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昌斌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逐渐深入,旧的评价体系逐渐显示出其单一性的缺陷:一是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二是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三是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评价和传统的纸笔测验。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新课程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求我们要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那么,什么是历史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如何开展新课程历史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呢?
多元化智能理论认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生活经历,等等;有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新课程的理念在于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尊重这种差异,并通过整个课程的实施促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历史学科保罗万象,几乎能够融合所有其他学科,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新课程理念及历史学科的特色,历史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需要建立学习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的平台等。
一、展示鲜活的历史,建立学习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古人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今天的历史教学更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满足于追求象牙塔里的学问。因此教师应与时代潮流相结合,在正常的历史课堂教学、教材教学之外另辟蹊径,精心选择材料,拓展延伸,来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新教材“选修一”中的“日本明治维新”一课时,可根据时事热点设计如下情景:
有人说“历史是随意被装扮的小姑娘”。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的教科书事件和钓鱼岛问题。以至于“无赖的老年日本人根本就不承认侵略过中国!无知的年轻日本人根本就不知道侵略过中国!无耻的军国主义者说当慰安妇在当时是一种荣耀……我们在自我安慰地寄希望于日本人的良知,而他们却认为我们这些可怜的第三世界在编造故事以敲诈他们的钱财……”
要求:学生以国家外交人员的身份,写一份给日本文部省的公开信。
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寻找证据教科书的内容是真是假,使学生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以及自己肩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历史重任。当然更重要的是允许不同的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想象力,从而锻炼学生学习使用外交辞令和寻根究源的能力。教师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评价,活动结束后还应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出总结性的评价。
二、开展各种重现历史的活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历史是生动的,它可以带给人们惊喜,也可以带给人们痛苦。只有以人文本、重现历史场景的教学才能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激发他们强烈的情感,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例如:在新课标教材“必修二”经济模块“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题目:假设你身为某报社的主编,请编写一篇反映“苏美改革克服经济危机”的报道。
题目虽然简单,但学生可想可做的东西可不少。首先,学生要熟读历史,进而要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绘制漫画与插图、编写社论或游记;其次,学生要学习时事新闻的报道方式、报纸的编辑方法,掌握一些版面设计和广告策划方面的知识,写作能力、动手能力均可得到锻炼。再次,在活动中,学生可尝试着进行探究、合作、交流,会体验失败的沮丧与成功的喜悦看,并最终形成对国家、对世界的责任感。
对于这样的活动,教师可从活动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作品中凡是具备了这些特色的,都可给予优秀的评价。也可让学生从科学性、实用性、创作水平、创新意识等几方面进行互评。使学生不仅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更能看到他人的优点与长处,学会赏识他人,与他人合作。这样就由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多种评价主体,形成了教师、学生、被评价者共同参与的主体多元化的评价。
三、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的平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改以来,很多学校开设了研究性学习,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通过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中设有大量的综合探究课,其中有些是关于开放性的史学观点的探讨,有些是应对时局的献计献策,有些是通过历史材料呈现历史得变迁。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课本提供的内容外,还有历史创作、演讲、演唱革命歌曲以及绘制历史漫画,等等。
例如,在组织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经济模块中有关“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的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搜集建国以来各种票证的比较,分析票证推行的原因及影响,从中看出我国经济体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变迁,明确“数字化生存”是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体现,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并及时予以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强化激励,而不在于甄别优良。因此,这类活动主要以学生的参与热情和重视的程度来作为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应关注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充分认识到:评价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魂”,它在新课程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作用。按照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评价我应围绕着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形成性功能,在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应做一些改变,以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较好地体现了历史教学评价“以人为本、强化激励、多元参与、促进发展”的功能。总之,评价就如同教育过程中的一个个驿站,尽管也可以给前行的孩子们以“回顾”和“展望”的机会,但检查发现问题终究是主要的职能所在,它必须给学生带去客观的衡量、友善的告诫,始终尽职地做陪伴全程的良友和诤友,这才是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历史学习》2006年11月,第1页
[3]《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10月,第36页
[4]《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袁兆桐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