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15-05-30 20:19陈飞鹉
俪人·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陈飞鹉

【摘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起到引导作用,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教育提出了“主体性教学”的概念,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小学数学知识逻辑性较强,单纯的灌输式教学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简要阐述了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并研究了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主体性教学模式 应用策略

前言:小学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主体性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对于培养并发挥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本文简要研究了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主体性教学模式概述

主体性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理念性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带动学生,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主体性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形成一种主体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1]。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实现全面发展,主体性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在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双重主体性和互动性:在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应当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是根本,而学生的学习却离不开教师的引导;②尊重差异,实现自主: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能力、性格等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在主体性教学模式中应当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做好因材施教;③在整个教学中贯穿主体性活动:主体性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对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也决定了主体性教学活动应当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

二、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与学生的区别仅仅在于知识的多少、先知与后知,而在具体的人格上并没有区别,教学的目的是教书育人,培养学生成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为整个课堂的主宰和权威,这不符合教学的内涵。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应当追求教师与学生的“共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充分将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积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教师才能够顺利的进行教学。

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小学数学知识理论性较强、逻辑性较强,小学生思维活跃跳脱,同时其内心也是脆弱的,如果教师不能够建立平等的关系,不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小学生很可能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2]。例如,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答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激发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是对数学知识平铺直叙,并没有引导和启发,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了一些基本的数学理论,而不明白真正的数学原理,就更谈不上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了。在主体性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激发,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以平面圆的教学为例,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其对于二维的图形和三维的物体往往会发生混淆,这就使得小学生经常把球体、元宵、乒乓球等三位物体与圆混为一谈,没有真正对平面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就给教师在之后圆半径、圆周长、圆面积等知识点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在主体性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个乒乓球,如果课堂上学生将三维的球体误认为平面的圆,教师则将乒乓球拿出来,并将其一分两半,这就直观的展现了球体与圆的区别,从而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认识到圆是平面图形而球体是三维的立体物体,使之后关于圆的各种知识点教学变得容易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平面圆的理解。

再例如,在梯形面积教学中,可以通过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来启发学生拼接式的学习思维,引导学生将梯形分解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以此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注重讨论

小学生思想跳脱思维活跃,其对任何未知事物都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疑的方式来提出数学问题,之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勇敢的提出质疑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到能被数字3整除的数有哪些这一知识规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问题,有哪些数字可以被3整除,这些数字有什么规律呢?学生通常会提出、6、9、18等数字,这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随意写一些例如342、504、891等较大的数字,并让学生验证,学生验证过后就会产生好奇心理,并自行探索规律。通过对学生好奇心的利用,引发学生自主讨论探究,并得出结论,这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自主总结

总结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思,学生通过总结能够找到不明白之处,想通一些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想明白的问题。在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总结的习惯[3]。

例如,在每堂数学课还剩5分钟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哪位同学可以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学到了什么东西?有哪些问题还不明白?通过这样的总结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了学生自主总结的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学会总结等四个方面来研究了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永春.读懂教材,探索有效的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J].小学数学教育,2013,11:3-6.

[2]车向前.小学生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设计的对策探讨[J].中小学电教(下),2011,05:95.

[3]郭秀丽.小学数学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70.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