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晓凤
由于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已无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真正完成新课改对高中数学的要求和目标,始终做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根本.采用“设疑”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已取得明显效果,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设疑”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合理利用“设疑”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集中学生精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思考数学问题,进而在问题中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一)有助于集中学生精力
教师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就需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进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采用“设疑”教学模式,有效的将数学教材内容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得到明显提升,更加热爱学习数学知识.
(二)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启发学生思考数学问题,首先要自己全面研究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出更好的教学方案,尽可能为更多学生创造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设疑”教学模式,可以直观的将学生带入课堂中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更加喜欢数学课堂.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对数学问题的意识,进而去发现数学问题,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一一解决这些问题,遇到棘手的问题时还可以请教其他同学和教学,直至将数学问题真正解决,吃透数学知识.只有让学生带着自身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将学习上碰到的问题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逐一解决,不断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水平.“设疑”这一模式,主要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解惑平台,为学生展现自我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创造一个机会.
(三)有利增强学生理解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对教师讲过的知识点和例题做的游刃有余,而碰到题目稍作更改之后就不知道正确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没有真正透彻的理解知识.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教会学生问题的本质,使得学生的理解仅仅听留在表面,没有让学生吃透数学知识内容,对数学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使得题目换个角度就不会解答了,没有真正教会学生融会贯通的数学解题技巧,这样下次再遇到同类型题目,也可以从容应对,增强数学理解力.
(四)有助于养成良好习惯
高中数学开展“设疑”教学,可以更好的帮助教师来监督和管理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去消化教材内容,而对那些教学大纲里重点提出的内容,要花多点时间去讲解,真正教会学生理解其数学原理.教学还可以在下课时可以布置给学生一些数学作业,针对本课重点内容所出的题目,让学生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了解自己的数学水平,在学习及时发现数学问题和养成解决数学问题的好习惯,体验在解决问题时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二、“设疑”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问题中开展“设疑”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最主要的是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学生才愿意说出数学问题,特别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同时,教师要想学生多提问,需要建立一个问题激励机制,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而提出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意见和建议,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在“设疑”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互换角色,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路,在准确找到学生的学习水平之后,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在讲解初等函数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自己预习教材内容,并找出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异同点,学会区分好三者之间的不同,加上大纲的要求,给学生布置几道典型例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在重难点中用“设疑”
高中数学教材内容有些是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特别是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让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概念,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这时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中难点内容加以拆分,将难点内容一一分为若干个简单的数学知识,进而组合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这样一来,学生更加愿意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加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解题技巧,供所有人分享和借鉴.教师在解说解三角形这篇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去熟悉教材内容,搞明白正玄定理和余弦定理之后,再学会加以对比,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两个数学定理的异同点,利用一些简单的例题来检测学习效果,通过“设疑”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教学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三)在易出錯地方“设疑”
学生刚接触数学教材内容时,对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学得会比较辛苦,犯错也是难免,只有在错误中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答题错误的知识点开展“设疑”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真正掌握和理解知识内容,学会数学知识中典型的解题思路.教师还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后作业,将里面相同的错误之处单独罗列出来,在讲解和彻底分析之后让学生尝试再做一遍,解决心中的疑惑,提升数学学习水平.在出错率较高的题目中总结和归纳数学解题技巧,发现这些出错率较高的原因是由于学生没有仔细学习数学基础概念,没有真正理解数学原理导致的,这时教师就需要单独抽出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重新梳理一遍数学概念,之后加上一些典型练习题的学习,真正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学生在学习《等差数列》时,经常出现题目做错,将等差数列看成等比数列,使得整个题目的解题思路出现错误,这种错误一定要避免,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水平.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设疑”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正确引导学生学会理解数学知识点的前提下,用更多的题目来练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会学生学会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