

[10] 张谊生.说“永远”——兼论汉语词类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2)

[11] 李泉.单音形容词原型性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2005

[12] 刘传江.原型理论在词义分析中的作用[D]吉林:吉林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4

[13] 苏宝荣.词语兼类的功能显示与深层语义分析[J].语文研究,2005(1)

[14] 任鹰.动词词义在结构中的游移与实现——兼议动宾结构语义关系问题[J].中国语文,2007(5)

[15] 王慧.词义、词长、词频《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多义词计量分析[J].中国语文,2009(2)

[16] 聂仁发.关于汉语词类问题的反思[J].宁波大学学报,2014(2)

作者简介:秦龙(1990-),男,山东济宁人,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史。

猜你喜欢
词类原型综述
包裹的一切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基于语料库“隐秘”的词类标注初步探究
从成语中学习词类活用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基于“字本位”理论再谈汉语词类问题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