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黄日明
摘要:以甲苯二异氰酸酯、有机硅改性聚醚多元醇、1, 4-丁二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系列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红外光谱测试表明有机硅聚合物已被化学键嵌入聚四氢呋喃(PTMG)软段中及以改性PTMG为软段的聚氨酯分子链中。通过有机硅含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适量有机硅的引入提高了固化涂膜的耐水性、粘结性和机械强度。
关键词:聚氨酯;有机硅改性;双组分
中图分类号:TQ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b)-0000-00
前言
聚氨酯具有力学性能好、耐磨耗、耐油、耐撕裂、耐化学腐蚀、耐射线辐射、粘接性好等优异性能,是一种应用领域极其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而有机硅具有无机Si-O键,而且有机硅氧烷的单分子体积大,内聚能密度低,这样将有机硅氧烷引入聚氨酯分子的主链或侧链上,可以提高产品的耐磨耐腐蚀等性能。同时它又具有-CH3等有机基团,接在硅上的-CH3等有机基团使之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很强的憎水性。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弹性体涂料的临界表面张力低,吸水性低,因此通过吸水而带入的灰尘就少,从而提高了涂膜的耐沾污性。另外,涂膜临界表面张力低、吸附污染物的能力也降低。涂膜拒水透气,防止霉菌和藻类对涂料和基材的侵蚀。
1 实验
1.1 原理
通过硅氢加成将硅烷水解中间体引入聚醚多元醇链主链或侧链中,将该改性聚醚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进行合成反应,形成聚硅氧烷聚醚为混合软段的含硅氧的异氰酸酯预聚物,该预聚物为甲组分与含固化剂或含羟基的其它树脂为乙组分,组成双组分涂料。
1.2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涂料的合成
1.2.1 主要原料
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80/20) 聚环氧丙烷二醇(PPG-1000)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氯铂酸
432醇酸树脂(羟值:60~80) 醋酸丁酯
1.2.2 合成工艺
含硅异氰酸酯预聚物:将计量的聚醚多元醇PPG、氯铂酸、醋酸丁酯加入反应釜中,滴加适量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中间体产物,通入氮气作为保护,100℃保温反应3h,再降温至90℃滴加计量的二异氰酸酯,控制-NCO/-OH摩尔比为1.1。
以醇酸树脂为乙组分,与含硅多异氰酸酯预聚体组成双组分涂料。
拉伸试样的制备:选取长200mm、宽120mm的玻璃板作为模具,将聚氨酯预聚物与乙组分混合均匀后注入其中,使玻璃板保持水平以保证固化后的膜厚度均匀,待固化完全后揭膜,制成拉伸试样。
2 结果与讨论
2.1有机硅对改性聚氨酯涂料性能的影响
就采用有机硅改性的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对照未添加有机硅的聚氨酯涂料做了性能对照,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在保证聚氨酯优异的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吸水率明显下降,说明有机硅改性较好的改善了聚氨酯涂料的疏水性能。
2.2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红外光谱分析
对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涂料样品进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如下图所示,图中吸收峰对应的官能团见表2。
从图中看出,除一些常规的聚氨酯中的官能团吸收峰外,出现的803.54 cm-1、865.22 cm-1 和1106.24cm-1为有机硅官能团的吸收峰,以及说明有机硅烷水解产物确实接入了聚醚软段中,参与了聚氨酯的合成反应。
3、结论
有机硅烷水解产物成功接枝聚醚,并参与了聚氨酯的合成反应,形成硅氧聚醚混合软段的弹性体涂料,硅氧烷链悬挂在聚氨酯主链上,有利于硅原子向表面迁移,改善聚氨酯的性能。从吸水率结果比对看出,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比未改性聚氨酯涂料有更强的疏水性能,同时也保持了聚氨酯涂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研发性能优异的聚氨酯防护涂料。
参考文献
[1] 赵富宽等.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研究进展[J]. 弹性体,2004,14(2):67-71
[2] 周世民等.聚醚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J]. 精细石油化工,2011,28(3):44-48
[3] 冯思静,高伟华.有机硅环氧复合改性聚氨酯防腐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玻璃钢/复合材料,201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