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能力的培养

2015-05-30 07:25潘明恒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0期
关键词:自主能力小学数学发展

潘明恒

【摘要】 数学被古希腊哲人看作是宇宙的法则,是人类掌握世界的金钥匙. 可见,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在几乎所有科学门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于数学的教学,仅仅让学生被动地了解一些知识,机械地套用一些公式,是绝对不够的,必须使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状态,走向自主学习的道路.

【关键词】 小学数学;自主能力;发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道出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 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呢?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拓展学生的求知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新旧知识点的连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设置一定的悬念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导他们自主参与教学. 在教学“圆”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我为学生创设了一定的生活情境:你们所熟悉的车轮的外形是什么形状的?车轴应安装在什么位置?为什么要这样安装?通过设置这些问题让学生随意猜测,然后为他们设置悬念:对于设计师而言,他们都会将车轮设计成圆形的,并且会将车轴设计在车轮的轴心,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样既能很自然地引入新课题,又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还为学生设置了一个小问题:谁要是能用一笔画出一个规范的圆,就奖励给谁一个小笔记本. 为此,学生们纷纷出谋划策,有的说用小绳绑住一个小石块在空中旋转一周;有的说用细线系住铅笔,将铅笔另一端固定,用铅笔围绕一周划线. 不同的观点使学生们产生了意识上的冲突,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也有效地拓展了他们的求知空间. 当我宣布他们都能获得奖励的时候,更增强了他们自主探索的信心.

二、给学生提供猜想和思考的机会

1. 大胆猜想

让每名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 例如,学习《圆锥体积计算》时,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作量沙实验来进行推测,在进行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善于思考的学生会主动提出问题:在圆柱体与圆锥体不等底不等高的其他情况下,圆锥体也是圆柱体的三分之一吗?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圆锥体积进行转化,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一公式. 这样通过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大胆猜想教师再作适当引导,使得学生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理解得更深刻.

再如学习“圆面积计算”时,可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己提出问题思考:圆可转化成什么图形来计算面积?转化前后图形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发现了圆的面积公式. 整个教学过程,教会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本领:可以应用知识间的转化和联系;动手操作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认真观察、比较,有序地思考问题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等.

2. 充分思考

每名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 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他们留出一份自由思考的空间. 例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成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4份. 学生的兴致很高,很快得出4种折法. 这时教师不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而是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折法,造成了悬念,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去进一步思考、尝试,终于又得出了3种折法. 勤于思考使学生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多打问号,学习更深入

疑问往往是科学发展的起点,在认知过程中,疑问往往起到将思维引向深入、深刻的作用. 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可以看作是一个人认知能力水平的标志. 在数学教学中,应尽可能设置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发问,鼓励学生发问,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 培养学生对书本知识不盲从、不敷衍的精神,以疑问为契机,将学习推向深入. 这样的学习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三角形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质疑发问:直接给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一结果,然后让学生以手中的工具测量某个三角形,对定理进行验证. 学生们的验证结果当然不会与定理矛盾,但是这样的个例验证显然难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他们自然会发问:三角形的形状各不相同,内角和定理能概括所有的三角形吗?此时,教师已经实现了诱导学生发问的目的,教师要趁热打铁,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带领学生从理论上探讨定理的科学性.

四、放手让学生去做

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共有的特点,不管什么事他们都愿意自己去试试.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 如在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中,在制作七巧板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7种图形的大小、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 在进行拼图练习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图要领后,照着书中图形拼图,继而让学生大胆创新,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 在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意识. 又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以后,可以设问:取一根16厘米的细绳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学生根据已学得的知识讨论得出:16厘米就是所要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周长 ÷ 2就是长方形的一个长与一个宽之和. 然后借助钉子板,实际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并结合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让自主学习走入课堂,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全过程,掌握科学探究、思考的方法,从而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数学体验,最终胜利到达成功的彼岸,为其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自主能力小学数学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析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工作
刍议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能力的提升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游的寓教于乐的作用
教师知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材自主能力调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