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是由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2001年创作,作品一经出版就获得了2002年的布克奖。李安导演的小说改编同名电影也在2013年获得奥斯卡奖项。
马特尔的作品不多,小说的篇幅都不是很长,但可以看出,马特尔的确是善于讲故事的高手,在故事的安排上和叙事的技巧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从《少年派》的序言开始,马特尔就打破常规。传统意义上,作者序是由作者个人撰写的序言,一般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读者对象,介绍有关编写过程及情况,编排及体例,适用范围,对读者阅读的建议,介绍协助编写的人员及致谢等。
但马特尔开篇就把读者带入了他的叙事中,序言不再是传统的介绍功能而成为了小说的一部分。马特尔在序言中讲述了一个加拿大作家来到印度寻找写作灵感,如何寻找故事,如何完成这本小说的经过以及最后的致谢。读者很容易自然地把加拿大作家和真实作者本人混淆,是因为序言中的加拿大作家就是真实作者马特尔投射在在创作《少年派》时的特定状态,即作者的第二自我。
隐含作者(implied author)是美国文学理论家韦恩·布斯(Wayne Booth)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的概念,用来指称一种人格或意识,这种人格或意识在叙事文本的最终形态中体现出来,并不以真实作者以及真实作者的生活经历为依据。
所以,自隐含作者这一概念的提出后,人们在分析文本的时候就会以文本为依托,强调文本自身的“内在批评”。但隐含作者是进入到一个特殊创作阶段的真实作者的变体。所以无论小说的文本如何,我们都不能完全的忽略真实作者的存在,以及作者透过文本折射的价值判断和思想意义。
“这本书是在我饥饿的时候诞生的。我来解释一下吧。1996年的春天,我的第二本书———本小说,在加拿大问世了。那本书并不成功。”从以上叙述中,我们感觉到有一个“我”的存在,这就让我们联想到马特尔,以及他的第二部作品——《自我》在问世后反响平平。“我的书仍然卖不动。一本本排列自书店的书架上,就像一个个孩子在排队等着打棒球或踢足球,而我的那本就像是一个瘦长而笨拙、根本不适合做运动的孩子,谁都不愿意让他加入自己的球队。他很快便悄无声息的消失了。”马特尔早期的作品并不畅销,所以通过序言中的这段心理性的描述,极具容易把虚构的作家与真实的作家混淆。马特尔的在序言中创作的以“我”的形式讲故事的人,并不等同于现实中的作家,而是作家为自己选择的讲故事的替身,作者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马特尔曾在BBC 的一个访谈节目中提到过《少年派》的创作背景,当时马特尔正着手一部以葡萄牙为背景的故事,以马特尔当时的经济情况,印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我已经开始创作另一个故事了,一个1939年发生在葡萄牙的故事。只是我感到焦躁不安,而且我只有很少的一点钱。于是我飞到了孟买。”但这部作品创作的并不顺利,而是中途夭折,“不幸的是,小说结巴了一阵,咳嗽了几声,变一命呜呼了。”
此时的马特尔所创作的故事不幸夭折,置身于印度这个充满人与动物,人与宗教之间故事的一个神秘国度,马特尔又回想起1990读到的一部西班牙作家的书评,里面提到的一个人物和一个野生动物在救生艇上的情节,激发了马特尔的创作灵感,《少年派》的故事应运而生,就是具有多三重宗教信仰的印度男孩与孟加拉虎的漂流故事,整个故事情节构思只用了20分钟,派的四口之家,动物园,轮船,海难,食人岛,以及最绝妙的两个版本的故事,历时四年,马特尔完成了这部小说。
而序言中所提及的另一个关键人物,小说的主人公,即叙述者派,马特尔是这样评述的,“自然,帕特尔先生的故事应该以第一人称叙述,通过他的声音,通过他的眼睛观察。但是,如果故事里有任何不精准之处,或者是任何错误,责任都在我。”“我希望我的叙述不会让他失望。”在后面的正文中,马特尔通过虚构加拿大作家的全知型第三人称叙述,以及成年后的主人公的回顾性叙述这种双重叙述结构展开的故事情节。所以,一方面,序言中的加拿大作家既是马特尔设计的替身,同时又参与到故事情节中。另一方面加拿大作家既是故事的文本叙述者,又是故事叙述者主人公派的倾听者。“他对我说了他的故事。我一直在记笔记。”除了序言中的这段,在后面小说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文在主人公回顾叙事的时候,加拿大作家又以自己的视角观察主人公,进行细节的描述,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少年派》的两个故事究竟那一个版本是真实的,是每个读者心中见仁见智的问题。在序言中,作者并没有透露。从小说的虚构性来说,当然这两个故事都是不可靠的,读者之所以对两个故事充满信任,就是因为叙述者叙述的可靠程度,所以马特尔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从序言中就使文本叙述者即加拿大作家与马特尔的贴近程度很高,所以就增加了他虚实的可靠性。至于另一故事叙述者即主人公,将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探讨。
作者简介:胡莹,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13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