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口腔颌面外伤处理方法的臨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来我院诊治的64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予复位及颌间弹性牵引外固定作对照组,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作研究组,分析两组咬合关系、骨折愈合时间及后遗症。结果 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61.7±20.8)d,比对照组(83.1±28.4)d少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咬合关系优良率100%,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同时研究组早接触牙、下唇麻木、耳前区痛、牙齿移位相关后遗症9(28.13%)例,比研究组3(9.38%)例多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口腔颌面外伤予微型钛板坚固的内固定,能有效改善咬合良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伤;处理;价值 本文主要对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32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口腔颌面外伤患者6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29±6.83)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29±6.67)岁。其中车祸25例,电击伤15例,摔伤16例,其他伤8例。两组性别、年龄等无明显差异(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各类口腔颌面外伤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无手术及麻醉药物禁忌症。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肝肾脏等内科疾病;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案者;资料不完整者;中途退出者。 1.3方法 1.3.1急救方法 颌面部外伤者会影响呼吸道与进食相关功能,严重外伤会伴颅脑外伤,易出现呼吸障碍和窒息等,口腔颌面的外伤急救,先需要考虑危及生命相关因素,并严密予呼吸指标观察[1]。窒息患者予头低足的高侧卧位,并选择压舌板行口腔撬开,注意清理鼻腔、口腔和喉部分泌物与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可气管切开。对大血管的损伤且难止血者,予以患侧的颈外动脉相关结扎术。当充分止血且状况稳定予清创缝合。 1.3.2软组织处理和固定方法 软组织的处理:清洗皮肤病剔除毛发,予以伤口的相关清洁,并进行沉底清创处理后结合实际情况予缝合操作。颌骨骨折主要为复位和固定,对照组予以复位及颌间弹性牵引外固定方案,研究组患者予以行微型钛板坚固的内固定方案。 1.4观察指标 术后予6个月随访,观察并分析两组咬合关系、骨折愈合时间与后遗症。 1.5咬合关系疗效标准 优:骨折的咬合关系正常,断端复位是解剖关系;良:骨折咬合关系基本复位,断端复位大于80%;差:骨折咬合关系紊乱,断端复位小于80%[2]。 1.6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 18.0软件包统计,一般资料以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2.1两组骨折愈合时间 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61.7±20.8)d,比对照组(83.1±28.4)d少,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咬合关系 研究组的优良率100%比对照组84.37%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注:优良率=(优与良例数和)/组例数*100%。 2.3两组后遗症 术后随访研究组早接触牙、下唇麻木、耳前区痛、牙齿移位、固定物脱落相关后遗症9(28.13%)例,比研究组3(9.38%)例多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口腔颌面的外伤抢救,需重视整体的救治观念,选择综合性的抢救措施,尽快解决相关可危及生命突出性的问题。口腔颌骨骨折治疗难度比较大,不仅需复原解剖与美观,而且需进行咬合功能重建,恢复张口度,因此临床需加强患者临床急救处理和治疗的研究[3]。 近年来,临床相关口腔颌面外伤不同处理治疗方案的研究文献比较多。在本研究中得出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61.7±20.8)d,比对照组(83.1±28.4)d少。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研究文献的结果相符合,进而有效证实了微型钛板坚固的内固定方案对于口腔颌面外伤疗效更为显著。同时研究组早接触牙、下唇麻木、耳前区痛、牙齿移位相关后遗症9(28.13%)例,比研究组3(9.38%)例多,表明内固定方案预后生活质量更好。关于口腔颌面外伤的临床处理深入研究,需以后临床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和验证[4]。 综上所述,对口腔颌面外伤予微型钛板坚固的内固定,能有效改善咬合良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韩龙.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2013,23(18):234-238. [2]华灯海.四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颌面部外伤中的应用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3(1):532-534. [3]林智勇.口腔颌面部外伤170例临床分析及处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23(24):163-166. [4]刘磊.颅颌面坚强内固定(四)颅颌面骨生物力学及骨折愈合与修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23(10):537-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