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是世界上煤炭消耗量比重最高的国家。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了三分之二,尽管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但在旺盛的市场需求带动下,煤炭仍将占据我国能源的主要地位。文章将依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对煤矿的生态环境影响做出评价,并提出可行的生态恢复措施,以保证煤矿在开采营运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以保障环境、社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煤矿;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生态恢复
长期以来,煤炭都占据我国能源结构最主要的部分。虽然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但在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压力下,我国对煤炭的需求仍居高不下。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比如煤矿在生产营运期间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开采作业对地形地貌的破坏、采空区的地表沉陷、水土流失的加剧和矸石等废弃物的持续生态破坏等方面的影响[1]。因此,科学合理的对煤矿及相关作业区域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恢复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1 煤矿的生态影响评价
一般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破坏,主要包括三个过程[2]:(1)煤矿的开采活动会对土壤造成直接的破坏,如破坏地表土层和自然植被等;(2)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矸石、表土等)堆弃需要占用大量的堆置场地,从而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3)煤矿废弃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持续逸散,对周围的土地、河流和大气造成二次污染。
另外,开采废弃物矸石的堆放等对生态环境还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影响,如局部的地表岩移和沉陷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地表岩土的侵蚀速度,并增加边坡泻溜、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1.1 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的影响
煤矿的开采将使井田范围内的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发生一定的改变。在地表坡度较大的山坡、沟谷一带,受沉陷影响出现裂缝、滑塌造成基岩裸露、表土松动,可能导致土壤流失,植被立地条件丧失,造成植被死亡,主要对深根系植物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由于沉陷造成的地表裂缝、台阶状下沉等使得表层土壤松动,地表径流系数增大,从而加剧水土流失。
1.2 煤礦开采对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影响
煤矿的开采会对土地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造成破坏,地表扰动形成的裸露面会增加土壤侵蚀量。矸石的运输、卸载、推平、压实等过程中可能扰动地表,引起水土流失;煤矿开采、工业场地建设及道路修筑等会造成区域内植被的破坏,从而改变土壤的结构,加剧水土流失。矿井采用的黄泥灌浆取土过程也会扰动地表、破坏地表植被,加剧矿区水土流失及土壤侵蚀。
1.3 煤矿开采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煤矿开采会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矸石及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粉尘等污染物都会对周围的植被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会造成植物群落发生变化,甚至某一物种的消失。煤矿开采对于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貌和植被的破坏使野生动物失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人类的生产活动也会将野生动物驱逐出原有区域,引发野生动物的局部迁移,进而对群落组成和种群数量产生一定影响。
1.4 煤矿开采对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的影响
煤矿开采改变了地表原有地貌和自然景观,破坏了土地的完整性和原有动植物结构,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进而影响该区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在煤矿建设、营运期间,自然生态系统将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该区域原有生物的生产力下降,加之人类活动大幅度增加,自然生态功能受到人为扰动、生物多样性也在一定程度遭到破坏。
2 矿区生态恢复的探讨
煤矿的开采、人类活动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生态功能。因此,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保护和恢复该区域原有的自然景观的工作十分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将保护和恢复措施相结合,以植被恢复为主,综合各项防护措施,才能更好实现矿区生态恢复的目标。
2.1 加强矿井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煤矿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生态保护的管理,尽量少占、少破坏林木和土地,并对矿区周边的植被做出一定的防护措施。施工营地、料场临时占地及弃渣等的堆放场地也会破坏地表植被,在临时占地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另外,施工区域要及时进行洒水抑尘,防止扬尘对周围动植物和工作人员健康产生危害。
2.2 地表沉陷防治措施
煤矿井工开采将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并引发地表沉陷,增设安全煤柱是确保安全生产和防止地表沉陷的有效手段。应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原则和设计规范要求在井田开采范围内留设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边界煤柱、工业场地煤柱和大巷煤柱。在采空区范围内和将来出现的沉陷区范围内设置地表移动观测柱,定期记录各沉陷敏感点的沉陷现状,便于确定沉陷出现的具体位置、强度和时间,作为沉陷治理的重要参考依据。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将项目采矿沉陷危害降至最低,减小沉陷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2.3 加强固体废弃物的重点治理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矸石。矸石山不仅占用大量土地,破坏地表植被,在其长期堆存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无组织扬尘及有害气体的产生,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治理。煤矿开采产生的煤矸石应尽量综合利用,或采取土地复垦、绿化等生态恢复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继续恶化。
2.4 加大工业场地的绿化美化工程
由于矿井工业场地既是开采作业基地,又是工作人员的生活场所,所以更要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绿化美化工程,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根据工业场地布局特点,可以按功能分区进行绿化。生活区域可以栽植观赏性较强的树木、花卉等并辅以绿地,在场区围墙内外两侧种植防护林带,树种宜选择耐贫瘠、抗污染、吸尘、抗逆性强、生长快的当地适生树种。
2.5 积极开展植被和生态恢复工程
由于煤矿开采而形成的大面积采空区,使得该区域水源和土壤发生变化,地表植被也会因此衰退或死亡,面对这种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恢复。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耐旱、耐贫瘠且生长速度快的作物或牧草,以便获得持久的植被。在土地得到改善后,可以采用混播混种的方法使植被迅速覆盖废弃地,或以轮作、套作的方式使“种地、养地相结合”[3]。生态恢复工作还可以按原有乔、灌木的种类和疏密程度重新种植并进行封育,使植被数量和种类接近原有水平。煤矿的生态恢复工作应提早进行,不要等到矿井服务期满才进行,进行生态恢复后的植被覆盖率要接近开采前的水平,且植被的搭配合理协调,要保证物种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煤矿在制定开采计划时应同时制定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及恢复计划。煤矿在服务期满后,必须落实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计划,采取复垦土地、植被恢复及水土保持措施,以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采取合理、可行、有效的措施,将矿井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实现环境、社会及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丽华.煤矿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J].科技资讯,2013(14).
[2]李峰,王素芳.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煤矿生态环境影响评价[J].河南科学,2014(7).
作者简介:唐文艳(1982-),女,汉族,籍贯:辽宁,单位:甘肃经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环境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