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端
学习,尤其是数学方面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动口交流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小结等策略来调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一种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好的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路标”,能诱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层层进逼,突出和强化教学目标,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从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我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有一天,猪八戒捡到了三个大小一样的西瓜,他知道小猪们喜欢吃西瓜,于是就叫了三只小猪过来。他先把第一个西瓜平均分成四块,分给第一只小猪一块。第二只小猪看到了以后说:“一块太少了,我要两块!我要两块!”猪八戒就把第二块西瓜平均分成了八块,分给第二只小猪两块。第三只小猪更贪心,他大声地说:“我要吃三块!”于是,猪八戒又把第三个西瓜平均分成了12块,分给他三块。
然后,我再提问:“同学们,你知道哪只小猪分到的西瓜最多吗?”
我用这样一个简单有趣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踊跃回答我设计的问题,在愉快的精神环境中,享受着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二、提供动口动手的机会,培养交流合作的能力
数学学习是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的思维活动。而人的思维活动是只有通过语言和操作才能表达,才能为外界所感知。数学学习活动的特点要求课堂要给学生提供动口交流的机会。动口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动手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避免高分低能。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节课时,由于同学们都知道生活中的年、月、日。所以在上课时,可以让每个学生把家里最近四年的小台历带来学校,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观察自己手中不同年份的年历卡,然后在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通过交流,同学们发现了一年有12个月,月又分为31天的大月和30天的小月,以及二月只有28天或29天。在教学“圆柱的认识”这节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学习,让同学们一起猜想、争论、操作验证、互相补充,通过学生自己操作和探索,让同学们自己发现圆柱体的特征。
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什么都不做,光坐着听讲,那是一件很乏味和很痛苦的事情,如果在课堂上,能够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那么学习就变得很有趣了!
三、设计多层次的练习,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练习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练习的设计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对练习不同的要求,从而在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不同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练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能够调动不同层次学习学习积极性的练习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应分层次给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设计不同的习题,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出示了这样四个题目:
(1)车站堆放36吨货物,运走了10.8 吨,运走了多少吨?
(2)车站里堆放36吨货物,运走了10.8吨,还剩多少吨?
(3)车站里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10.8吨,还剩25.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4)车站里堆放一批货物,分两次运完。第一次运走了10.8 吨,第二次运走了25.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在练习时,让学习程度中下等的学生做第1、2题,中上水平的同学在做完1、2题后,再开动脑筋做第3、4题。这样,不仅使多数学生能“吃得了”,而且是少数学生能“吃的饱”。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但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的练习中,教师也适宜采用这样的方法。有能力、学习好的留一些难题,中、下等的学生留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四、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培养及时梳理知识的积极性
在课堂结束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及时的归纳小结能够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发展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的目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轻记忆的负担。它对于培养学生及时梳理知识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数学学习内容的特点来进行。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要多给一些具体形象的语言进行引导,少一些抽象的语言进行小结。虽然他们对一些概念还不是很理解,但要慢慢地培养他们梳理知识的习惯,让他们知道在一节课当中学了什么,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对哪些问题还存在疑惑,回家后可以跟家长进行交流。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也要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因此教师不能唱“独脚戏”,而要立足于引导、点拨、启迪,让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归纳小结。这样,才能调动高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促进他们在学习完其他知识后也能自主地梳理知识。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①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推导出来的?②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对知识的发生过程作一简要回顾,强化感知内容,梳理重要结论,体验到梳理知识的必要性,养成及时梳理知识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