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将数学知识置于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知,让他们去领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可助推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而小学生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化情境更感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学生实际,创设生活化情境,使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则可极大地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谈些做法.
一、借助生活现象,创设数学情境
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大舞台,数学知识也蕴含在鲜活多姿的生活场景中,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到处也充满了数学的思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一双发现的慧眼,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善于捕捉生活现象,将其运用于课堂,为课堂教学服务. 如在教学“交换律”时,我借助学生熟悉的现象:两个同桌相互交换一下位置,对我们听课不会产生影响,即结果不变,这种相互交换位置后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是否也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类似的事例吗?教师通过大家习以为常的“互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出数学上的“交换律”,将原本数学中单调乏味的知识与鲜活真实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明显地让学生产生了亲切感. 不仅让学生轻松理解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审视周围现象的能力. 再如教学“循环小数”的内容时,我给学生播放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断轮回的录像,让学生知道四季轮回,相互更换,周而复始,使他们对“循环”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着自然引导学生开展思考:诸如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的事例,你还能举出哪些?学生开动脑筋,纷纷发言,有的学生说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方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学生列举每周七天往复循环……此时教师给出我们数学中有一类数,它们也有这样的规律,周而复始,往复循环,从而自然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由于学生在此之前有了循环概念的铺垫,他们对循环小数的理解变得轻松异常.
二、创设生活场景,深化知识理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原本生动鲜活的现象一旦被写进书本,就变成了静态抽象的知识,如果我们教师照本宣科,忽视方法的选择,则难免会让学生对这些知识丧失兴趣,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更是对静态死板的知识具有天生的抵制心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为新知构建创设生活化场景,还原原本知识,让知识有了鲜活真实的载体,从而帮助这些懵懂儿童在数学学习之初就感受数学的鲜活灵动. 如在教学“加法”时,我根据小学生特点,有意识地创设生活场景,将教学内容演绎成色彩艳丽、鲜活生动的画面:青青草原上有8只小白羊在吃草,此时又来了5只小黑羊;有4只红蝴蝶在花丛中(总共有5朵绿花,10朵黄花)飞舞,飞来6只白蝴蝶落在黄花上……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美丽的生活场景,吸引学生去观察身边的美景,让学生去思考、交流,去编制各种各样的应用题,从而组合出多种关于“加法”的题目.
三、重温生活经历,丰富学生感受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问题情境不能真实地展现在课堂上,但学生都有过这些经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学生经历过的生活材料,将情境进行模拟,让学生再去体验. 如在教学有关综合运算的知识时,针对以往应用题教学素材封闭,人工编造,游离于学生实际的状况,我引入“购物”情境,通过购物发票来展现问题.
首先通过课堂上开设的购物情境,让“顾客”去自主购物,并请“售货员”填写好发票.
然后让学生从不同“顾客”的购物发票中归纳“总金额 = A单价 × 数量 + B单价 × 数量”.
教师再次出示一张损坏了的发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购物的总金额与各商品单价与数理之间的关系.
借助学生已有生活经历,通过模拟情境,不仅给学生增添了深刻的感受,更让学生在客观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拓展生活时空,创设问题情境
实践证明,要想让小学数学教学更丰富多彩,贴近学生喜好,我们教师要突破教材和教室的时空限制,将教学内容和教学主体更多地融入社会,体现教学的开放性. 因此,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去到生活的大舞台中接触数学,感受数学,从而体会数学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如在教学“统计”后,我引导学生课余时间去到校门口观察车流量,并用数学手段进行表达;学习了“元、角、分”后,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去帮助家长购物,在商品的选择中体会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在学习了“公约数”后,让学生给家庭装修提提意见,谈谈如何合理布置房间;同样,在学习了“统计”的知识后,让学生去试着了解自己家里每个月分别用了多少电费、多少水费,在一年中,哪个月用的电费最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样一些活动的开展,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更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实际测量、自主运算的本领.
总之,创设生活化情境,将数学知识寓于生活载体上,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不仅可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亲切与真实,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认同感,更让数学教学回归真实,让学生接触鲜活自然的数学,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坚实的落脚点,从而使他们不再感觉数学学习是遥不可及的抽象符号,而是活生生的客观事物. 当然,创设生活情境必须科学合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那种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的情境创设,不仅于教学无益,反而会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导致事与愿违,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