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晶 张春鑫
【摘要】通过比较各类教学方法的差异性,综合生物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影视教学法在众多教学媒体中起着领头军的作用,该教学方法能够将生物学中的核心概念具体化。无论是作为课程的导入,还是作为影片分析,对于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物学 影视教学法 应用策略
一、影视教学法的涵义与功能
1.1 影视教学法的涵义
影视教学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视听型教学媒体。研究证明,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80%左右的信息是靠视感官获取的[1]。影视教学法属于教学基本技能中演示技能的分类,又叫声像法,是指在教师放映各种有声有色,能动能静,变化多样,新奇生动,以及科学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的教学影片[2]。
1.2 影视教学法的功能
影视教学法可以让“一言堂”现象变得更加欢快活泼、直观生动,课堂中不再仅仅是抽象的名词术语,而是一些直观印象搭建起的动态课堂,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加强对生物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影视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2.1 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动机则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的情感需要 [3]。在教学环节中使用教学影片,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2.2 激发学生情感变化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情感变化比初中阶段更为敏感,他们更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恰当使用影片,可以激发学生情感变化,从而达到共鸣的境界,呼应教学内容。
2.3 增强学生记忆效果
恰当的教学影片,可以帮助学生从直观感觉获取新鲜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如使用带有目的性的教学影片,便会自然的将教学目标融入情境,达到教学目的。
2.4 鼓励学生探究影视
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具有争议性的影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高中阶段的学生偶像崇拜现象尤为突出,在课堂中,一部好的教学影片可以为高中生树立榜样,对其生活和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影视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 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影片
教师在选用教学影片时,要注重考虑教学内容的需求,要注意使教学影片服务于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对选择的影片十分了解,内容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杜绝选用暴力等负面影视片段。另外,教师需要合理把控影片的时常,尽量控制在5分钟左右为最佳观影时间。下面以实践教学中人教版生物必修2《DNA分子的结构》的选段为例:
“这时候水幕形成了DNA螺旋的结构,代表了生命的画面,它告诉我们,不管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未来都锁定在这一简单却又深远的双螺旋结构中,它创造了我们,又使我们互不相同。”影片的播放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生命结构的了解,将DNA双螺旋结构的抽象性具体化,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3.2 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生物教材增设了很多过去没有的教学内容,如:问题探讨、本节聚焦、技能训练、知识链接等板块。教师可以利用上述教学环节,增加教学影片丰富教学内容。下面以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食物链为例:
“你所看到的一切都微妙地共生共存,身为国王,你必须了解那种平衡,而且尊重每一种生物,从爬行的蝼蚁到跳跃的羚羊。”
“但是,爸,我们不是吃羚羊吗?”
“没错,辛巴,你听我解释。当我们死后,身体会化为青草,而羚羊吃青草,因此,我们紧紧相扣,生生不息。”
相较于教师的讲解,这部分影片更加明了、清晰。学生对生态系统有了直观的了解后,教师可以借鉴历年高考题继续讲解关于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如,2010年江苏省高考题,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作出合理解释。这样的教学活动,会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更容易理解,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对生态环境的情感意识。
3.3 讨论影视作品,提炼教学内容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在感悟教学影片、观看场景、画面时,都会带着自己的思考。[5]教师可以趁机围绕教学主题,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生物学相关知识。
人教版生物教材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为学生呈现了很多生物科技成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且本部分内容在高考分值中占据一定比例。教师可以根据授课计划,选用一节课,以影片为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更加深入的理解生物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辩证的看待事物的发展。可以使用影片《生化危机》作为教学活动的辅助影片。
四、影视教学法在生物课堂中需注意的事项
教师在生物课堂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教学细节:第一,影片的选择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第二,影视教学法的选择应适度,不能够堂堂借助影片,节节课根据影片做点评;第三,教师在课堂中需具备掌控能力,即把握好播放的时间、学生讨论的时间以及点评的时间。总之,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时、适度的使用多媒体,并注重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亚军.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方法和途径[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64.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5.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0.
[4]刘宏武.主动参与教学模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124
[5]朱京曦,多媒体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