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终结:一种立足中国语境的思考

2015-05-30 14:17赵庆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

摘 要:“艺术终结论”自黑格尔提出以来,经过大量学者的思考和阐释,已经形成了多角度,多维度的研究,无论是福山“历史的终结”,还是贝尔“艺术史的终结”,抑或是利奥塔“现代性的终结”,都从不同的视角阐发了“终结”命题的内涵,而我国学者对这其相关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大致从八十年达中期才开始进行相关的译介,而关于“终结论”的诸多思想中,与中国语境结合和研究最具深入性的是来自美国批评家希利斯·米勒的“文学终结论”,对这一论点的中国式阐发体现了我国学者对于“艺术终结论”的独有思考,以及对于我国文学理论思考和艺术理论研究的特有思路,既体现了中国处于时代变化中,艺术、文学该怎么走的思考与焦虑,又体现了“艺术终结论”在中国的接受与发展。

关键词:艺术终结;中国语境;人文精神

一、希利斯·米勒的“文学终结论”概况分析

2000年,美国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在中国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名为《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的讲话,后来成文发于次年的《文学评论》上。其中,米勒以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为核心,以当代多样文化媒介的出现为背景,判定了在这样一个电信、数字媒介为主导的年代,文学的固有生长土壤和基础已经遭到了大幅度变形以致终结。他甚至引用了德里达的原话“德里达就是这样断言的:‘电信时代的变化不仅仅是改变,而且会确定无疑地导致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的终结。”米勒的分析和这样的判断主要是基于后现代的语境而做出的。

从文学固有的承载媒介出发,当代社会以从艺术技术走到了数字电信时代。往日,印刷媒介使得文学得以通过纸质,相片等形式存在,这些也被认为是文学最合理的存在方式,一国有一国之文学,之语言,之传统,在界限分明的情况下各自存在着,无论从思维模式,理论思路上,文学理论都强调其自身的自律和内部的合理追求。但到了20世纪后半年期,在进入到21世纪,这样的二元对立,界限严格的划分已经被全面的瓦解和改变了。再现、模拟、复制,都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而变得产业化和多样化。“印刷技术使文学、情书、哲学、精神分析,以及民族独立国家的概念成为可能。新的电信时代正在产生新的形式来取代这一切。这些新的媒体—电影、电视、因特网不只是原封不动地传播意识形态或者真实内容的被动的母体。不管你乐意不乐意,它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打造被‘发送的对象,把其内容改变成该媒体特有的表达方式。”米勒由此判断,文学的前景实际上是走向了多元化和综合性的道路上,传统的文学发展模式已经不复存在,图像文本的兴盛成了文学的新模式。米勒的“文学终结论”实际隐含着对文学转型的思考。

二、立足中国语境的“终结论”思考

“艺术终结论”源于西方,有其固有的逻辑和思路。西方长期以来对于“现代性”的审视和研究,不断分析艺术的自律性,强调对旧有模式的批判和重建这些都基于西方比较完整和长期的理论土壤建设。而中国的现代启蒙自20世纪初才开始,现代艺术无论从实践和理论上的积淀和研究都较浅。所以照搬“西方终结论”的思路和方法是不充分的,我国学者立足本国国情,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二、三十年的变化,从中国文论的传统出发,对这一西方论题,尤其是“文学终结论”这一代表性论题进行了中国化阐释。

经过梳理,国内的理论家对于“文学终结论”的思考形成了大致两类观点。其一就是持乐观态度,认为文学不会消亡。这些理论家,比如杜书瀛、童庆炳等,他们从中国传统文论出发,认为文学这样一种语言艺术,固然因为电子信息媒介,诸如电影、电视、网络等的出现会受到影响,但绝不会结束,仍然会存在着。比如肖锦龙认为,米勒的“文学终结论”讨论的并非某一特定的文学作品类型或者具体存在的实体,而是一种观念意义上的文学概念,是宽泛领域,的具有普泛意义的文学,或可用“文学话语”来职称,那么,这样一种决定于特定语境的“话语”,因周围形态及样貌的变化,必然呈现多样的形式,以前传统的文学存在方式是一种话语展现,那么进入新的时代,则有了新的“文学话语”出现,对于米勒“终结观”的常识性误读是需要纠正的,文学并不会消失,只是会转型并重生。另一派则持消极态度,认为米勒的判断就是宣告“文学死亡”。

三、关于中国学界对于“文学终结论”观点的分析

上述两类观点一正一反,实际上都来源于新时期以来对于文学命运在我国巨变及转型态势下的不同思考。经历了文革时期的政治宣传到新时期个人情感的复苏,文学实践领域的“伤痕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的出现,在中国的当代语境中讨论的文学,已不再是思辨的概念分析或是复杂的逻辑辩证,而是一种于人文精神的代称,是我国自古已有的艺术传统的关照,故而,在中国当代语境中,”文学终结“的探讨实际就是“艺术终结”的具体表现,这样一种人文精神在消费方式和文学生产尤为变化剧烈的当代中国,其讨论如此热烈,实际是对人文精神能否复归并传承下去的一种思考,当代中国学者的焦虑也是如此,无论是乐观的看法,还是消极的认同,都是将西方命题与中国语境的尝试性结合,是一种理论的本土化实验。

参考文献:

[1]阿瑟·丹托.《艺术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黑格尔.《美学》(1一3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李建盛.《艺术学关键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刘悦笛.《艺术终结之后—艺术绵延的美学之思》.南京:南京出版社

作者简介:赵庆,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学专业 2013级硕士。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中国传统绘画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探索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在临床实习中进行医学人文精神量化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与重建的新思考
培育急救人文精神 提高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