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理念培养大学生多元化的3T实践技能

2015-05-30 18:06马玉心崔大练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实践技能创新理念植物学

马玉心 崔大练

摘要 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以植物学教学改革为例,用创新理念在理论、实验、野外实习等教學环节增设团队设计性项目,探索基于项目驱动下的多元化培养模式。深化植物学探究式的考核模式,增加多元化实践能力。教学改革实施结果表明,从大学新生着手培养学生3T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后续专业课学习、科学研究、毕业设计等夯实了基础,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创新理念;实践技能;教学改革;植物学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27-347-02

College Students Diversified Practical Skills Training Using Innovative Ideas —The Example of Botany Teaching Reform

MA Yu-xin, CUI Da-lian*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Zhejiang 316022)

Abstract With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the practical skills of college students, regard the botany teaching reform as a pilot, add team-design project to the theory, experiments and field internships teaching with innovative ideas, explore the diversified training mode driving by the project of college. Deepen the assessment model of botany inquiry and increase the score of diversified practical skills. Since the teaching reform carry out, it allow freshmen to increase their 3T(Technology, Teaming &Transference) ability and practical skills. Building the base of tamp in specialized lear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graduate design. It makes considerable effects in the whole college.

Key words Innovative ideas; Practical skills; Teaching reform; Botany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重强调了高校的教学改革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1]。注重学生各种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多元化的培养模式,高校部分专业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2-4]。

浙江海洋学院生物实验教学中心依托海洋科技人才多元化创新教育平台,构建了生物技能实践实训平台。平台的宗旨从大一开始着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将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迁移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具备3T(Technology,Teaming, Transference,即掌握技术,团队合作与知识迁移)能力以适应创新型社会的创新人才需要。在校大学生3T能力层次不同,学生求职、就业实践时遇到专业技术不扎实、知识迁移能力差、缺乏团队意识等困扰。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3T能力,将3T人才培养模式运用于构建生物技能实践实训平台中,尤其是以项目为驱动力的3T培养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5]。植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也是学生入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由各自独立的理论讲授、实验操作、野外认识实习三大部分组成。植物学教研组从大一新生的基础课植物学为切入点,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创新理念,为培养大学生多元化的3T实践技能训练,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尝试,探索基于项目驱动下的3T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架起理论与实践桥梁,增设小项目,以培养学生的3T能力

由于专业调整,学院的植物学理论教学由原来的60学时减少至32学时,实验课由原来的48学时减少至32学时。 野外实习仍为7天 (60学时)。以往的做法是大减大删,压缩课时,其余部分让学生自学。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衔接不好,这样实施后的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①没有压力、无兴趣的学生很难主动完成;②大一学生对校园、学生之间不完全熟悉,缺少沟通;③对于大学的授课方式还不太适应,一堂课的信息量太大,没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

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培养具有3T能力的大学生,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首先在绪论课上,重点展示学院的老师、学生利用所学植物学知识所取得的成果,激发兴趣,增强信心。其次,为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直观教学,图片、录像、3D动画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从第二堂开始就将学生分成学习互动团队,要求按男女比例分组,保证团队的协作能力,增强沟通。比如茎、叶的变态,外形、花的组成与基本结构,花各部分结构的多样性,花序、果实的类型及果实种子植物的传播等方式等理论课程,改成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将这几部分的理论内容分成若干小项目,让学生以团队方式自主学习。

由教师提供部分文献资料、网站、交流群等,规定时间段,让学生团队利用课余时间,利用小团队的数码设备,到校园、海岸、公园、菜市场等地进行采集和拍摄,通过图书馆、资料室、网络等进行文献检查,对于活动中不能确定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可得出正确的结论。将本组成果以标本、PPT图片、团队工作微电影等方式进行展示和评价。很多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发到平台讨论区、空间、微博上,增加了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兴趣,逐步形成科学研究氛围;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是营造良好的学风、院风的基础;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择业、创业夯实学科基础。

2 建立与实施课内实验项目驱动下的3T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并开出一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此,在保留最基本的最有代表性的基础验证实验的基础上,增设团队设计性实验项目。

2.1 调整基础验证实验内容, 以独立实验项目为主,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

传统植物学基础验证性实验项目多数是在显微镜和解剖镜下,由教师指定观察内容,统一规定实验报告中作业绘制的图片及科属特征,学生按照要求去完成实验报告。为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充分利用显微互动教室,增加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多媒体互动实验室中的互动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可将教师和学生的操作,利用网络实时互动传送。学生可以及时通过举手提问、共享教师端程序、文字交流等方式实现互动教学,提高了教师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将理论上难理解的根、茎、叶、花解剖结构等实验分成多个子项目,教师将重点、难点的解剖结构在屏幕上很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提供系列永久制片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把上述的知识点再重现,很好地完成知识再现。学生通过学生端的电脑将已掌握结构图像标记上各部分名称,上傳至教师端电脑。指导教师及时将出现问题的电子作业传送给学生,学生修改后再上传,强化了知识点。最后要求学生独立画下最感兴趣的结构,完成知识积累。

