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现状与归因

2015-05-30 19:30邵连杰
科技资讯 2015年28期
关键词:健康体质运动

邵连杰

摘要:体质具有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基本特征。大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部分身体机能、形态和结构指标出现下滑现象。遗传因素仅能部分解释这一现象,体育教育和运动与健康意识上的缺失可能是重要归因。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运动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1.体质概述

我国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关于体质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将阴阳和身体形态、体格相结合,长期阴阳失衡与身体疾有关,只有保持阴阳相对平衡才是正常的体质。《黄帝内经·灵枢经》中进一步将五行、五色、五味与人体形态相结合,提出了25种人的形态[1]。现在医学界对体质研究主要存在两种形式,其一是建立在传统中国医学上的中医体质,其二是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视阈下的体质与文化的结合。对机体生物学模式下形态和机能状态的研究是医学界主要关注点。体育界与医学界在体质研究界定上存在一些差别。20世纪80年代,体质的定义为: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等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2]。两者区别在于体育界对体质的界定不仅拘泥于生物学、生理学和形态学生上的变化,在强调身体素质的同时,还把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作为体质的重要内容,是生理和心理的有机结合。似乎过往研究仅注重机体生理上的变化,而忽视心理和社会因素。体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的研究视角下呈现出动态变化。究其实质,无论研究者从何种角度定义体质,其取决于研究目的性,是根据研究需要所做的界定。

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研究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1979年,“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研究” 揭开了中国体质研究的序幕[2]。从1985年开始学生体质问题逐渐成为热点研究领域。以5年为周期全国范围内学生体质调研从过程走向制度化。从我国的现实情况考虑,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和医疗水平飞速发展。这些令世界瞩目的社会发展态势理应与国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同步。然则,每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测试报告,却不尽人意。国家发展同时,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却有背道而驰的态势。究竟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一状况发人深思。

2.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1999年国家开启了高校扩招的大门,时至今日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由100多万增至近800万。高校扩招对于提升全民整体素质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问题也相应而生。学生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成为亟待解决而又悬而未决的问题。除了教学质量的下滑问题,这一庞大群体的体质问题也吸引了学者的注意。以“大学生”和“体质”为主题词检索可以发现,1978 -1980年每年仅有1篇期刊文章,1981 -2003年从个位数增至99篇,2004至2014年从148篇上升至592篇,特别是2012 -2015(不完全数据)年均在500篇以上。这些检索仅限于对期刊论文,不包括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范围。由此可见,大学生体质问题是近几年热点问题。

城乡二元体制存在映射出了教育资源失衡。基础教育阶段,农村学生不可能享有同城市学生同等的资源。一些著名高等学府农村生源的比重逐渐降低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现状。但是享有优势资源的城市学生并未表现出比农村学生更好的体质。对1985-2008年6次全国学生体质趋势研究发现,身高、身体体质指数城市大学生高于农村;城乡大学生在肺活量、50m跑及耐力跑呈现下降趋势,农村学生好于城市学生[3]。该研究还认为,肥胖和超重可能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质的因素。[4]研究发现,1995-2010年的15年时间,大学生超重情况呈上升趋势,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女大学生超重趋势明显快于男生。城市与农村生活水平、经济水平和生活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是早期城乡学生体重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差距逐渐缩小,机械化和智能化的普及极大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城乡学生体重和超重超重差异逐步缩小。众所周知,超重和肥胖除与遗传因素有关,还有身体能量摄取和消耗之间的失衡有关。城乡学生体重的变化从侧面折射出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及运动的缺乏。

体质具有先天的遗传性和后天的获得性。体质遗传因素难以改变,但是后天的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却能够决定身体形态、结构和机能上的增益。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南北、东西之间的地域差异引起风俗和生活习惯各异。民族之间的体质差异和波动性可能会更典型。[5]研究发现白族和汉族大学生体重虽均属于正常范围,但是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提示,汉族学生体重接近标准体重上限,需要加强身体锻炼。[6]蒙汉大学生体质对比研究发现, 汉族学生肥胖率增加高于蒙古族,可能与蒙古族学生入学后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关。[7]对哈萨克族和黎族大学生体质研究发现,黎族大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三项身体形态机能指标显著低于哈萨克族大学生,两民族男大学生立定跳远无差异,黎族女大学生高于哈萨克族,而其它指标哈萨克族高于黎族。研究结果提示,大学生体质在南北方不同少数民族间存在差异,身体素质指标可能与身体形态和结果有关。

综上所述,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共同指向当今大学生体质呈现下滑的趋势,这可能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是引起学生体重的主要原因,而又间接引起体质水平的降低。从另一个视角凸显大学生运动不足。虽然部分研究显示少数民族与汉族或少数民族之间体质存在差异,可能与地域和生活习惯因素有关。但是关于少数民族体质研究不多,缺乏针对性评价标准。

3.大学生体质下滑归因

3.1教育上的缺失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从词源上说,西方“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使得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中间存在屏障。然而,城市教育优质资源仅带来智力上提升,而忽视体质的重要性。体育教育是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在享有优势体育资源并未带来学生身体上的提升,而农村体育教育的现状可想而知。虽然,城乡大学生在体质上存在差别,但是还应该看到,这种差别在逐渐缩小,且呈现恶化趋势。教育不仅是心灵与人性的解放,还应是一种身体上的文化。没有个体身体上的健康,也无从谈起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教育上缺失归为体质下滑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学校体育上的缺失。此外,还应看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学生成长过程中体育价值和观念的潜在影响。

3.2意识上的缺失

从大学生体质现状可以管窥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体育观与健康观的缺乏。仅从体质指标身体素质而言,获得并非朝夕,丢失却非常容易。健康意识和运动促进健康意识的缺乏,难以形成将体育融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身份是通过竞争或激烈竞争获得,而这种功利性促使了运动在生活中的缺失。

参考文献

[1] 张登本,孙理军.黄帝内经·灵枢经[M], 背景:新世界出版社, 2010: 319-322.

[2] 江崇民,张一民.中国体质研究的进程与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2008,(09): 25-32+88.

[3] 尹小俭, 杜建强, 季浏,et al.中国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9): 79-84.

[4] 洪海潇,苏连勇.天津市大学生BMI指数的15年动态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03): 279-283.

[5] 彭春江.白族、汉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03): 88-90.

[6] 高峰, 肖志民,赵怀东.蒙漢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动态对比分析研究——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5,(03): 56-59.

[7] 马忆南.中国南方黎族和北方哈萨克族大学生身体特征差异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5,(02): 273-276.

猜你喜欢
健康体质运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不正经运动范
健康购药指导平台的开发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