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君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放射性碘125粒子在实体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整理收集我院肿瘤科所收治的实体瘤患者9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7例患者采用放射性碘125粒子治疗方案,而对照组47例患者则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部分缓解率、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9.57%、76.59%、97.8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2.55%、55.32%、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发生出血、气胸、感染、疼痛的比率分别为12.76%、6.38%、4.25%、44.68%,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15%、10.64%、10.64%、53.1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放射性碘125粒子治疗实体肿瘤,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实体肿瘤的理想治疗方案予以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放射性碘125;实体肿瘤;疗效;并发症 目前,肿瘤已成为临床上最为常见和多发的病症,也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临床上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相对较多,其主要涵盖手术、放疗、化疗等,但这些治疗方法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还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故如何寻找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已成为实体肿瘤治疗的关键和重中之重[2]。为探讨放射性碘125粒子在实体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放射性碘125粒子在实体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肿瘤科所收治的实体瘤患者94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经个人病史调查,CT、MRI影像学检查或病理穿刺活检等各项辅助性检查而确定诊断为实体肿瘤,且预计生存期均在6个月以上。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患者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5.22±10.14)岁;肺癌12例,肝癌11例,乳腺癌6例,食道癌5例,胃癌6例,胰腺癌4例,喉癌2例,结肠癌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5.83±10.65)岁;肺癌14例,肝癌9例,乳腺癌8例,食道癌6例,胃癌4例,胰腺癌3例,喉癌2例,结肠癌1例。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案,具体方法包括:真空垫固定后以5 mm层距螺旋CT机(美国GE 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 Pro32排64层螺旋CT)行连续扫描,并将所得到的CT扫描图象传入至三维治疗计划系统逐层勾画放疗靶区,合理设计放射野,且将机体正常组织控制在允许耐受的剂量范围之内,单次放射剂量为250~400 cGy之间,总放射剂量为40~57 Gy之间。治疗组患者采用放射性碘125粒子治疗方案(和佳放射性碘125粒子计划系统HGGR-2000,规格型号 HGGR-2000注册号:国食药监械(试)字2004第3060288号),具体方法包括:首先应采用三维图象内放射治疗计划软件系统(TPS)对实体肿瘤患者病灶的CT或磁共振(美国GE 公司生产的Signa Hde 1.5T磁共振)分层扫描片等影像学资料予以精确的计算,并有效利用中文版面绘制出立体图标以及微型放射源的实际放置剂量,精确完成具体的治疗计划和实施方案,从而尽可能的保障放射性粒子能够最大限度将肿瘤组织杀伤,而又不会损伤和破坏病灶周围的其他正常组织及相关敏感器官。瘤体边缘处方放射剂量为60.00 Gy,初始放射剂量率为2.916 7 Gy/h。然后采用装有射性碘125粒子(长4.5 mm,直径0.8 mm;主要发射27.4~31.5 KeV的X射线和35.5 KeV的γ射线;剂量率为0.05~0.10 Gy/h;半衰期为59.8 d;放射活度0.8~1.0 mCi/粒;组织穿透距离为1.7 cm)的全封闭防辐射植入器,并在B超(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HD11XE彩色B超)或CT等影像学设备的辅助和引导下逐步完成经皮穿刺到肿瘤内准确植入微型放射源,确保各放射源在瘤体内完全依照治疗计划实现最佳的排布,并使每颗放射性粒子的空间间距控制在2.0 cm左右。在放射性粒子的植入过程中应始终遵循外周密集,中心稀疏的原则,并应严格避开大血管及神经区域,从而使剂量的分布更加合理化、均匀化,有效减少中心高剂量区,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部分缓解率、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显著提高,分别为59.57%、76.59%、97.87%,而进展率则显著降低,为2.1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发生出血12.76%、气胸6.38%、感染4.25%、疼痛44.68%,其发生比率均有所降低,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已经开始逐步应用该项新型肿瘤治疗技术,崔朝阳在颈部肿瘤、肺癌、肝癌、胃癌患者中应用了放射性碘125粒子的临床治疗,其肿瘤控制率高达88.57%。程刚等对36例恶性肿瘤患者行腹盆腔植入放射性碘125粒子治疗,且未发现放射中毒现象,无严重即发并发症发生,经复查和随诊发现局部复发率为零。由此可见,采用放射性碘125粒子治疗实体肿瘤,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实体肿瘤的理想治疗方案予以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峰,王文献,廖建伟,等. 125I粒子CT靶向治疗实体肿瘤[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5):104-106. [2] 俞荷芳,岳庆红,刘吉昌,等. CT导引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1):1754-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