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鸯 周炜 周立超
摘要:大学生是公益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生机的群体,他们的广泛参与可以为公益事业持续发展带来生命力和发展力。本文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浙大在校大学生的公益素养现状,包括参与公益活动的经历与动机、种类与途径、能力和效益以及对校园公益事业的认识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加强公益教育的办法,建议开设公益类课程,传播新的公益理念;搭建创新性公益项目,吸引大学生参与实践;构建智力支持体系,铸就坚强后盾。
关键词:公益素养;公益教育;高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b)-0000-00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公益事业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重要力量。近年来,高校公益文化蓬勃发展的同时,在公益活动开展的方式与动机、活动持续性、活动组织策划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大多数高校公益活动基本上都还停留在“简单的给予”的活动开展方式,受助对象的实际受益效果不够显著。不少公益社团过分看重公益活动的媒体传播力,疏忽了活动本身的效果和意义。社团活动盲目跟风,缺乏开创性,高校中出现了“爱心泛滥”现象,出现对同一服务对象重复“献爱心”、重复“支教”等问题,给人感觉就是“为了公益而做公益”,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考量“做什么”、“如何做”对服务对象更具有实际意义。
开展公益活动,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程度、大众文化水平、民族素养等多个问题的测量指标。大学生是公益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生机的群体,他们的广泛参与可以为公益事业持续发展带来生命力和发展力。浙江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如何打造浙大“公益品牌”,探索实实在在的可持续公益活动,并通过“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在公益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使校园公益拥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是我们要思考的课题。
1 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直接有效地了解浙大学生的公益素养现状,课题组于2014年对浙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收回313份,分别对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经历与动机、种类与途径、能力和效益以及对校园公益事业的认识与态度等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参与公益活动的经历与动机
调查显示,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热情和意识很高,84.98%的被访者表示参加过公益活动。其中,一年内参加过多次(3次以上)公益活动的有42.6%,偶尔参加(1-2次)公益活动的为41%。关于参与公益活动的原因和动机,影响因素先后顺序为“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公益活动”、“锻炼自己的组织沟通能力,增加社会经验”、“有志愿小时数或二课加分”、“参加的活动是个人兴趣所在”、“认识更多的人”、“公益对象有需求”、“别人鼓动,随大众”。对于能否长期坚持公益活动这一问题,72%的同学表示只是偶尔参加,有12.5%的同学是一直在坚持。从以上状况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比较有社会责任感,公益责任观已渐成习惯、渐成氛围,但大多数人主动性和持恒性略嫌不够。
(二)参与公益活动的种类与途径
对于参加过哪些形式的公益活动,“捐款捐物”类活动的比重遥遥领先,随后排名依次是“慰问敬老院、孤儿院等”、“环保、历史文化宣传”、“公共场所志愿者”、“支教”等,排名最后的是“结合专业所长专门创意设计的公益活动”。
另外,89.78%的受访者表示,参加的公益活动大多数组织者为学校社团,在所有的公益活动中,“一次性的”的公益活动占到了68.08%。
可以看出,学生虽具有广泛的公益实践经历,但绝大多数集中在形式较为单一、与社会公益区别不明显的捐款捐物活动,参加的也大多是社团组织的集体活动,学生自发自主组织的公益活动比较少,有创意、有思考、有专业支撑的公益活动的比例非常低。
(三)参与公益活动的能力和效益
受访者中认为大学生参加校园公益的优势排名先后为:大学生精力充沛、有激情;大学生没有强烈的功利思想,目的单纯;大学生学习能力强,进步速度快;大学生有专业知识。劣势排名先后为:缺少经验;缺少物资、资金支持;难以坚持。其中,70%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公益活动虽然热情很高,但在效果上表现一般,还有10%左右的被访者认为校园公益没有实现公益或者“仅仅是帮倒忙”。这说明当前大学生对于公益活动的公益性有比较高的期待,目前的公益成效并不尽如人意。
受访者认为,在公益活动收获最大的依次为“加深自己对社会的认识理解”、“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提高了自己的组织沟通能力”。可见,公益活动对于个人的成长具有很大的价值,通过关注社会、组织活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只有7.42%的学生认为“促进了自己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这说明当前校园公益活动和专业的粘合度比较低,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公益活动中的价值体现比较低。
(四)对校园公益事业的认识与态度
在认为现今校园公益的状态如何?被访者最大的印象是“持续性差”,其次是“热心、积极性高”,随后是“无主见,随大流”和“能力不足,力不从心”。认为“善于坚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和“有主见的”只占极小比例。
58.47%的受访者认为“过程太过形式化,很难有真实效果”。认为“持久性不足,多为短期活动,有走过场之嫌”和“组织水平参差不齐”的紧随其后。这一数据非常清晰的表明:当前大学生对于校园公益的不满主要在于对于内容和形式方面,“形式主义”、“持久性不足”会严重挫伤公益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这对今后校园公益活动的组织和策划提出了挑战。
