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幼儿的自主探究

2015-05-30 04:41胡朵华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经验科学探究

胡朵华

通过对指南的认真学习和探究,认真地把《纲要》和《指南》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转化为教育实践,尤其在科学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在活动内容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及选择活动材料,可供幼儿探索与操作,以适应不同幼儿的需要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兴趣,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幼儿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的情况下,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幼儿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猜测、探究、讨论问题、实践的机会,让幼儿通过尝试实践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活动态度。

幼儿自主探究科学活动教育实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指出的:“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指南》中还强调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身边事物、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区去探究问题,使幼儿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突出幼儿学习的主题地位。”探究学习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其中,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启发者和引导者。

在一日活动中,尤其是在科学领域活动中,幼儿始终是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器”。处于由于先天的因素和出生后外界环境的影响的不同,即使在一同年龄期的幼儿,他们既具有该阶段的共同特征,还具有发展上的个别差异。为此,在活动的设计上,既要有对全体幼儿进行科学启蒙的基本要求,更应该注意在实现基本要求的同时,考虑各个活动内容是否具有吸引每一个幼儿探索的可能性,允许不同水平的幼儿,通过自己与周围物质材料的接触、感知、相互作用,在同一个教研活动范围内,在各自的水平上吸收、延伸、扩展经验,理解现象,解释概念获得成功。

一、投放可操作的材料,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

在幼儿的科学探究中,投放幼儿在生活中常常能够见到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充分让幼儿与同伴合作,有效提高科学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所以,提供适宜的可操作材料,才能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科学活动对幼儿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它的可操作性,如何使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这些材料已获得相关的经验呢?建立相应概念,要求教师组织幼儿科学探究技能的练习。

我以大班科学活动《水的溶解》为例,我在活动里提供的材料有一次性纸杯若干、冰糖、盐、味精、沙子、石头、冰块等,孩子们在讨论哪些可以溶解成水?哪些不可溶解成水?孩子们对冰溶解成水很肯定,而对冰糖溶解成水产生了争议,孩子们争着要来做实验证明,冰糖是否可以溶解?很多孩子认为冰糖不会溶解,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孩子们发现了奇迹—冰糖溶解了。在活动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选择材料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冰、黄沙和冰糖还有盐等,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材料,所以预测实验结果时,幼儿会主动的将来自于他的经验见解惊醒交流讨论。

2.操作的难度要有递进性。在幼儿平时的生活经验中已有一些物体溶解于水中的即时现象,在众多材料中选择冰糖这样的材料,虽然是幼儿熟悉的但操作起来却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教师可以利用它引起幼儿探究新的问题和发现。

3.操作的内容要让幼儿引起持久的关注。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对某一个问题产生好奇心,才会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在它们原有的基础上若问题过于简单,幼儿以下可以解决了,尝试和探究活动就失去意义了。因此要使幼儿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动手过程中增进科学知识和经验,成为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索。

二、运用策略促进幼儿自主探究

1.幼儿在学习时具有情绪性,教师要敏锐地抓住幼儿的情绪高涨的时机。如在一次大班教学活动《小青虫的梦》活动中,小青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为此展开了蚕破茧后变成蝴蝶还是蛾的谈论,有的孩子觉得变成蝴蝶,因为蚕小的时候跟青虫一样?有的孩子却不赞同,在这种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在植物角养殖了蚕宝宝供幼儿观察实践,最后实践证明蚕破茧后变成蛾。

2.用问题引领幼儿自主探究的方向。教师应有意识地针对幼儿观察范围以外的要点进行提问,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把他们带到情境中来活动中去,引导幼儿去观察、探索和发现。

3.教师用概括提升幼儿自主探究的经验。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答案比较单一、凌乱以及不完整,教师应将补充完整,把幼儿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层面上。如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风》中,老师提问幼儿展开讨论,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关系?幼儿的生活多种多样,“夏天吹着风的时候很凉快、刮风的时候风筝会飞得很高、又下雨又刮风的时候,即使打着伞也会被雨淋湿,狂风会吹到树木很危险,等等”,了解风有时给人们带来好处,也会带来危害。

三、利用多种记录促进幼儿发现信息,描述客观现象

幼儿把实验、观察、探索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得,用不同的方式,加上自己的丰富想象记录下来是幼儿科学探究的有效手段。记录可以促进幼儿更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将零散的知识经验调理化、清晰化,帮助幼儿主动建构造科学经验,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也促进了幼儿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发展。

1.绘画。这类记录方式在幼儿园活动中应用最为广泛,幼儿受识字能力的限制,绘画成了他们对外表达的最常见的和最佳的方式,如记录天气、心情等情况。

2.数字表格。对用于测量和计数活动中,幼儿将测量或计数的结果记录用数字的方式记录在表格中,如大班的统计物品、人数、温度,等等。

3.以简单、单一的文字记录。这类记录在大班可以少许用到,也需要父母与幼儿共同合作,由幼儿复述自己的图画内容以及幼儿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喜好表达。如大班幼儿毕业纪念签名的填写、未来的理想、对小伙伴的愿望,等等。

4.多种记录方法的结合。在幼儿科学活动的记录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满足幼儿的发展。

四、适当地对科学活动的拓展延伸,形成良性循环

一个科学集体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幼儿对这一对象(现象或事物)的探究就此结束,以为让幼儿继续保持对该内容的探究兴趣,或进行深一步的探究,有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做拓展的处理:

1.平行内容的拓展,如中班科学活动《鸟蛋的沉浮》。

2.科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如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热胀冷缩》。

3.现象的再深入,如大班的科学活动《神奇的万花筒》,等等。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成为孩子们谈论的倾听者,孩子们操作探索的观察者、点拨者、引导者。始终拥有一颗童心,享受着他们的发现,时而表现得惊奇,时而表现出认同,时而质疑反问,对孩子们的问题,甚至流露出钦佩: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真是个爱思考的小科学家!教师不同程度地指导或参与,让幼儿在有计划的学科学和自由的科学探索活动中,主动获得科学经验,建立初级的科学概念,掌握学科学的方法,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能都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才能使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得到尊重和保护,从而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能引起他们探索欲望并与实现科学活动目标相适应的材料,才能使操作活动在科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直观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使幼儿能兴致盎然地一步一步主动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构建知识,获取科学知识经验,教师应根据《指南》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教育环境、提供相应的材料、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面向全体幼儿开展教学活动。只有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对科学现象感到好奇神秘的孩子,并乐意像孩子探究科学那样去探究孩子言行的老师,才能与孩子一起,走进科学,想孩子所想,乐孩子所乐。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支持幼儿的求异、探索,引导幼儿在科学领域的自主探究学习,我们就会在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职业的美好和幸福!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3]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幼儿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经验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