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演奏与教学研究

2015-05-30 13:47郑甜
北方音乐 2015年20期

郑甜

【摘要】李斯特是欧洲十九世纪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的钢琴改编曲为当时的钢琴演奏及创作注入了一股鲜活的生命力量,更促进了当时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在中外钢琴音乐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本文拟从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分类及钢琴演奏的技法为切入点,进而研究其钢琴改编曲的演奏与教学意义。

【关键词】李斯特钢琴;改变曲分类;钢琴演奏技法

前言: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经他改编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够以钢琴演奏的方式保留原作品的音乐精髓,还具有李斯特特色的个性演奏技巧和语言,极大的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本文从分析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分类说起,然后结合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作品探讨其钢琴演奏技法,进而从这两方面来研究李斯特钢琴演奏的教学意义。

一、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类型

(一)改编优秀作曲家器乐独奏曲

李斯特的此类改编曲主要是把作曲家的器乐演奏作品移植到钢琴上进行演奏。比如:李斯特根据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独奏随想曲》中的六首小提琴独奏改编为《6首帕格尼尼练习曲》;把巴赫的《g小调管风琴幻想曲与赋格》和《6首管风琴序曲及赋格》改编为同名钢琴曲等等。

(二)改编交响乐或管弦乐音乐作品

此类音乐作品有交响乐队或管弦乐队演奏出来,气势恢宏,音乐会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感人至深。经过李斯特的改编,把这些交响乐改编为钢琴曲仍散发着独特的音乐魅力。例如:柏辽兹《幻想交响曲》,贝多芬的九部交响乐等。

(三)改编艺术歌曲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艺术歌曲作曲家,如舒伯特、肖邦罗西尼、舒曼等人,他们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艺术歌曲。李斯特当然不会放过这个让钢琴“歌唱”的好机会,由此,大量的优秀艺术歌曲在李斯特的改编下成为意境深远、旋律优美的钢琴曲。艺术歌曲的数量很多,如舒伯特的《冬之旅》、《天鹅之歌》、《圣母颂》等、舒曼的《春之夜》、肖邦的《少女的祈祷》、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等等作品,被改编成钢琴曲。

(四)改编歌剧主题曲

对歌剧主题曲的改编可以说是李斯特最具有代表性的钢琴改编曲,也是其钢琴改编曲所占数量最多的一类。经过改编为钢琴曲的这类音樂作品,既保持着原作品的音乐精髓,又丰富了作品的音乐语言和表达方式,更能传达出原作的音乐精神。一般情况下,这类作品是钢琴演奏家在独奏音乐会上的最佳选择。经过改变为钢琴曲的作品有:威尔第歌剧《弄臣》、莫扎特歌剧《唐·璜》《费加罗的婚礼》、贝利尼的《清教徒》等,还有根据古诺歌剧《浮士德》中的圆舞曲所改编的钢琴曲《圆舞曲》、根据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改编的《婚礼进行曲》等等。

二、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演奏技法

李斯特对原音乐作品的改编,更倾向于改编成钢琴曲后音乐的整体表达性,既包含着原作的音乐精神又不失自己的演奏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他的钢琴演奏技法的运用,这些演奏技法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

(一)八度和弦的应用

十九世纪被称为是感情宣泄期,作曲家把音乐作为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一种方式,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由此发展起来。其中,众多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使用大量的音符勾勒出变化多端、绚烂的和声。这些音乐家在作品中抒发情感时,也间接地促进了钢琴演奏技法的改进与发展。李斯特在其钢琴改编曲的演奏中应用八度和弦是其的一大特色。我们常会在李斯特的钢琴作品中看到大幅度的八度快速重复的应用,这会产生的效果是振聋发聩的音响夹杂着永不退缩的英雄气概倾泻进听众的大脑里,进而刺激着受众的每一根神经。重复八度可划分成分解和弦式八度跳跃、双八度、音阶或半音阶快速八度等等。比如以《弄臣》钢琴改编曲为例,大量连续和弦的应用,不仅加大了演奏技巧的难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者演奏者的耐力极限。其演奏技法是:手型要保持最自然、最合适的弧形状态,手臂必须要附有弹性,手指贴键,身体坐直,利用肩、上臂、掌关节、肘关节、下臂等力量把琴键推上去,进而弹奏出连续而又饱满的大和弦。弹奏的声音必须整齐、和谐统一、不能有漏音的出现,进而展现出独特的和声感。

(二)轮指技法的应用

轮指是指在钢琴弹奏中以模仿拨弦乐器发出声音的一种特殊钢琴演奏技法。其特色就是反复演奏同一个音,这样就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内增加音的密度,在相同节拍的基础上使用连续性的多次击键来代替最后的击键,进而保证手指可以均匀地控制在旋律的各个点上。轮指技法最早在作曲家多梅尼克·斯卡拉蒂的古钢琴奏鸣曲中出现,后来经由车尔尼的开发将其发展为钢琴演奏技法训练之一。到了李斯特时代,这种演奏技法又被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挑战性、难度高的钢琴弹奏技巧,并且这种弹奏技法独具音乐美感,可以让钢琴“歌唱”。例如:根据帕格尼尼《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末乐章回旋曲主体改编成的钢琴曲《钟》,李斯特在第三部分的两个变奏主体都应用了轮指技法,特别是第二个主体复调肢体的手指轮流弹奏技法,增加了钢琴弹奏技法的难度。

(三)双手交替敲击式技法的应用

此种演奏技法是李斯特具有个性化的键盘语汇,该技法的特色就是利用左右手交替的方式敲打键盘,就像打击乐器一样,进而产生短促却热烈的音响效果,像西班牙踢踏舞呈现出来的响板节奏一般。李斯特的多数钢琴曲把这一弹奏技法应用的淋漓尽致。例如在《塔兰泰拉》这一作品中采用双手交替敲击钢琴键盘营造出奔放热情、欢快的气氛。演奏家李斯特将左手和右手进行错位摆放,由低音到高音,由强到更强的弹奏力度,把原本单一的音乐形象改编成具有独奏特色的音效,使受众感到强烈的听觉冲击。

结语:

综上所述,李斯特钢琴改编曲在演奏上应用的八度和弦技法、轮指技法还有双手交替敲击式技法都为展开音乐教学钢琴弹奏技巧的训练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而且对其改编曲的分类研究可以加强学生对李斯特钢琴曲的理解与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总而言之,对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演奏及教学研究可以促进我国音乐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洁清.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艺术价值[J].音乐大观,2013(07).

[2]谭翀.李斯特改编曲弄臣的音乐分析[J].北方音乐,2013(05).

[3]阎朕.浅谈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艺术魅力[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1).

[4]刘晶.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演奏风格探析[J].北方音乐,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