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题画诗的文献价值

2015-05-30 14:17张雨嫣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杜甫

摘 要:在中国绘画和诗歌发展臻于极盛的唐代,题画诗的产生理属当然。作为集唐朝题画诗中创作数量和成就之大成的杜甫,其题画诗的文献价值毋庸置疑。该篇拟从唐代题画诗的源起及界定、杜甫题画诗的艺术特色、杜甫题画诗的文献价值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杜甫;题画诗;文献价值

众所周知,杜甫因其在中唐诗坛的巨大成就被尊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成为后人师古的重要学习人物,特别是在两宋时期,杜甫被尊为“古今诗人之首”,被苏轼、王安石,尤其是黄庭坚所推崇。时至今日,关于杜甫的诗歌研究者甚众,本文从新的研究角度,将杜诗的重要组成部分——题画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学习,考究杜诗中题画诗的文献价值,为进一步研究杜诗提供一定的价值资料。

一、唐代题画诗的源起及界定

受六朝时期咏画诗的影响,在诗与画都高度繁荣的唐代,题画诗应运而生。题画诗分为形式上的题画诗和思想内容上的题画诗两种形式,即表现为题于画上的诗和未直接题于画上的诗两种形式。唐代题画诗基本上包括这两种形式,其中后者为诗人或画家将画作为写作客体而题的诗,并未题于画上,内容多为对画作的评赏。

“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不备矣……”[1]

胡应麟在《诗薮》中的这段话说明了唐诗体裁的完备。唐代题画诗的体裁上与唐诗一致,并在题材、内容等方面也有了进一步发展,体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综观中国题画诗的历史,杜甫并非创始者,然而从数量上看,现存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杜诗中[2],题画诗占近三十首[3](包括涉及到画的几首),是杜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量也远超前人及同时期人;从质量上讲,其《姜楚公画角鹰歌》、《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等名篇广为传诵,足见其质量之高,影响之大。可以说,“在唐人的题画诗中,杜甫创作最多,成就最高。”[4]

二、杜甫题画诗的艺术特色

杜甫的题画诗是其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中国文学艺术中不可或缺的探讨课题。以下从“拟真”手法的运用、抒写画外之意、烘托与铺陈相结合三个方面对杜甫题画诗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以真写画”——“拟真”手法的运用

“以真写画”之说源自孔寿山《唐代题画诗注》,唐代题画诗的创作手法在书中被归为四类,第一类即“以真写画”。为赞扬画作感染力之强,画家画技之高,诗人在评赏画作时常运用“拟真”手法,将画上之人、物、山水与现实中的相比照,化画为真、以真衬画、真幻互照。

“楚公画鹰鹰带角,杀气森森到幽朔。观者贪愁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杜甫在《姜楚公画角鹰歌》这首诗里运用审美错觉的手法,拟假为真。王嗣奭评此诗曰:“形容佳画,止于夺真。”[5]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在《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歌》一诗中,运用了真假对照的手法,马之气韵生动似呼之欲出,难怪陆时雍评赞此诗曰:“咏画者多咏真。咏真易而咏画难,画中见真,真中见画,尤难。此诗亦可称画笔矣!”[6]画面之真由此可见。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旋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对于《画鹰》这首诗,《读杜心解》中有这样的评价:“?身侧目,以此真鹰拟画,又是贴身写,堪摘可呼,此从画鹰见真”[7]画中鹰的形象威猛无比、气势不凡。然初读诗时,读者似乎以为诗人所写为真鹰,直至最后才知非真是画。这便是诗人运用“倒插法”先使画中物栩栩如生,让人以画为真,细看后方觉是画,将观画者的心理历程描摹得细致入微。

洪迈在《容斋随笔》卷十六中说:“江山登临之美,泉石赏玩之胜,世间佳境也,观者必曰‘如画。故有‘江山如画,‘天开图画即江山,‘身在画图中之语。……如老杜‘人间又见真乘黄,‘时危安得真致此,‘悄然坐我天姥下,‘斯须九重真龙出,‘凭轩忽若无丹青,‘高堂见生鹘,‘直讶松杉冷,兼疑菱荇香之句是也。以真为假,以假为真。”[8] 可以说是对杜甫题画诗中“拟真”手法运用的贴切评价。

(二)“意在画外”——抒写画外之意

诗、画的互通性使二者具有共同的追求象外之象的审美目标,然“画画定型,诗写变化”,画是造型艺术,诗是语言艺术,画面不能传达的东西还需借助诗这种独特的载体才能得以呈现。杜甫深谙诗、画之道,常把画面内在的流动性、作画人的“画外之意”及观画人观画体验寄诸笔端。

如上文提及的《画鹰》,诗人透过画面浮想联翩,风霜肃杀的气氛仿佛扑面而来,感官似乎被打通。诗人通过画中鹰?身而立的姿态,仿佛洞察了它想攫获狡兔的心思;从绦旋似乎可被摘除和画作置于轩楹间的位置,感受到它似乎能随一声呼叫应声而起的迅猛身姿——飞往草原袭击凡鸟,令凡鸟毛血洒落,遮天蔽野。诗人的描述远远拓展了画面原有的空间,画家绘鹰之神由此可见。

(三)烘托与铺陈相结合

题画诗的写作客体为画作,因之,绘画中的分宾主、宾主照应的艺术手法被杜甫巧妙用在题画诗中,“宾”对“主”主要起烘托作用,即“众宾拱主”。“主”是要告诉读者画中的内容、意境及画家画技;“宾”则是用于突出“主”的地位而起烘托作用的其它事物或行为。

