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晨
摘 要:本文试图借助“动机和效果”理论来引导学生带着反思和借鉴的心态去透视历史上的“洋务运动”。其中着重探究洋务运动推行的原因、短期影响和长远影响。让学生在探究和思考中加深对历史事件的把握。
关键词:动机; 效果; 洋务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046-002
一、问题描述
最近,《历史教学》2013年第6期田耕老师的文章《运用“动机与效果”增强改革模块教学的有效性——以青苗法为例》1引起了笔者的兴趣。高中历史教师田耕运用“动机与后果”理论解析王安石变法,收到了良好效果。看完后,我突然萌生了将新课标推荐的、田老师使用过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去的想法。于是,我开设了一节校级公开课,以“动机和效果”为视角,引导学生理解中国近代史的“洋务运动”。
二、教学过程
1.教材分析
对于“洋务运动”这课,比较常见的教学流程是:洋务运动的原因-内容-影响。或者按照课本逻辑顺序将“演变过程”和“推行原因”对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条理非常清晰,缺点是很难区分洋务运动推行过程中其内在内容的演变历程、原因和影响的相互渗透关系。因此,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试图借助哲学概念“动机和效果”,以“清朝遭遇困境-解决困境-反思解决困境的方式”为线索,透视清朝开展洋务运动的全过程,通过史料呈现,环环相扣的方式,着重探究洋务运动推行的原因、短期影响和长远影响。
2.教学设计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给予清政府的双重刺激,指出清政府在内外交困压力下的求生之路,求生之路就是19世纪中期清政府政策的基本特征。随后呈现史料:
问题一:清政府陷入困境
材料一: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庚申之变”这个名称本身就说明,中国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体会到有一种不受欢迎,但又无法拒却的变化正在发生。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自五口通商,英法联军入京后,朝廷鉴于外交挫衄,非兴学不足以图强,又震于列强之船坚砲利,急需养成繙译与制造船械及海陆军之人才。 ——《清史稿.志八十二 选举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的内外交困,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给予清政府的双重刺激。困境的根源来源于列强施加于清政府的压力和由此带来的危机感,困境具体表现为,军事上——弱,经济上——穷,人才上——少。从而引出下一个问题,清政府产生了如何摆脱困境,如何困境求生的动机。由此产生了什么效果?
问题二 清政府如何摆脱困境,困境求生
材料一:历史的脚步,告诉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反抗外来侵略的前提下,应该有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有力借鉴。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
材料三:李鸿章尝往英法提督兵船,见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日戒谕将士虚心忍辱,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期有增益。 ——李鸿章《李文忠公集》
設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分析材料一,在当时的环境下,清政府如何摆脱困境,最急迫的手段是什么?对于清政府来说,所谓的“好东西”可能特指哪些东西?然后分析材料二,清政府以自强为动机,引出答案——清政府急需自救,最急迫的补足方面是军事。洋务派的“好东西”指“利器”,也就是西方的军事技术。从而引出洋务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自强”,既大力引进和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发展军事工业。分析材料三,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的思想深处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不受欢迎却又无法拒却的变化即是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裹挟来的西方价值观念及先进的工业文明所做出的反应,是一批现实的士大夫在战争痛苦中的反思和觉醒。
问题三:“好东西”是否只有“利器”
材料: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以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一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中国)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
设计意图:分析进行“自强”后的中国仍然处在“积弱”“患贫”的困境。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对于西方列强的强,强在哪里有什么深入的了解?对于中国的弱,弱在哪里是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此时的洋务运动对西方的“好东西”,有了什么深入的理解。对于实行“自强”后的清政府是否有进一步的学习西方的动机?通过李鸿章的话引出答案,中国大而弱,西方国家小而强,因为其富。引出洋务运动的后期的主要内容“求富”,即大力发展民用工业。
问题四:洋务运动的失败和李鸿章的结局,洋务派对西方的“好东西”还是否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提出问题,到底什么才是救国救民的“好东西”?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 ——李鸿章晚年总结自己的一生
材料二:所谓“洋务”乃由于西方社会注重效率,与中国传统社会习惯大相径庭。每一件兵器的使用,都受到传统文化、思想之约束,而这些都是在每一方面受到影响。如开办各类实业工厂,社会上需要有各类商业组织作配合……但这些在十九世纪的中国都全付阙如……盖因传统文化欠缺现代人事管理思维。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设计意图:分析材料一李鸿章的总结,洋务派“自强”“求富”“自救”的动机最终获得了什么效果?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失败了。洋务派眼中的那些“好东西”从军事技术到民用技术,为什么无法“自强”“求富”“自救”?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呢?分析材料二,得出结论,必须突破“传统文化、思想之约束”。
问题五:洋务运动的价值
材料一: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1860年洋务运动)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创办了第一个轮船公司,铺设了第一条铁路、电线……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所有这些,至少在客观上使封建坚冰出现了裂口,从而为开通资本主义航道装备了必要的条件。
——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设计意图:材料一强调洋务运动是中国突破传统华夷观念,重新认识世界,迈出以“自强”为价值追求的近代化第一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以一种新的视角——屈辱加平等——认识这个世界。材料二,理性看待洋务运动,我们不能因为战争的失败而彻底否认洋务运动的功绩。进一步强调洋务运动近代化第一步的重要意义,洋务运动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起了催产扶幼的作用,促进的方面是主要的。如果没有洋务运动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破土而出是非常困难的
三、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复杂动机和效果
对于中国近代史,很多人马上想到了“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等一系列评价,以致我们对历史结论形成一些根深蒂固的看法,有时候甚至是一些偏见,但是“如果我们抛开既有成见,从总结先人治乱经验的角度,站在理解与同情的立场上反观晚清,我们可能就会得出不一样的认识,或许就能够对我们的民族的历史抱有一种适当的敬畏、敬意与温情。”2
譬如洋务运动,我们除了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之外,更要放宽历史的视野,长远的看待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面对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面对“数千年未有之格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洋务运动的先驱们在封建旧势力百般阻挡、整个社会风气不开的情况下,极富战略眼光的引入敌人的坚船利炮作为“御誨自强之术”,这是需要决心和勇气的!70年代,面对咄咄逼人的边疆危机,面对军事企业对原料物质的迫切需求,随着驻外使节对西方强大认识的不断深化,洋务先驱们又及时将眼光关注到了关注国计民生的民用工业,并建设了一支具有一定威慑力的强大海防力量,并破天荒般地向国外派遣了一批留学生,尽管30多年的洋务运动并没有使清朝有实力傲视群雄,但是我们不能对他们妄加指责,毕竟万事开头难,如果没有开头,何谈历史意义。诚如“大历史观”的倡导者黄仁宇先生所言:“与鸦片战争后之全无反应对照,1860年间的改革在实践方面很严肃地向前跨步。”“即算是失败,它们也是一种庞大革命之前无可避免的步骤。”“他们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一个大洞。”3我们也不能用今天“求富是求强的基础”就妄下结论的认为洋务运动应该先“求富”再实现国家强大,我们需要做的是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而不是一味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求全责备,这也不是21世纪合格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历史情怀。
2.反思不足和教学展望
这一课里面,以史料环环相扣推动教学,学生在探究历史问题时感觉很吃力。此外,本课涉及到“近代化”等一些新史观,如何在初中低年级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新史观?笔者以为,初中教师在引领思想性的同时,尤其应该注重趣味性,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发现历史就在他们身边,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用现实的眼光反思历史。不过在注重基础性和普及性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慢慢感受历史的厚重与复杂,学会用更加理性、全面、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历史,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