2.2 开放实验室,增设团队设计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3T能力

团队设计性实验项目主要是教师将实验项目大范围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自行组队,结合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以申请小项目的形式,由团队成员讨论后,明确分工,上交可行性报告。通过后,由团队协作准备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团队设计性实验项目使团队成员之间可取长补短,团结协协作,共同完成实验项目。

教师提供实验项目名称,比如检索表的使用,规定学生完成校园观赏植物检索表的编制,海岸植物检索表及海岛公园植物检索的编制,要求学生团队自行采集20~30种植物后,与教师预约时间,利用实验室资料、设备自行编制检索表。又如根的观察,老师提供几种种子,学生自选种子,要求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各选一种,进行发芽实验,每天观察记录。学生不仅掌握了的单、双子叶植物的根特征,还掌握了单、双子叶的种子结构特征、种子萌发时胚根的生长特征、根毛的形成过程及幼苗形成的全过程。最后形成完整的报告,以PPT形式汇报,效果非常好。

3 基于课外项目驱动下的3T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植物学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点、信息量,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各种植物的生命现象。在植物学教学中, 理论需要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到自然中去,观察探索植物界奥秘。基于课外项目驱动下的3T培养模式的建立,学生既可通过参与教师子课题项目,也可参与学生自主立题的科技项目。学生团队自选题目,积极性更高,能充分检验3T能力,实现知识迁移;鼓励探索科学难题,激发学生学习和实验兴趣;强化大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实验室,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实验条件,探究不同植物叶表皮形态、海岛特有植物分布、海岛植物耐盐性的结构特征等小项目。这样既拓宽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3T能力。基于课外项目驱动下的3T培养模式的实施后,参与活动学生每年多达50多人,已撰写了多篇质量较高的研究论文。

4 强化野外实习, 突出特色,以海岛特有景观植物为导向,检验学生3T创新技能

植物学野外实习是植物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激发和培养3T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方式的植物学野外实习多以固定地点、时间、路线,由老师带队,对沿路所见植物进行讲解,以学生记录为主的单纯认识活动。一个老师很难照顾到多位学生,部分学生甚至把实习当做了以旅行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学校地处海岛,特色非常明显。植物学野外实习主要以海岛森林植物实习、海岸常见植物实习、海岸潮间带植物实习为主。实习组织中以学生自愿组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团队选题,做一个海岛植物特色的小课题, 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通过查找文献、网络平台,自行解决野外发现的问题,撰写实习论文。采用集中—分散—集中方式完成实习,即先由老师针对实习地植物,以实地与PPT相结合的形式集中讲解,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散进行实习,再组织专题,集中以PPT形式进行汇报,由学生和指导老师共同评分,评出优秀。该方法实施3年来,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后续的动物学野外实习奠定了基础。很多学生以本次实习完成的实习论文为基础,成功申请科研项目,参加大学生科技项目、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

5 深化探究式考核模式,增加多元化实践能力

探究式考核主要强调学生在考核中的主动参与,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变被动为主动,使考核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6]。近3年来,在此基础上将增加的3T培养模式中团队设计性实验项目自选项目的成果纳入考核中,个人成绩加团队成绩为最终总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3T实践能力,减少了死记硬背学生的比例,促进了多元化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发展。

在以创新理念培养学生多元化实践技能训练中,要求教师积极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植物学教学工作的发展,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近3年来,以植物学教学改革为例,学院受益学生达到240多人,受生物技能实验实训平台中训练的学生,3T能力均有很大的提升,为后续的教育教学夯实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4.

[2] 林日亿,张伟,王新伟,等.高水平特色大学本科生的多元化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3):104-108.

[3] 于莲,苏瑾,孙维彤,等.药学专业学生多元化综合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的构建[J].药学教育,2013(5):61-63.

[4] 屈波,刘拓.高水平特色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多元化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56-57.

[5] 崔大练,马玉心. 基于3T 培养模式的食用菌栽培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9):2823-2824.

[6] 马玉心,纪春艳,崔大练.植物学教学中的探究式考试模式[J].生物学教学,2002,27(10):28-29.

猜你喜欢
实践技能创新理念植物学
再论《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植物学
数据库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企业信访工作的新思维与新理念
创新理念快乐教学
基于大类招生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行动导向教学如何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当前中职养殖专业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有效教学浸润体育课堂探究
基于创新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提升职业技能大赛参赛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