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杜甫这首题于刘丹山水屏障画上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中,诗人先用直白明确的语言赞画之逼真、画家技艺的高超;随后为达到渲染画作之惊风雨、泣鬼神之效,把神话中的“玄圃”、想象中的“鬼神”同现实中的“潇湘”、近日的“风雨”一起拉入诗境,用虚笔勾勒画中的实际物象;后一部分,诗人再次对画家的才华深表赞赏,流露出观画后恍如世外、流连山水之感,足证画作之震撼人心。中间“野亭春还杂花远……至今斑竹临扛活”六句则用赋法铺陈画中景物的幽美,属于实写,是为“主”,其余都是“宾”,足见“宾”之“众”方显“主”之“重”,方为铺陈和烘托的真谛。

三、杜甫题画诗的文献价值

(一)考究画家生平,记录印证画史

上文提到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一诗可以说是杜甫为自己十分欣赏的画家曹霸作的小传。曹霸虽是画史上公认的一流画马大家,但《唐书》并无其传,其真迹在今日也未见,而本诗记叙了曹霸的英雄家世及历史渊源,论及其绘画特征,对于后人研究曹霸及其绘画艺术具有重要文献价值。

由于杜甫与同时期画家往来密切,常能一睹画家作画之风采,且熟知不同画家的创作个性,从而丰富了画史中作家创作风格的多样性。比如在一系列画马画中,曹霸是“诏谓将军拂娟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韦僵则是“戏拈秃扫弊骗,炎欠见骥马舞出东壁”。曹霸为皇室作画,不得不尤其用心构思,因而表现得谨小慎微,只有在完全胸有成竹后才一挥而就;韦僵平时刻苦练习作画,待到临别赠画于友人时往往水到渠成,一副洒脱的姿态。朱景玄在《画断》说:“韦僵常以越笔点簇鞍马,千变万态。其小者,或头一点,或尾一抹,巧妙精奇”,这与杜诗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相符的。

(二)了解诗人生平和情怀

题画诗作为杜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本身的经历;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如《画鹰》成诗于开元盛世中,抒发了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极度渴望。杜甫借画中之鹰昂扬、勇猛的姿态表明自己同样希望振翅一飞,一展鸿图的志向,以致逐渐深化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思想主张。安史之乱(755-763)的发生使中年杜甫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涯,写于宝应元年(762)的《题元武禅师屋壁》遵循常例,先以“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洲.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赞元武禅师屋壁画之精妙,可以与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画作相提并论,最后以“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两句作结,意在想校仿东晋高僧惠远修业云游,于山水隐逸之中超脱尘世,显露出浓浓的归隐情怀。

(三)反映时尚风气及绘画审美标准

杜甫的诗歌素有“诗史”之称,同样,其题画诗也忠实呈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绘画原貌。

“老夫清晨梳白头,元都道士来相访。握手呼儿延入户,手提新画青松障。”

在这首《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中,就明确记载了京城玄都观李道士携画拜访求题诗一事,反映了当时的时尚风气:书画家每当创作出自认得意的作品,常登门请名人题诗作独立歌咏之用。此外,综观杜甫数量较多的题写画马、画鹰的诗,不难发现其追求形神兼备的审美准则,从中也能推知当时人们的审美要求和艺术主张。由此,后世人在研究唐代绘画史时,都会把杜甫的题画诗作为重要

资料。

(四)为后世题画诗造型

在评论杜甫题画诗的贡献时,清代沈德潜曾云:“唐以前未见题画诗,开此体者老杜也。”[9]据考证,在杜甫之前已早有题画诗,此话毋宁理解成赞杜甫题画诗成就之高。杜甫创作题画诗时着重考虑和注意的方面、对某位画家的评价、对画作流派的评论等为后世题画诗作者所宗。“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此画此诗今已矣! 人间弩骥漫争驰。”苏轼的《韩干马》从诗画关系的角度对杜甫题画马诗及韩干画马的高超技艺进行评赞。黄庭坚的《题韦堰马》也称赞杜甫:“韦侯常喜作群马,杜陵诗中如见画。……‘一洗万古凡马空,句法如此今谁工?”对杜诗写马之逼真给予高度赞扬。正是因为杜甫在题画诗中融入个人情怀,才真正体悟出了画中之境,无愧“自来题画诗亦惟此老使笔如画” [10]之评价。

题画诗作为杜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杜诗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研究杜诗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对题画诗的了解以及对杜诗中题画诗的分析研究,我们从新的角度了解杜甫、了解其所处的时代风貌,是我们进一步研究杜诗的前提,同时也为杜诗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文献史料借鉴。

参考文献:

[1][明]胡应麟.诗薮[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清]浦起龙.读杜心解[M].(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计有1458首.

[3]孔寿山.唐朝题画诗注[M].(四川: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109)计有22首.

[4]周勋初.周勋初文集·唐诗文献综述[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5][明]王嗣奭.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52.

[6]杜甫著,仇兆鳌注.杜少陵集详注[M].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13-45.

[7]同注[2]

[8]洪迈.容斋随笔[M].笔记小说大观(第六册)江苏: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194-195.

[9]苏文擢.说诗晬语诠评[M].志豪印刷公司,1978:479.

[10][清]方薰.山静居画论[M].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22.

作者简介:张雨嫣(1991-),女,河南信阳人,河南大学文学院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猜你喜欢
杜甫
绝 句
杜甫的一生
杜甫的一生
父亲最爱的杜甫,在中年等我
跟着杜甫游成都
杜甫改诗
《杜甫 秋兴一首》
杜甫与五柳鱼
绝句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