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舞种风格与个性创作的双向认可

2015-05-30 15:45杨湘豫
北方音乐 2015年20期
关键词:风格舞蹈

【摘要】舞种蕴含了特定的文化要素和审美要素、有特定的形式和一种内在的约束力。就风格而言是一种过去时态,具有传统性。而个性创作则蕴含着许多主观因素在里面,主要遵循当下生命的创造而随之发展。本文主要深度探究舞种风格与个性创作的内在联系,以辩证发展的眼光寻求二者在理性层面面的双向认可。以舞剧“肥唐瘦宋”和群舞“中国妈妈”为例进行深度剖析与探究。

【关键词】舞蹈;风格;个性创作

一、对于舞种风格的判定以及创作个性的审视

生活是自然地、随性的,而舞蹈确是风格的。风格在舞蹈艺术理论中是一个很广的概念。 根据本文我把它界定在舞蹈的“舞种”上。作为风格的舞种,是由历史因素构成的身体语言或语言表达体系,既罗宾.科林伍德推导的:"舞蹈是一切语言之母,这需要做进一步解释。每一种语言或语言体系,都起源于全身姿势的原始语言的一个分支。"具体讲,舞种是特定文化要素与审美要素的合一,有特定的、无声言说的形式标准,它甚至是一种约束力,带着族群群体的认可,并以此划出与其他舞种不同的泾渭,就像尽管使用了帮用汉字,吸引了中国舞蹈,日语与汉语依旧是两个不同的舞种。像对舞蹈风格做一个界定--把它定在舞种上一样,对舞蹈个性也要做一个界定--把它界定在剧目创作上(以此排除教学上的自由放任)。对舞种而言,风格算是一个大的文化与审美语境;而对剧目来说,风格的文化与审美语境则凝聚在了舞蹈创作作者和表演者的个性上。换言之,创作(包括表演的二度创作)是以微观的主体个性来显现宏观的客体风格,其微观的细节有时甚至需要个体心理学来剥离。

二、通过舞蹈《中国妈妈》进行深入探究性分析

群舞“中国妈妈”是由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创作的作品,属于现当代舞蹈,是现当代舞蹈作品中叙事舞蹈的典范,是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中国妈妈》一部让看过的观众心中都有莫名的激动和心潮澎湃从而流下感性的泪水的作品,在情感的烘托上它做到了感人肺腑、动人心弦和强烈震撼观众内心,在主题的升华上做到了歌颂中国母亲伟大的母爱同时也彰显了母爱的博大和无私的奉献。在中国传统的舞蹈艺术观念中,善于抒情拙于叙事是一个显著的特征,而《中国妈妈》这个作品巧妙的我到了将叙事和抒情完美结合,叙事清晰而抒情真是,充分发挥了人的形体动作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的功能。讲述了一个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母亲收养日本遗孤并且将她抚养长大的故事。本文主要研究的重点是舞种风格与个性创作的关系,而《中国妈妈》这部作品正有多个方面可以进行分析和揣摩。在吕艺生先生关于北京舞蹈学院60周年系列丛书中一本《坚守与跨越-舞蹈编导理论与实践研究》中说到,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由此可见舞蹈风格是由多个创作个性累积并加以概括总结形成的共性特征。现当代舞蹈作品的整体风格大都贴近生活,以写实的手法居多。作者还谈及了一代编导李承祥的观点,为什么相同的舞种会出现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呢,这是由于艺术家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个人生活经历不同、个人思想认识不同、个人对艺术的修养层次不同、艺术家的从小个性养成不同以及艺术家所属的艺术流派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同时,他还认为,风格大致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为以下四种:第一种是时代风格。主要强调作品能否体现当下的时代审美观、并且是否符合当前主流文化发展趋势的大方向。所以我认为作品《中国妈妈》恰恰都合以上两种观念。从时代风格角度出发,21世纪的中国是开放的时期,兼容并蓄各种各样的创作风格,同时也允许不同风格的舞种存在。《中国妈妈》演的好不好最主要的要看它是否体现21世纪的时代风格。第二是民族和地区风格。《中国妈妈》舞蹈的后半段中,音乐渐渐变得温暖而明快,暗示舞蹈将进入抚养遗孤的阶段,在这个舞段创作中叙述了母亲与遗孤共同生活共同劳动的场面,虽然当时环境和条件艰苦,但是还能感受到母亲与孩子之间在面对生活时的一种不畏惧的精神和一起享受幸福美好时光的乐观心态。这一段的动作语汇更好的诠释了舞蹈的风格,运用东北农村妇女田间劳作时的场景动作提炼,母亲和小姑娘在闲暇时玩耍的场景,所有的演员都身穿东北妇女最常见最朴实的大棉袄和棉裤,头型以最典型的农村妇女常梳的发髻为主,所有人都挽起袖子低着头默默辛勤劳动在田间的动作體态,这一个体态充分展示了东北地区的地域性特征从而也是一种风格性的体现。第三是流派风格,流派不是自己独有的,是一种长期积淀的艺术成就。第四是个人风格。个人风格是艺术成熟的一种表现,是个人艺术创作积累的表现。《中国妈妈》很好的把握了个人风格与个性创作的关系,充分发挥个性创作,把编导自身的想法融入作品中,富于作品生命力。在这里我认为《中国妈妈》的个人风格主要指编导善于叙事的创作风格,而个性创作主要是这个舞蹈不同于其他舞蹈的独特之处。通过舞蹈《中国妈妈》的风格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舞种创作风格中,符合时代的审美趋势所富于作品的风格特征和编导自身的个性创作,只有这二者相结合、相互渗透,二者达到理论层面的双向认可才能使作品完整无可挑剔。

通过以上论述和具体的舞蹈作品分析可以总结出舞种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创作的双向认可关系。我认为首先是舞种风格决定了个性创作的方向。通过风格的四种类别,一是时代风格,二是民族和地域风格,三是流派风格,四是个人风格。我们能清晰的判定一个舞蹈它到底属于什么样的风格。其次,我认为个性创作可以使风格得到更好的发挥与诠释。正因为有个性创作的加入使得风格中最宝贵的东西得以发光发亮。正所谓风格中有个性,个性中蕴含风格。风格是别人的,个性是自己的;风格是重复的,个性是变化的,风格是铁,个性是火."应该再加上一句:如果在空间上将二者合一,那么铁与火就会炼出钢.从舞蹈史的角度看,许多风格性极强的舞种都是由个性介入而生发出新的风采,使原有舞种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舞蹈创作法》,江口隆哉著,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2]《舞蹈知识手册》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3]《舞蹈创编法》[法]卡琳娜·伐纳编著.郑慧慧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4]《中国舞蹈编导教程》孙天路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杨湘豫(1991—),性别:女 , 籍贯:湖南,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专业:舞蹈编导技法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风格舞蹈
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我和舞蹈
外国美术史上浓重的一笔
室内设计的思路探索
浅谈云冈石窟造像的中国民族化发展
画廊室内设计全息论探究
从服装史的角度研究《唐顿庄园》中的女性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