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材解析

2015-05-30 10:48张宏德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统计表统计图学段

张宏德

统计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自2001年9月我国第一次将统计作为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专门领域以来,统计教学已经走过了近15个年头。小学统计课程教学取得了显著进步,随机观念、统计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在这15年间人们对统计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对“统计与概率”进行了修订,人教版新教材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做了如下要求:

第一学段

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

第二学段

(一)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可使用计算器)。

2.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

3.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

4.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5.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6.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统计部分与原《标准》相比,《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统计内容做了适当调整,使各个学段的统计内容层次性更加明确。主要变化如下:

1.第一学段与原《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更加突出了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数据;第二,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可以为以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第三,使得统计内容在第一、二学段的要求层次更加明确。

在收集数据方法方面,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调查等的简单方法,不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2.第二学段与原《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平均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需要学生重点体会;第二,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其他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不宜集中学习。另外,删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这一要求。

3.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实际上,体会数据的随机性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个重要变化。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希望通过数据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这种变化可以从“数据分析观念”中体会到。

人教版新教材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进行了如下调整:

1.第一学段调整教学内容,降低教学要求。只分别在一下、二下、三下安排统计的教学。

一下: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分类”单元的教学内容移到一年级下册,将分类与统计结合编排为“分类与整理”,让学生体会分类与统计的关系,了解分类计数的思想,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统计”单元的内容后移。

二下: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

三下:让学生学习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数据所包含信息的作用。

2.第二学段才开始让学生系统学习统计图表知识,形成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学习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判断、预测去解决问题。“可能性”的教学后移,安排在五年级上册。

总的来说,调整后的“统计”层次更加分明,低段的要求降低,许多知识向高段移动。更好地反映出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对其进行了重新编排,从“数据收集整理”这个具体的单元中我们也能看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教材的变化。下面我将对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这一单元进行教材解析。

一、教学目标

1.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调查在收集数据、分类的基础上画“正”字记录数据。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及简单的分析。

3.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二、教学内容

1.收集数据的方法。(例1的内容。)

2.记录数据的方法。(例2画“正”字的方法。)

3.统计表(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表。)

三、教材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1.在解决问题中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使学生感悟统计的价值。

教材在编排上努力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只不过是在教学重点上有所侧重。

例1中教材提出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以选择校服颜色的情境入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体现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这样的编排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进行统计的必要性和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在于学习收集数据的方法:调查法。调查的对象是学生、内容是校服的颜色(每人只能选一种)、方式是举手。而对象是全校学生,人数众多很难调查所有的对象,教材在这里又渗透了抽样的思想。(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这里须要指出的是在统计研究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获取“好”的数据。所谓“好”的数据是指那些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的数据,而要获取好的数据则要依赖于“好”的方法。根据数据的不同,方法主要分两大类,一是通过调查收集数据,二是通过实验制造数据。小学统计教学中涉及的主要是前者,称为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又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已经存在的数据的收集,称之为抽样,比如学生的身高等;另一个是需要我们了解才能够获取的,称之为调查,比如学生喜欢的歌手等。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例1中的问题,我们是先进行了“抽样”,后进行了“调查”。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

之后利用统计表来整理数据,前面已经提到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表。而教材中对于统计表都是直接给定的,教师可以适当地设计练习让学生自己去画统计表,体会统计表对于整理数据的作用。

最后对于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体现统计的作用:为我们在现实中的决策作参考。

例2中也是从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入手,体会利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这里重点放在记录数据的方法——画正字。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培养。儿童有儿童的数学,在他的眼中统计方法可以是举手、画圈……并不全是画“正”字,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我建构,对于合理的认识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错误的认识也应当通过其自我“反思”达到修正的目的。

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适当对学生进行方法的优化,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在分析数据时,与实验教材相比,本册的编排对数据的分析更具有现实性。如例1的问题“(3)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其实这是前面提到的统计研究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如何获取“好”的数据。所谓“好”的数据是指那些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的数据。突出体现了由于非统计抽样不具有代表性,不能由此推断出“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的含义。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只要学生体会到“我们班级学生最喜欢的颜色,不一定是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即可。例2的问题“(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通过这样的富有现实意义的讨论,使学生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着的信息和数据分析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在精心设计的练习中更体现了统计的必要性和作用:为我们在现实中的决策作参考。预测未来的可能结果。

第七题的出现为后面学生学习条形统计图做好了铺垫。

2.关于统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经历统计全过程,突出亲自体验。

统计包括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等几个环节。 “重视经历,突出体验”,是小学各册统计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千遍万遍的强调,抵不上学生自己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等。教学中要把统计知识作为一个过程,而不只是使学生了解统计的结果。在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强调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这些内容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组织学生将自己周围的事物作为统计的对象开展活动。

如,《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中列举了这样几个活动:“例17:分别选择三个不同的标准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类,记录调查结果。例18:新年联欢会准备买水果,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设计购买方案。例19:对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调查分析。”在活动中学生将考虑如何收集数据、用什么方式记录这些数据,用什么图表来展示数据;能从这些数据中得到怎样的结论等。在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会逐步地发展。

(2)重视合作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统计活动过程中,并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统计过程中很多活动都要与同学分工合作,各司其责。为了让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价值,教师要加强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关注,不能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全班适当进行分组,对组内学生初步的分工,确立好小组长、记录员等,保证合作的有效性。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有个性的行为,然后通过合作交流,起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3)重视结果应用,培养决策能力。

获得数据不是统计的最终目的,制作图表不是统计教学的唯一任务。分析研究数据,掌握事物的主要情况,把握现象的发展态势,根据数据做出判断与预测,才体现出统计的价值。所以,我们在强调统计过程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并对统计结果做出判断和决策。强调与生活的联系,用统计所得出的结论,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是统计教学的一个目标所在。

猜你喜欢
统计表统计图学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神奇的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何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