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运元
摘 要:高中生物学实验复习是高三生物总复习的重点内容。如何进行高效地复习使学生达到《考试说明》的要求是高三教师普遍遇到的难题。发现部分教师上实验课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阐述对学习《考试说明》中有关实验部分的要求的理解,并对《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实验进行归类,分别介绍复习各类实验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观察;实验复习;策略;归类与比较
在高中新课程教材中,实验部分的内容占的分量很大。在高考生物卷中,实验部分所占的分值也比较大。因此我们在高三生物总复习中,不能忽视对实验部分的复习。为此,我听了不少教师上的实验复习课。虽然不同的教师复习这部分内容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是我在课堂观察中发现,有些教师上实验复习课时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重难点把握不准。都进入二轮复习阶段了,有些教师还是从必修一复习到必修三,一个实验一个实验照本宣章式地复习。从学生学习的结果得知,虽然他们已经复习过《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所有实验,但仍然未能对这些实验形成系统化地理解和掌握。答题技能差,失分较多。那么高中生物学实验该怎么复习才能使学生更容易于达到《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呢?接下来我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在上高三实验复习课的一些策略。
1 理解《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有关实验与探究能力方面的要求
(1)要求学生能理解《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6个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这些实验。
(2)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运用所学的实验方法和技能,按照要求设计新的简单的生物学实验,还要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等。既要求学生从所学的实验中提炼、归纳出某些共同的东西,如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等,又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要求学生不仅能设计实验和预测、解释、分析实验结果, 归纳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还要能对已有的实验方案作出评价和改进。
2 复习工作中要全面落实《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实验部分的要求
从这几年高考分析,实验题命题均立足于教材。有的是对教材实验内容的直接考查。如近几年福建理综生物卷中有关实验的选择题,有的就原原本本就来自于《考试说明》中要求的这16个实验中的一个或几个。也有的是对教材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的拓展进行考查,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宽度和广度。比如非选择题中的实验题,命题材料不一定直接取材于课本实验,但考查的内容却在课本中,是书本实验的迁移。教材中的实验是解答高考实验题的重要基础,因此不能淡化或放弃课本实验复习。要善于模拟教材中的经典的实验进行重复性实验设计,以提高解题能力。因此要重视这16个实验的复习。要复习好这些实验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条件让学生把《考试说明》中要考查的16个实验再亲手做一遍。要让学生重视技能性实验操作的程序和方法,并理解这么操作的原因。若是没有条件做某些实验,也要通过放映实验录象的形式进行复习,以唤起学生对相关实验内容的回忆。
(2)对实验进行分类与比较,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如果把16个实验按课本的顺序从必修1复习到必修3进行复习,学生会感到没有任何新鲜感且不易记忆。这是不可取的。若是把这些实验进行归类,对每一类实验进行复习归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结果。这些实验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①显微观察类;②物质提取和鉴定类;③探究实验类;④调查类 。这四大类实验以显微观察类、实验探究类、物质提取和鉴定类居多。下面我就对这三大类实验的复习提一些建议。
①显微观察类实验的复习策略。复习这类实验时,可提出:a.为了实现课本上的实验目的,能否改用其它生物材料?如复习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可以问:本实验是否可以用红色花瓣做实验材料? 观察线粒体可以用洋葱内表皮做实验材料?b.用已有生物材料还可以进行哪些试验?如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可用以观察线粒体还可以用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通过思考,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除此之外要提醒学生注意材料处理:浸泡、染色、解离、保持生活状态等。
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以把各实验中观察对象相似的实验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使学生一目了览。如表1:
②物质鉴定和提取类的实验复习策略。在复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时,首先提出问题:a.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b.应该取什么样的材料才能完成这个实验?为什么?c.完成此实验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怎样的处理?d.处理之后再用什么方法加以鉴定?以上问题既可引导学生分析并理解实验设计的整体思路,此外还可以拓展他们的思路。如提出:若现在要鉴定一瓶人的血液中是否含有还原糖或者要鉴定糖尿病人的尿液中是否有还原糖,我们应注意些什么?怎样解决?以上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站在一个新颖的应用的角度去重新分析已做过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复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此实验的设计思路: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围绕此目的设计实验时应考虑哪些问题?应该取什么样的材料才能完成此实验?完成此实验要如何处理实验材料,才能把色素提取出来?提取出来后再用什么方法才能把各种色素加以分离。通过分析和研究,就可以使学生不仅懂得怎样做,更懂得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验过程中有所思考,避免只顾埋头操作而不理解原理的倾向,这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验分析和设计能力。在复习实验时,可以提出:你做课本中实验时,用到了哪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有什么奇妙之处?你还能想到其他可行的方法吗? 这些问题可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磨、过滤、纸层析技术、显微观察和化学鉴定等,并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些步骤是如何设计出来的,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实验分析和设计能力,明确这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是进行实验设计时经常用到的,一定要掌握其操作要领,例如,需要从细胞中提取某些物质时,就应考虑是否用到研磨和过滤,需要分离溶解在溶液中的某些物质时则应考虑是否用到纸层析技术。通过这样的分析,不但能领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思想,而且也学会了设计此类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③探究实验类实验的复习策略。探究性实验的实验结果是未知的,在已做出的假设的指引下,获取支持假设或推翻假设的科学证明,并对实验所得现象进行分析,以获得具有价值的结论。 在《考试说明》要求考查的探究性实验有5个。怎样复习这类实验呢?
首先要让学生根据实验课题说出每个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然后引导学生学会改变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测量因变量、并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下面就以“探究酵母菌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会产生酒精”的实验为例,来一起分享复习这部分内容的策略。
a.自变量的确定:即要“探究什么”, “什么”就是自变量,如有氧、无氧条件。
b.自变量的控制。改变自变量的常用方法有:施加、改变、去除等。如有增加酵母培养液中氧气的方法——泵入空气;吹气 。减少酵母培养液中氧气——容器密封;油膜覆盖;酵母培养液在放入酵母菌前煮沸冷却等。
c.因变量(观察目标):有无酒精产生。
d.无关变量的确定与控制。除了引导学生思考自变量外,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哪些因素也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即因变量。如这个实验中无关变量是培养液的体积,温度,葡萄糖浓度,每瓶中酵母菌数量等。在进行实验时各组中上述因素应相同。
e.结果的比较与分析。对于探究性实验来说,结果是不确定的,一般实验结果有三种可能,即实验结果与原先的假设呈正相关,负相关或不相关。
f.结论的得出。对于探究性实验来说,结论是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来的,不同的结果会有不同的结论。
总之,在对实验进行复习时,既要重视夯实《考试说明》要求的16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评价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新的实验情境中,获取有用信息,以提高答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