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胆小的孩子

2015-05-30 10:48聂双双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恐惧感年龄阶段滑梯

聂双双

一位青年回忆说,小时候他第一次玩滑梯,爬滑梯时觉得两腿发软,实在爬不上去,父亲当众训斥他胆小鬼,臊得他面红耳赤,事后很长时间,见到滑梯仍心有余悸;还有一位女士说,她小时候晚上不敢独自睡觉,妈妈笑她是小傻瓜,整夜开着灯,结果她胆子更小了,晚上甚至不敢一个人在家……

恐惧是童年时代常见的心理状态,每位家长都有一套对付小孩害怕的办法,激励、取笑、斥责,甚至是逼迫孩子去应对恐惧,但其实收效甚微;还有些家长对孩子害怕采取不承认主义,声称其害怕是装出来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以上几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恐惧是儿童心理库的正常组成部分,和成年人没什么两样,半夜走黑路撞上个陌生人,你的心也会扑通通地乱跳,只不过成年人经验丰富,听到的、见到的多了,懂得如何处理意外事情,不显得十分惊慌罢了。

每个儿童都要经历心理逐渐成熟的过程,因此,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特定的恐惧对象。

新生儿睁开眼睛不久便认识自己的父母,任何不熟识的面孔对他们来说都意味着危险和威胁。被遗弃感大约在第12个月出现,1~2岁达到高峰,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不懂得走开的人依旧存在,以为凡是看不见的人和东西都是永远消失了。因此,哪怕妈妈稍离开一会儿,他也会因茫然无主而吓得大哭。所以,为了稳定胆小幼儿的情绪,大人最好不要在孩子心情紧张时突然离开或是离开时间过长。

2~3岁的幼儿开始惧怕黑夜和带面罩(如黑眼镜、口罩等)的人。此时他们已经学会观察大人的面部表情,据此推断他们的行为,一旦得不到视觉信息,无法预料将会发生的事情,他们自然感到惶恐不安。

7~8岁时踏进校门,其心理状态开始转变,会产生新的恐惧感。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家调查过367名4~6年级学生,请他们回答12个事件中哪些是他们最害怕的,调查结果显示,“失去亲人”一项名列榜首,“双目失明”和“被老师留校”并列第二。

既然恐惧是人的天性,尤其在儿童期表现更为明显,那么采取何种对策,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心理弱点,是每个家长都应当了解的。下面是心理学家提出的几项建议,供各位家长们参考。

当孩子害怕的时候,切勿责骂、嘲笑或愚弄他:骂孩子是胆小鬼,吓唬他不许哭,绝不是好办法。例如,墙上摇晃的树影能把幼儿吓得大哭。此时如果你告诉他墙上什么也没有,会刺伤他的自尊心;正确的做法是向他讲明事情的真相。他看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被你一语戳穿,就会相信你的力量可以保证他的安全,恐惧感自会随之消失。

不可强迫、诱使孩子将恐惧隐藏在心里或否认它的存在:5~8岁儿童往往用否定对付害怕,这样做无异于埋一颗定时炸弹。你应当告诉他们害怕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必为此害羞,只要明白其中道理,心境自然平和。实践证明,经常给孩子讲些科学常识,让他们明白各种事物出现的原因和道理,是帮助他克服恐惧感的最有效方法。例如有的小孩怕蜜蜂,如果家长给他讲清蜜蜂的生活习性,让孩子懂得这些辛勤的“小园丁”采花粉酿蜜,帮助花草树木结出果实,天天忙得很,只要不招惹它,它是不会攻击人的。那么,一般来说孩子就会打消恐惧感,甚至还会喜爱上这种勤奋劳作的小动物。不论在哪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只要成人能把事物讲得合情合理,就完全能使他们幼小的心灵树立起安全感。

注意观察孩子的心理,及时处理:有时候恐惧会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比如人们常说的“犟”,或是突然呆若木鸡,其实都是害怕造成的。有个两岁多的男孩说什么也不进澡盆,经过很长时间诱导,他才说出原因是怕被水冲进下水道里去。听起来虽然很可笑,但他却十分认真,相信确有可能被冲进去出不来。不过,有些小孩子也会假装害怕而撒泼哭闹,以便呆在家里不去幼儿园。遇到这种情况最好讲明利害关系,动员他乖乖地去幼儿园,必要时宁可动用比较严厉的手段,也不能惯着孩子,养成以此要挟大人的毛病。

除此之外,家长在孩子面前公开暴露自己的害怕心理及自我解脱的办法,也有利于鼓励孩子克服胆小害怕的弱点。因为这可以使孩子知道不仅他一个人会感到害怕,要让孩子明白:惧怕是人的心理产物,只要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它就不会来打扰了。

猜你喜欢
恐惧感年龄阶段滑梯
滑梯下的圈套
我的各路好友
犯罪恐惧感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暑假就像爬滑梯
学会与恐惧感共舞
Cool Invention炫酷发明
学生经常性迟到的问题研究
少儿美术培养的年龄阶段性研究
“恐怖气味”可合成
不同年龄阶段癫痫患儿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血药浓度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