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萍 宋玲玲 曹颖 孟鑫 郭雪丹
摘要: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急性眼内炎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及时、快速、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病人积极的配合治疗护理,将不良后果降到最低限度,使病人视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
關键词:白内障;眼内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2-0472-01
术后急性眼内炎则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方面它损害视功能,破坏眼内结构,致使手术失败,视力丧失;另一方面也使施术者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并常常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早期预防、诊断、有效治疗和护理,将不良后果降到最低限度显得尤为重要。
1.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白内障1672眼,年龄35-81岁,平均65岁;其中2眼病人有糖尿病。发生急性眼内炎6眼,入院时视力0.1-0.15,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1-2天发现眼部充血明显,前房絮状物,病人视力明显下降,即怀疑眼内感染可能,立即行玻璃体腔注药术。术后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复达欣),局部频繁滴用抗生素及激素类眼药水抗炎(如典必殊眼药水),及散瞳药活动瞳孔(如美多丽眼药水)。经治疗护理后,4眼的眼内炎症得到控制,2眼因注射后仍见脓液明显增多而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术后炎症亦得到控制。6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2眼矫正视力为0.3-0.6,2眼矫正视力为0.1-0.2,2眼矫正视力为手动-0.1。
2.护理
2.1安全护理
(1)高龄或合并心、肺病患者应密切观察神智及全身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2)防呛咳:老年人因神经反射活动减退,吞咽肌群互不协调,易出现吞咽障碍,甚至误吸引起呛咳造成创口裂开,进食时应交待患者切忌与旁人谈笑,不思考与进食无关的问题,将注意力集中在“吃”上,如需喂食时,应每喂一口先用食物或餐具碰老人的嘴角,再小心将食物送进口内,每次量不宜过多,也不能过于心急。(3)防跌伤:先让患者亲手摸一摸常用物品的位置,使其熟悉设施及物品的使用,再由护士或家属带患者熟悉周围环境及通道,陪护人员一定要护着患者行走,禁止在后推或拉着患者衣服行走,使其有所准备,以防碰撞跌伤。
2.2加强心理护理
眼内感染后,眼痛剧烈,视力突然下降,病人从恢复视力能看见东西的喜悦的高峰,跌到再次失明甚至有可能摘除眼球的悲伤的谷底,情绪波动非常大,可能出现恐惧、焦虑、悲哀、怀疑、否定等心理变化,具体表现为烦躁不安、拒绝治疗、怀疑医护人员等。病人及其家属缺乏思想准备,往往情绪低落,丧失治疗信心,甚至出现对抗心理,拒绝治疗。因此,应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特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疾病,此时心理护理非常重要。(1)首先医护人员要冷静地给病人治疗、护理,不能过于紧张,造成病人或家属的恐惧和焦虑。(2)建立良好的护患、医患关系,及时、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能安抚病人的焦躁情绪,鼓励病人正确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并密切配合治疗,及时与病人沟通,耐心倾听病人诉说自己内心的感受,给病人提供宣泄的机会。通过宣泄使病人摆脱恶劣的心境,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3)鼓励病人正确面对现实。让其明确医患目标的一致陛,避免出现对抗心理和行为。(4)改善环境,减轻病人精神压力,改善病人的睡眠。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治疗操作相对集中,避免睡眠时间进行。(5)家庭的支持很重要,要经常与家属保持联系,改变家属的紧张情绪,通过影响家属而达到影响病人的最终目的,指导家属关心体贴病人,共同探讨病人心理变化及对策,在治疗和护理上密切配合。
2.3用药护理
为达到广谱抗菌的目的,病人需用多种药物频繁点眼及多次结膜下注射。护士要合理安排各种眼药水的点眼时间,以使眼部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同时减少干扰病人的次数。护士还要掌握良好的结膜下注射技巧,在药液内加入少许1%利多卡因注射液,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注射前多次滴用表面麻醉剂以充分达到麻醉效果,减轻病人注射时的痛苦。全身使用抗生素时,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患眼变化和全身反应。
2.4玻璃体腔注药术或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配合
眼内感染持续时间越长,造成视网膜、视神经及角膜等不可逆的损害越大。向病人说明及早治疗和手术的目的和重要性,介绍专家们反复研究、确定的治疗方案。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时,协助医生精确抽取正确浓度的注射药物。麻醉要充分,以免注射过程中病人眼球转动。准备好无菌玻璃试管以盛放玻璃体腔抽取液送涂片检查及作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用药。注射毕,用消毒棉签轻压止血,滴抗生素眼药水眼膏后包眼。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若行1~2次玻璃体腔内注射后眼内炎控制不良或继续加重者,应尽快行玻璃体切割加玻璃体腔内注射术。本组6眼眼内炎即有2眼因注射后仍见脓液明显增多而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护士应完善术前准备,认真冲洗结膜囊;术后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使用有效抗生素,继续做好用药护理和消毒隔离措施。
2.5饮食护理
术后常因患者的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减弱而出现便秘,用力排便可引起眼压升高,易致切口裂开。可进普食,尽量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如老年病人有便秘时可根据病情鼓励患者多进食水果,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低脂无刺激性的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2.6预防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各种治疗操作前后均要洗手,并用0.5%碘伏溶液消毒双手。检查用的裂隙灯等专人专用,挂上感染标志牌,并严格消毒。病人行接触性隔离。限制陪人。病房保持整洁,每天紫外线消毒2次,桌面等物品表面用含氯制剂擦拭消毒,以免感染扩散,导致眼内炎爆发流行。滴用的眼药水眼药膏应一眼一瓶,健眼和患眼分开使用。并嘱病人滴眼药水时向患侧倾斜,睡觉时保持患眼低位,以免患眼分泌物流入健眼导致交叉感染。
2.7出院宣教
术后3个月-6个月为视力稳定期,术后3个月时患者根据需要,可验光配镜,以弥补人工晶体不自动调节屈光度的不足,外出活动时,戴太阳镜或眼罩,防止灰尘进入眼内。避免剧烈咳嗽,过分用力及剧烈活动,防止视力过度疲劳。禁止用手及不洁物揉擦术眼。并注意用眼卫生。遵医嘱出院带药,坚持滴眼药,减轻眼部反应,预防眼内眼的发生。并交代病人复查时间。
3.讨论
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是白内障手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极具破坏性,一旦感染,极难控制,造成视力丧失,甚至整个眼球破坏。故应将预防置于首要位置,以防止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由于白内障摘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因素较多,故应认真做好手术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工作,才能使术后眼内发生感染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本组6眼术后急性眼内炎病人,4眼经过玻璃体腔注药术后眼内炎症得到控制,2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后炎症亦得到控制。6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2眼矫正视力为0.3~0.5,2眼矫正视力为0.1-0.2,2眼矫正视力为手动-0.1,无摘除眼球情况发生,病人对炎症控制效果及视力恢复情况均较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