被访者对校园公益的形式和内容寄予了很大的期待,将近半数的被访者期待校园公益能回归公益之本意,“能够培养真正的公益精神”。这说明校园公益的形式、内容和内涵,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大学生公益观还比较局限,公益教育非常迫切需要。
2 大学生公益教育的路径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教育研究所这样定义公益教育:通过公益生活的参与,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关心社会,并积极负责任地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公民价值观和良好的公民素养。
增强大学生公益教育是公益活动发展普及创新的前提和保障。增加公益精神与公益知识能力方面的系统教育,可以从课程设置、环境营造、智力支持、创新实践等多方面、多途径去实施和努力。
(一)开设公益类课程,传播新的公益理念
理念决定行为,想让校园公益真正发挥效益,公益的形式、内容和内涵急需提升,公益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开设公益类课程,将公益类内容纳入通识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加强公益的历史、时代内涵、理念、手段、领域问题研究,大型公益事件探讨等专题课程培训,注重对大学生公益意识和观念的养成。
在国内,汕头大学早在2010年就开始将公益课程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目前开设出28门课程,涉及义教、义诊、义修、医疗扶贫、生命教育等内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国外,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开始为进入公益创新领域的学生提供培训和学位课程,甚至开设了公益创业学位,目前美国已有60多所高校提供这方面的学位,越来越多的商学院学生开始选择公益创新方向,以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为目标。
(二)搭建创新性公益项目,吸引大学生参与实践
目前,众多创新型公益实践项目崭露头角,与传统的公益活动不同,创新型公益实践活动展示了他们的活力与优势。如创行(Enactus)中国公益项目、志愿服务“广交会”、“益暖中华”——谷歌杯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等,他们采取多方主体参与的模式,以商业运作的理念运作公益项目,不局限于服务弱势群体的具体技能,而在于如何启动弱势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帮助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改善状况,这给我们的公益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改革很大的启发和思考。如创行中国某项目,充分运用不同背景学生的专业优势,以帮助潮汕地区生蚝产业复苏的方式提高当地渔民收人,从长远实现公益目标,实现公益帮扶的内发性和长效性。
正在迈向世界一流的浙江大学,应该鼓励学生运用专业所长参与公益。学校近几年也在发挥多学科,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如工科院系进行博物馆、科技馆志愿讲解,教育学院进行关爱儿童、志愿讲师等活动。注重整合专业志愿,定期开展如“浙江大学志愿者求是社区服务”等汇聚医学院义诊、电气学院电器维修、法学院普法用法宣讲等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大学生的公益组织应该起到杠杆作用,四两拨千斤,你的“呐喊”有人响应并影响了更多的人,就是成功的。我们建议学校像支持学生科研一样,设立类似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这样的公益支持计划,构建高效公益型社团项目化管理体系,帮助公益社团通过社会调研,寻找项目、调查背景、分析问题、提出改进策略等等。引导学生以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展创新公益项目,激发学生公益创业的梦想。
(三)构建智力支持体系,铸就坚强后盾
公益型社团由高校共青团管理,共青团教师负责所有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任务繁重,专业教师参与率低,在社团的管理和改革中无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活动以短期的、高频率的常规服务为主,无法启动大型和中长期项目,同时,社会实践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揉合,结合了社会学、经济学、人际学、组织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特别是公益社团还涉及公共事务管理方面,除了需要学校的教师参与,还应有更多的机构和组织参与。
创新型公益实践项目的智力支持体系可以包括校内及校外指导教师团队。为吸引更多教师参与进来,可以尝试建立教师指导公益项目的激励机制,根据项目类型配备教师,激励专业教师针对公益项目提供包括公共事务管理、法律、教育、环境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指导,将教师的参与程度及表现纳人积分体系,既有利于营造师生参与公益的良好氛围,也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与社会资源,使公益项目更具科学性与实效性,更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公益是凝聚公众力量的一种时代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公益事业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衡量着一个民族的胸襟气度和精神认同。在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进程中,公益教育对重振荣辱与共的民族精神,续谱守望相助的社会情感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莉,方巍.美国服务学习及其研究的本土化启示[J].青年探索,2011 (1).
[2]李凤.大学生公益团队的建设与管理研究——以EJR公益团队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3.
[3]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唐亚阳.公益创业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