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文钰
[摘 要] 目的:了解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门诊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患儿进行抽样,选取76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静脉穿刺法,实验组实施静脉留置针穿刺法,观察两组穿刺状况与家属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满意度(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78.95%),且在反复扎针、继发感染、药液外渗上的发生率(2.63%、2.63%、5.26%)明显低于对照组(18.42%、15.79%、26.3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小儿;护理
目前,诸多临床研究资料证实,静脉留置针操作便捷、套管维护方便,同时对血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已得到了广大医疗工作者的认可[1]。为了深入探究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患儿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占有48例,女性占有28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在(4.82±0.92)岁之间。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这76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穿刺法,于患儿头皮处行静脉穿刺;实验组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法:(1)无菌操作:于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应用2%的碘酒对穿刺部位行消毒处理。当应用刺激性强、输注浓度较高的药物时,应先借助生理盐水予以冲管处理,预防堵塞;(2)留置针选择:择取较短且细的留置针,预防血管机械性损伤与静脉炎;(3)穿刺部位选择:择取较粗且直的静脉,并依据患儿年龄与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一般情况下,幼儿可选择头皮静脉,学龄儿童选择上肢静脉,提升留置针留置时间;(4)进针角度:精准选择进针角度,预防进针角度过大,通常为5°-15°;(5)送管方法:基于掌握患儿静脉分布状况下予以送管处理。新生儿在送管时可划分为多次返出针芯,预防外套管打折状况;(6)固定方法:应用3M的透明胶带对穿刺点予以部位粘贴处理,待固定针管部位后再应用透明胶布(6-7cm)将针翼固定。情绪波动大、配合度低的患儿,可借助辅助物固定针管;(7)封管液选择:通常选择0.9%生理盐水或肝素钠封管,封管量维持在3-5ml之间;(8)留置针护理:于穿刺后,留置针可留取5-7d。于此期间,护理人员应全面观察留置针是否出现脱落、渗漏等现象,一旦显现异常,需予以相应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穿刺情况,并应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系统评估,主要包括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及不满意四个级别。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穿刺情况比较
與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反复扎针、继发感染、药液外渗出现率均较低(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穿刺情况比较[n(%)]
组 别
例 数
反复扎针
继发感染
药液外渗
实验组
38
1(2.63)*
1(2.63)*
2(5.26)*
对照组
38
7(18.42)
6(15.79)
10(26.32)
X2
-
5.029
3.933
6.333
P
-
<0.05
>0.05
>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4.74%,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8.9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较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实验组
38
22(57.89)*
9(23.69)
5(13.16)
2(5.26)*
36(94.74)*
对照组
38
13(34.21)
11(28.95)
6(15.79)
8(21.05)
30(78.95)
X2
-
4.289
0.271
0.106
4.146
4.145
P
-
<0.05
>0.05
>0.05
<0.05
<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套管针)属于头皮针的一种换代产品,诸多临床资料已证实,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等优势,同时套管较为柔软,于静脉内套管留置时间相对较长,难以穿破血管,可有效规避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恐惧与痛苦,减轻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确保护理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应用意義[2]。
有学者通过对100例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行穿刺处理,结果提示,100例患儿留置时间为2-7d,其中仅1例出现皮肤感染,无其他并发症,提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3]。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满意度及反复扎针、继发感染、药液外渗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实在小儿护理工作中,静脉留置针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另有学者认为,于穿刺前,仔细评估穿刺部位血管,穿刺一次成功率可达93%以上[4]。依据操作规范予以固定及封管处理,定期检查、消毒穿刺部位,促使留置时间达5d左右,可减轻患儿痛苦[5]。目前,临床诸多实践证明,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技术已成为了一项值得倡导的技术。
综上所述,于小儿输液中,积极应用静脉留置针方法,可缓解患儿痛苦,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宗娟.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6(04):159-160.
[2]耿颖娟,潘小爱,张炎冰.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4,12(05):120-122.
[3]田虎,周家伟,胡波.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亚太传统医药,2010,16(09):197-198.
[4]杨岭.新生儿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2(11):212-213.
[5]杨正鲁.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3(0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