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2015-05-30 14:09周雪曼
俪人·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小学生

周雪曼

【摘要】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荣幸又深感到任务的艰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本文对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

前言:

德育,即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基础的重要时期,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德育培养等起决定性作用、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肩负着塑造学生灵魂、指引学生前进方向的光荣使命.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教师、德育、教育

1、教师——从我做起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事,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

2、德育——时时处处

课堂中的德育。其实,所有的学科都应与思想品德课进行学科整合,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德育教育的体现。比如说,在学习“I‘m sorry!”一句话的时候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平时一定要使用礼貌用语,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在学习《董存瑞》一课,要向学生渗透我们要热爱祖国。珍惜生活。体育课,我们可以学习奥运健儿刻苦训练的拼搏精神,忍着伤痛为国争光的伟大;学习自然课,我们要提升环保意识;劳动课让学生体味集体的力量和集体荣誉感。

3、惩罚——责任教育

4、知心姐姐卢琴教授在书中写到的对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的培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对我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对于我的学生,我不仅让意识到:作为学生,学习使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更应该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班主任的概念

王焕勋出版的《实用教育大词典》中提出“班主任是对一个教学班进行全面负责的教师,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党和行政领导对学生进行基本领导的主要依靠力量;是学校集体中的支柱和骨干;班主任在学生全面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有协调本班各科的教学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凯洛夫所著《教育学》中指出班主任是“担任某一学科的科任教师同时也是自己学生的负责导师。此外对那些在每一年级里担任功课最多、经验最多的教师常常委以额外的任务:统一安排和调度该年级所有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和指导本年级学生的生活与活动,同时开展学校与学生家长间的沟通联系。

三、小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和小学阶段的成长任务

1、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在认知、情感、意志、性格诸多方面引起了巨大的变化,在身心发育和内心世界产生了诸多显著特点。

1)感知、记忆的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可以准确地感知事物的形态,并能发现事物的基本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在空间知觉、方位感、时间知觉都有很大进步。观察力的发展体现在精确性、目的性、判断力的进步。模仿性是小学生最主要特征,对锻炼和练习活动有欲望,并充满活力。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且与兴趣爱好关联性较大,生动新颖、具体直观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小学生的兴趣短暂,而对于比较抽象的定义、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

2)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更富有现实性,想象的创造成分较多,有意想性。

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过渡阶段,主要特点是小学生的思维同时具有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概括的成分。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思维逐步形成,伴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的思维深思性、灵动性、敏感性、创新性不断增强。

3)情感、意志的特点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情感特点,但还并不稳定,易受到氛围影响而发生变化。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学习技能的欲望非常强烈,要求占主导地位。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对集体游戏兴趣不是很浓,好奇心很突出,并且过分自信。

小学生的自制力不强,意志薄弱且受暗示性强,意志行为的自主性和持续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主要靠动机和目的的被动性和依赖性,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不善于反复思考和计划,自我规划能力较弱。

4)情绪、性格的特点

小学阶段学生的情绪还不稳定,小学生性格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受到表扬立即兴高采烈,挨了批评则马上情绪低落,小学生都有极强的表现欲,他们对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十分看重。他们重视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得到成年人的赞扬比同伴赞扬更令他们感到高兴,特别是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在他们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较多地评价他人,不善于客观地评价自己。初步具有了爱憎的情感,开始渴望得到他人尊重,道德情感初步形成,并能付诸于实践。如果教师组织引导得当,学生的进步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但是如果安排不当,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

2、小学阶段的成长任务

国家和社会期待的人才是:“能够胜任劳动中的不可预见性的任务,尤其要具有创造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等计算机

不可替代的能力。”小学教育的成长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期待的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1)小学教育的总任务

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这种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一般包括基础知识(如懂得国家历史以及历史上出现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继承文学和艺术方面的遗产,继承社会的道德和精神遗产等)和基本技能(如语言技能、运算技能、操作技能等)。

2)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

根据童年期儿童的生理发展水平,允许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但不应过度疲劳和过度紧张。老师应培养小学生坐、立、写字与看书的正确姿势,注意锻炼儿童的小肌肉,逐步锻炼手部的细动作,但应避免剧烈的运动。

培养小学生观察的意识,引导学生从认识事物的外部特点过度到认识事物的内在特点。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要求并及时提示,使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得到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发展逻辑思维的能力。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儿童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优良的学习祝质。

培养小学生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发展儿童对道德的理解能力,能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思考,逐步学会科学地看待社会和人生问题。培养儿童初步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

结语:

班主任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与引导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改进德育模式,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不斷完善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正确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班主任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尊重小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并加以引导,最终取得德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姚满意.谈小学德育中的学会做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2)

[2]张爱华主编.班主任工作艺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谢春英.关于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素质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德育班主任小学生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夸夸我的班主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
我是小学生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