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核对法在输液室查对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05-30 10:48:04胡晓青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2期
关键词:效果

胡晓青

摘要:目的:观察“反问核对法”在输液室查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11月来门诊输液治疗的患者2000人作为研究对象。100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反问核对”的方式进行查对工作;10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查对工作,然后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反问核对查对准确率显著提高,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在输液室采用“反问核对法”可提高查对的准确率,有效规避护理风险。

关键词:反问核对法;输液室;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增加,至医院就诊人数逐年增多;加之患者的维权意识提高,护理安全成为护理的头等大事。病人身份的准确识别是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查对是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我科将反问核对法应用于输液病人的身份查对中,有效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科每日接待门诊成人输液患者60人左右,2014年10月至11月共接待输液患者3600人次,选取周一至周五白班输液患者2000人作为调查对象,夜班及周末输液患者不在调查之列。对照组患者年龄16-78岁,男性422例,女性578例,平均年龄48岁;观察组患者年龄15-82岁,男性490例,女性510例,平均年龄4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病人分组方法。

将周一至周五白班接待的患者按来诊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核对方法,即按操作流程呼叫患者姓名后开始操作。观察组采用反问核对法,即先呼叫患者,待患者应声后,再次反问患者的姓名,由患者自己回答名字,增加核对流程。

2.2护理人员分组方法。

每天将护理人员分为两组,分设两个责任组长,每個责任组长带领3名护理人员,一组负责对照组的治疗,另一组负责观察组的治疗,然后由责任组长及时督查护士工作、观察记录结果。两个责任组长连续上周一至周五的白班,以保证观察的连续性。

2.3具体实施方法。

2.3.1做皮试核对流程。病人到来,先刷就诊卡,认真核对病历封面的姓名、性别、年龄与就诊卡是否一致,再核对病历所开药物名称、剂量、滴速与就诊卡是否相符,然后打印输液单,准备皮试液,呼叫患者姓名,患者应声后,先核对性别是否相符,再有礼貌的询问病人的姓名及年龄,然后由患者自己回答姓名及年龄,核对无误后做皮试。

2.3.2看皮试结果核对流程。先呼叫患者姓名,患者答应后,再次询问患者的姓名及年龄,由患者自己回答姓名及年龄无误后查看皮试结果。

2.3.3输液核对流程。携药液至患者座位前,先呼叫患者姓名,患者应答后,再次询问患者姓名及年龄,由患者自己说出姓名及年龄,操作者认真核对无误后执行。

2.4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对资料进行x2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调查结果将发生错误但及时发现,未应用到病人身上的事件定为护理缺陷;将因核对原因将错误的治疗措施应用到病人身上,未造成不良后果的定为护理一般差错;将因核对原因发生错误,并对病人产生不良影响的定为严重差错。两组对比效果,对照组发生护理缺陷差错共25例,发生率2.5%,其中护理缺陷18例,一般差错6例,严重差错1例;观察组发生护理缺点差错共7例,发生率0.7%,其中护理缺陷7例,一般差错及严重差错均无。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见下表:

4.讨论

4.1分析对照组发生核对错误的原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重要保证。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影响查对的准确性。查对错误最常见的原因如人员过多嘈杂,未听清;姓名读音相近,未听清;患者身心疲惫,未听清;年老体弱反应差,未听清等患者的原因,还有护理人员的原因如本能的惯性思维,认为自己不会认错;注意力不集中,未听清患者的回答等。对照组的差错虽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但会导致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下降,为护患纠纷埋下了隐患。

4.2分析观察组发生护理缺点的原因,一方面为护士责任心不强,另一方面门诊工作量大,长时间紧张工作易产生疲劳,分神,未仔细聆听患者的回答。所以在执行反问核对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护士的督查工作,科学安排工作任务,真正将流程落实到位。

4.3反问核对法的优点。

4.3.1反问式查对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注意活动,增加了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注意力及查对的质量。反问式核对法能有效避免患者因等候就诊时间过长而产生的疲劳感、注意力不集中而出现的认知偏差。在反问核对的执行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普遍存在表达力、听力、反应力下降的问题,与其交流时语速要慢,吐字要清楚。

4.3.2患者感觉被重视,护士容易被信任。执行反问核对法的初期也曾有患者不理解,觉得太麻烦,没有必要,通过责任护士的耐心讲解,患者感觉护士对自己非常重视,流程非常完善,所以自然而然给予护士充分的信任。

4.3.3护患沟通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反问核对法在常规查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礼貌用语,如“叔叔(阿姨等),请您告诉我您的姓名和年龄。”患者感觉被尊重,乐于与护士沟通,乐于配合护理及治疗,纠纷自然就会减少,满意度必定就会提高。

在护理工作中,只有认真执行反问核对流程,并完善监管及督查机制,就会完全规避在核对这一环节的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得到患者和社会的认可。

猜你喜欢
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好日子(2021年8期)2021-11-04 09:02:46
笑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四种去色效果超越传统黑白照
创造逼真的长曝光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4
期末怎样复习效果好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02:11:50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