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途径

2015-05-30 13:48杨铁军
南北桥 2015年2期
关键词:技术素养物理实验培养

杨铁军

【摘    要】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几乎都来源于高职高专,对于大部分综合院校而言,他们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很强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但是没有经过专门技术方面培训,或许这部分人才的就业会很纠结,高不成,低不就,久而久之自信心将受挫。高中物理实验课的功能或许会为这样的困境提供有效的解决方式。本文分析了物理实验教学中技术素养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物理实验  培养  技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032

物理是高中学生的必修科目,物理实验又是其中的重要分支,它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了有效的途径和培养方法,有趣的实验教学材料为学生物理理论的研究增添了感性认识和兴趣,物理实验过程是学生手、脑结合,是培养、锻炼全面素质的良好载体。通过研究实验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技术素养。例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主动性,使其成为设计者,实现者和评判者。在实验的思考和实践过程中,增长知识、体验过程、形成完善人格。通过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施可以让学生获得较强的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能力。

一、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要合理且明确

1.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把握课堂的起点。实验教学的学习起点分教材知识的起点和学生生源的起点。物理实验教学的教材我校用书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其实各个版本的物理实验课本的起点都相差太大,学生生源的不同造成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差异。比如物理实验教材中涉及的例子有各个方面的,如力的分解一节课中“耕地体会力的效果分解方向”的案例,多数城市的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经验,所以难以体会力的分解方向。对此,作为物理教师就可以不把这个例子作为课堂切入点,换用周边熟悉的例子,使之形成感性的认识,通过改变物理实验教学中教材编排的起点,最终使得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2.落实三维目标要到位。每年都有报道指出沿海城市或者重工业城市都会出现技工荒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极其不愿意做蓝领工人。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应特别看中三个维度方面的夯实,特别是应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以此为契机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物理实验教学中课本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必修一》第二章自由落体一节中,一名学生自制了一把测反应时间的尺子的实例“在制作过程中以及使用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和《必修二》平抛实验参考案例中的三个案例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并培养其努力奋斗的品质;在《必修二》圆周运动中,让学生自己制作水流星,并按照之前的学习经验感受完全失重等内容,类似这样的训练使得学生能够留意身边的事情,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件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第三节电学实验章节中,以测待测电阻阻值为实例引导学生要自己设计实验提出可行性方案,从而树立自信以及克服困难,以及自己以后人生规划的远大抱负。在每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其实都有一些实例,这些内容的设置都有其目的性,都是为了更加好的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挖掘物理实验教材具备的内在思想,并揭示其核心意义

1.通过讨论等形式提出改进的想法,逐步实现思想创新的再提升。并要求学生把自己所设计实验的思路以及如何做实验都留存好,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步骤,慢慢提升自己的思维方式。

2.逐步引导学生慢慢积累自己的实验经验。对于一个物理问题的解决途径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实验,教师可以依托课本所设计的实验内容,也可以查阅资料自己设计实验,不断做实验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必修一》中探讨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实验结束后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其他的方案,要求可行性较强。材料自己选定。在学生选定自己的研究方案后,同学间也对定性的实验器材做了各种探讨后,最后选定了一个比较好的方案,一个学生代表叙述如下: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我们知道当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时,把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同时释放,通过对比两个物体分别发生的位移与加速度成正比关系,之后可以与物体所受到的拉力做对照,就了解到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力的定性关系,这一实验操作中设计理念简单明了,但是在学生实验后发现,实验的同时性并不好控制,而且只有木板光滑,才能与实验的预期相符。所以很多实验的想象并不能很好地实现。第一节实验结束后,再让学生利用气垫导轨,重新设计,这次取材较容易。学生后续的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以下问题:

①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虽然在脑海里的设计有新意和创意,但实际操作较难。

②一些学生的设计思路虽然很好,但由于气垫导轨的使用以及光电门知识缺乏且与已有的理论知识略有不衔接,实验难度比上次实验更加大。同时需要具备对气垫导轨进行水平调整的一些相关知识。

③由于这个实验的设计分成两节课进行,在第二节课中,一些同学对实验知识储备的不够充分或者某些细节不够严谨导致第二节可得设计难以完成。

④第一节课使用的等时条件在在第二节课中就不需要,这个会影响第二节的操作,但通过自己或者教师引导的一些实验设计,学生从感性上对实验的取材、实验现象都会留有深刻的印象,感受到从知识到实践的实现是很艰难的一个过程,且对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理论知识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引效果,需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认知也将更加深刻,同时实验经验也在逐步的丰富,为后续的实验进程提供有力保障,为日后的生活或者工作起到积极推进作用,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供学习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恒定电流的实验中,课本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测元件的电阻的设计,但学生的设计热情很低,且认为没有实验的必要性。因为初中就讲过欧姆定律直接就能算出,但是如果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元件的不同,比如有金属原件,半导体原件和合金材料,他们的电阻在不同温度下阻值会有变化,因为原件的不同,生活中的需求不同,则我们的设计理念也会不同,通过展示的图片或者实际应用等内容,学生对此内容就会激发兴趣,从而愿意设计,且动手连接电路,这时教师的功能就是答疑和关注学生的设计步骤并与他们一起探讨可行性或者改善实验方案就可以了,这样学生的实验就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完成了,且完成的效率是很高的。

参考文献

[1]赵利华.技术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5.

[2]孙众.技术素养的组成结构与教学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0(1).

猜你喜欢
技术素养物理实验培养
“非常规”物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活动的探究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探析
技术文化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翻译技术在MTI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