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5-05-30 06:51赵丽莹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20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意义

赵丽莹

[摘 要]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也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加大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促进了各地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但在发展中仍存在不足之处,既无法满足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又影响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阻碍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农村 公共文化 体系建设 意义

[中图分类号] G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026-01

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以政府组织、引导、投入为主,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辅,以非营利性为目的,提高农村社会文明、提高农民素质,为农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广大农村人口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是保障农村人口充分享受社会进步发展的权力。建立并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维护社会和谐、健康、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实现中国梦、强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 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脱离资金的支持将无法发展。近年来,国家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但仍無法满足农村文化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一些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乡镇财政底子薄、收入少,难以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使本来就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农村文化事业更加显现出明显的滞后现状。导致农民生产生活之余无所事事,滋生了一些不良现象,如黄、赌、毒及封建迷信活动,不仅严重危害着参与者的身心健康,更极大地威胁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阻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2.2 基础设施的滞后。发展资金的不足,造成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缺乏与滞后,而且对于现有的一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也因时间久远、缺少管护与维修,难以为农民群众提供有效的文化服务。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地农村文化事业也得到了发展,但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足、设备老化、设施陈旧等现象。有的地区仍然停留在最初的活动室、文化站,不仅没有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有线联网、数字卫星接收等现代网络技术仍未完全普及,缺少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的场所,图书室缺少书籍来源,存在着“有室无书”现象,有的地区放映室形同虚设,缺少有组织有意义的文体活动,不仅无法满足农民群众对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更严重阻碍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

2.3 人员素质偏低,队伍不稳定。因多种因素造成了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年龄偏大、观念保守、文化水平较低,对农村公共文化工作重视不够。同时,有的乡镇因缺少编制,多由外招人员来负责文化站工作,但因工资待遇不高,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导致其流动性很大,存在着工作不尽心、不努力,应付了事等现象,使农村公共文化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另外,多数学历较高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点的文化由于缺乏认识及重视,面临着后继无人,失传、消失的危险。

3 应对措施

3.1 要加大投入力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还需要各级相关部门的支持,更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吸纳社会各界资金,鼓励各界有识之士投入到该体系的建设中,为农村社会的发展出力献策。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人们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使人们真正意识到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要有文化作支撑,必须要有文明作基础。提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提高农民群众参加各类文化活动的认识与积极性,降低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成本,使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融入到农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中,融入到农村社会的发展中,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健康、良好的发展。

3.2 要加强农村社会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一步加强各村镇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现有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充分挖掘具有地域特点、地方特色、独特民族气息的文化活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特点,因地制宜,改建和扩展各文化站的功能,形成融宣传教育、科学普及、文化娱乐、信息服务、体育活动等综合性的文化活动综合服务中心。定期举办一些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远离黄、赌、毒、封建迷信等不文明的行为,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良好的发展。

3.3 要不断提高人员素质。要合理扭转农村地区缺少专职、专业的文化工作人员,切实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吸引具有高素质的专职人才。农村地区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多是退休的文艺工作者,多数不具备公共文化活动组织能力、策划能力、管理能力,导致一些地方无法有效开展、举办公共文化活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阻碍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调整并安排好基层人员结构,提高工资待遇,吸引有文化、有素质、甘愿服务于农村社会发展的年轻人,充分调动农村公共文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定期定时、有计划的组织村镇公共文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逐步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成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持续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满足农民生活、新农村发展的需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缩小城乡间的差距,使城乡居民共享社会进步发展的成果,促进全社会共同繁荣、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景源、陈威等:《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53页。

[2]付春:《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其基本思路》,《农村经济》,2010年第4期,第106页。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农村大众传播效果管窥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建设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若干思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