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陆华
摘 要: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将教具的演示与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相结合,就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实验研究的兴趣,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些实验并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改进与创新。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小学科学实验提出几点思考,希望对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 改进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087-001
一、自制教具,最大化体现实验现象
研究表明: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常常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作为科学学科的探究更是如此。因此选择和运用好恰当的实验教具,就成为上好科学实验课的关键一环。
比如四年级上册“冷和热”单元“热的传递”一课中,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方式,要求点燃蜡烛,在金属汤匙柄前端、中端和末端分别滴上蜡,等其凝固。后用试管夹夹住金属汤匙,用酒精灯分别在汤匙前端、中端加热,观察不同位置上蜡熔化的情形。在做这个实验时,首先汤匙在实验室不常见,需另外准备,其次因为要分别在汤匙的前端和中端加热,就需要两次重复的在汤匙上滴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将教具进行了创新,把汤匙换成30厘米的铝箔片,用锤子在铝箔片上敲5个凹槽,在每个凹槽中用蜡烛滴上蜡油,用酒精灯分别在不同位置的凹槽下加热,观察蜡熔化的情形,从而得知了热都是由温度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通过这样的教具的创新,学生可以更生动、更直观的获得感性知识,而且这个教具可以随拿随用,凹槽中的蜡也可以重复使用。
二、控制变量,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就是要千方百计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让学生们看到这个变化,进而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实验的时间较长,效果再不明显,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一般来说,课前教师都要对课上要做的实验进行事先演示,从中发现实验材料的缺陷,便于及时做好选择和调整。
例如三年级上册“生命之源——水”单元“生命离不开水”一课中,探究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课本要求挖根系发达的植物放入试管中,并在水面上滴少许油,以防止水分蒸发,每天观察和记录试管中水的高度,其中提到试管可以用小瓶子代替,笔者一开始为防止学生不小心打碎试管,觉得用饮料瓶做实验更安全,于是笔者课前挖了9颗根系发育差不多的吊兰,按照课本要求分别放在3个直径为1.5厘米的试管中,3个直径为3厘米的小雪碧瓶中,3个直径为9厘米的大雪碧瓶中,经过一周后,我发现试管中水面下降的高度很明显,小雪碧瓶其次,大雪碧瓶则不太明显。可见,瓶子直径的大小对实验效果有很大影响,所以在课上学生进行实验时要尽量选择直径较小的瓶子。
同样的例子还有四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空气中有什么”一课中,在做剩下的空气不支持燃烧的实验时,有时火柴并没有立刻熄灭,实验失败。为了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笔者又分别用大小不同的饮料瓶反复做了该实验。笔者发现:用较小的饮料瓶实验时,火柴会顿时熄灭,而用较大的饮料瓶实验时,火柴不能立刻熄灭。
这是为什么呢?经认真分析:这个实验的成败与饮料瓶的大小有关。大饮料瓶的空间大一些,空气多一些,蜡烛燃烧消耗掉大部分氧气,但不可能將瓶内氧气全部耗光。因为当蜡烛把它周围的氧气消耗掉时,其他地方的氧气,特别是离蜡烛比较远的瓶口的氧气还没来得及补充时,蜡烛已经熄灭了。
这些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不能过分依赖于教材,它不能也不应当成为教师教学的“圣经”。因此,我们在用教材施教的同时,对教材中的内容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正确的判断,只有这样,我们的科学课才会更严谨,更科学。
三、借鉴教材,灵活运用
三年级上册“生命之源——水”单元“神奇的水”一课,在做会“喷射”的水的实验时,课本上的方法是用钉子在瓶壁由上到下等距离地扎3个一样大小的孔,用一长布条将3个孔贴上,再往瓶里装水,撕去胶布,观察射出的水流有什么不同。在这一实验中,怎样将扎好孔的瓶子灌满水是一个难题。笔者转换思维,将扎好孔的瓶子拧开瓶盖横放在桌上的水槽里,使瓶子灌满水。实验时,由学生分工合作,将灌满水的瓶子快速从水槽中拿出并竖直瓶子,再观察射出的水流情形,注意喷出的水尽量不要撒到水槽外。在这里,建议这个实验可以在室外做,将喷射出来的水洒入花坛,做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改进与创新提高实验可操作性,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是一种积累,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就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学习新的科技知识,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