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好探究性主题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2015-05-30 14:56钮春夏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生活经验探究

钮春夏

【摘要】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一种“学习本质意义”的全新认识已不知不觉地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教学活动,那就是“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 “基本理念”部分). 它应是一种以探究为主的主动性学习. 本文从探究主题入手,简要地谈谈教师要善于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托,为学生设计感兴趣的探究主题;聚焦学生的感性视野,为学生设计感性的探究主题;重视学生的动手活动,为学生设计创作性探究主题.

【关键词】 探究;生活经验;感性视野;动手活动

获得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探究性学习作为其中的一种,其本质更是一种思维形式,采用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并非以形成课堂的热闹气氛为目的,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主题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托,为学生设计感兴趣的探究主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每一个知识点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相关性,学生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对与他们的经历和经验相贴近的活动主题更感兴趣,这就是经验学习. “经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增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动力,把知识的学习与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结合起来的学习过程,属于有意义的学习. ”所以,设置探究性学习主题时,如果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去寻找与教学内容相贴近的主题,不仅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而且能培养他们把个人的各部分经验融合在一起的能力,处理好个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在“比例”的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判断方法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哪些现象与“比例”有关. 同学们分别列出了“物体与影长”“同一消费品的总价与数量”“零件的加工数量与工作时间”……这些现象有的来源于生活体验,也有的来自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或是教材上图片的暗示,但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此时,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展开探究,比教师面面俱到地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研究“物体与影长”的同学自选器材,走出教室来到阳光下,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基础进行探究性研究,深入探索物体与影长的关系,进而发现在阳光下无须巨尺,也能测出树高、楼高……学生的研究也许单一,但由自己实践、探索而来的知识便是深刻的,在探究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真实体验,还有那探究过程后的交流,不仅仅是同学们对探究主题的触类旁通,更意味着那探究之花正群芳争妍. 体现了让学生更好地“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二、聚焦学生的感性视野,为学生设计感性的探究主题

小学生正处于感性年龄阶段,有形、有声的感性事物和感性过程更能促使学生形成表象,从而转化为知识,可是不少理性的东西靠想象根本无法掌握,即使能一知半解,也缺乏生命力. 所以,在进行课堂预设时,必须给他们提供感性的实体,给他们展示可感的过程.

曾经以为,“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知道并记住答案是180度,为什么不让学生探究一下,这180度是怎么得来的呢?让学生准备一张任意三角形的纸,创造性的劳动便由此展开. 学生没有量角器,不能测量也无法计算,一时无从下手,渐渐地就有零星的智慧的火苗闪烁起来,有的学生开始动手折纸,有的开始查书……自主探究的活动由此展开,最后发现,三角形的三个角无论各是多少度,最终都能拼成一个平角,即180度. 学生们终于豁然开朗,在经历了艰苦的探索后体验到成功是多么幸福啊!此后,遇到需要三角形内角和时,记忆中便立即闪现探索的过程. 探究性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注重了思维的开拓,让思维的触角伸得更远.

三、重视学生的动手活动,为学生设计创作性探究主题

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创作中学习,这是新数学的教学理念. 如制作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教材的路线给学生传授知识,然后再让学生在此框架内进行创作. 其实这样的创作称不上创作,只能说是加工,是机械性的重复工作,但是,无论是从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与价值上来讲,还是从教材上设计这些活动的目标上来讲,都应更倾向于让学生的制作过程带有自己的思想,倾向于让制作过程变成探索的过程,不仅要把知识的获取寓于其中,更要让学生在过程中创新,超越自己. 我在正方体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特殊在哪些方面呢?它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 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个长方体,你能否根据这些有别于长方体的特征,将它改成一个正方体呢?学生开始思考,进而动手探索. 有的从棱长的特征入手,测量出长方体中最短的一条棱的长度,作为正方体的棱长,多余的切去. 有的从面积的特征入手,从长、宽、高中选择最短的一条棱,以它的长度为边长,绘出一个正方形,再按此正方形的大小绘在长方体上,将长方体上多余部分切去. 学生的行动高于让其按教材附页上的印图机械地制作. 如此探索,使学生走向理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既可以向学生渗透探究性学习的思想,也可以通过塑造数学家的形象来学习伟人的探究精神. 总之,作为教师,必须让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探究的训练——探究性学习,真正到达获得知识的最高境界——让他们自主探究,达到学习即探究、探究即学习的一种自然状态. 杜威说:“使一个不惯于思考的人只能感到沮丧烦恼的事……对于有训练的探究者来说,是动力和指针……它或是能披露新问题,或是有助于解释和阐明新问题. ”但愿我们的学生都能成为训练有素的探究者.

猜你喜欢
生活经验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灵活应用综合与实践题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利用现实中的素材和情景落实初中生物概念教学
学生生活经验视域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