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义芝
【摘要】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文章立足于笔者自己所在学校的状况,探讨了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素质教育;教學方法;课程设计
一、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硬件设施缺乏
首先,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并不像传统的语文、数学等学科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农村中学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信息技术课时被其他课程占用的情况,不能够保证基本的课程教学。而且有关信息技术的管理制度不完全,管理尺度松弛。学校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忽视使教师没有兴趣主动认真地研究信息技术的教学。其次,农村中学在信息技术课程上的投入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很多农村中学连一个像样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室都没有。
2.师资队伍缺乏,教育理念落后
首先,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缺乏,有些教师可以说是半路出家,对信息技术课的理解不够,自身的知识还不能应付平时的课程教学需要,更谈不上什么创新。其次,一些教师不能够接受新型的教育理念,离真正素质教育的内涵还有一定的差距。这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很传统,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知识传授,并不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多数教师缺少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没能找到创新的教学方法,依然按照教师讲课学生笔记的方式。这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实践经验缺少,动手能力差。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和素质教育的标准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3.家庭教育管理缺乏,学生自控能力差
农村中学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父母双方都在外地务工,孩子由老人看管,在孩子教育方面有心无力,导致孩子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约束和指导,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自控能力差。由于信息技术授课的地点是机房,学生面对的是电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要在电脑上演示操作,由于电脑的阻隔,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的问题行为。而这种就象是会传染的,影响着周围的其他学生,旁边的学生看到后也就无心上课。
4.实践机会缺乏,条件不完善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侧重动手操作的课程,必然需要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实践机会。而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平时接触电脑的机会比较少,实践机会不多。实践是验证知识的最根本方法,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多元化的动手活动中,学生才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再者,教师在有限的条件下必须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有限的亲身操作中提升学习兴趣。但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对具体活动的设计过于单一,不能够根据学生的求知领域来开展活动,甚至可能引导学生走向错误的学习之路,沉溺于游戏不能自拔。
5.“副课”思想观念严重,孩子家长重视不够
主课分数一直是衡量教学质量和学生优异与否的标准,副课只是一门用来调节学生疲劳的调味剂。学生、家长和教师都这么认为。在这种认识缺失的情况下,学生将信息技术课看作是他们放松解压的兴趣课程。在学生心里存在这样一种观念:没有压力的地方就是没有负担的地方,也是可以不用认真学习的地方,甚至就是没有约束的地方。于是在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有的学生正争分夺秒地做英语、数学、语文等主课作业,有的学生埋头苦写书信、聊天或玩游戏。这种思想认识上的欠缺和严重的不重视,导致信息技术课堂纪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二、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学校方面
1.坚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方向。在农村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了解,让学生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信息,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在现代生活中,信息技术的掌握已经成了一种基本要求,其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坚持信息技术课程的正确教育方向,正确地传播信息和利用信息,能够通过信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出色的信息素养,真正地将信息技术和课程学习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2.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度。学校需要加大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学校整体的信息技术水平,提高学生的整体竞争力。要加大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投入,必须从资金、教师和硬件设备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来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教师需要对课程进行研究,学习新型的教学方式,贯彻现代教育思想,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同时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在学生考核系统中的比重,能够使得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改变“副课”观念。
3.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尽量考虑到农村中学学生的思维水平,选择学生熟悉且有利于他们创新能力发展的内容。从多元化的角度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同时要开发立体化的课程教学资源。新型的教学资源应当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以学为主,营造一种师生平等的学习氛围,抛弃传统应试教育的枷锁,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个性,进行研究型学习、个性化学习。
4.搭建信息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校应该建设一个信息技术教育教室,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施,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搭建一个平台。教室可以由信息技术教师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定时向学生开放,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动手机会。教师日常工作可以换算成工作量,这不仅可以减少学校的负担,还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拉近师生关系,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逐渐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改变现有的信息技术课即是学生放松课的观念,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二)教师方面
1.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加強师资队伍的建设。如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进行年度考核,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目前,在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随着教育界整体教学观念的改变,以及国家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推行力度的加大,以及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农村信息技术教学一定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
2.教师要提高个人素养,不断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中学信息技术课的课堂管理尤为重要,教师威信缺失是导致课堂纪律较难维持的客观原因之一。农村中学在没有其它优势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内容讲解要深入浅出、精彩丰富,形式要生动多样,要让学生打心底崇拜你。除了掌握好自身专业技能之外,还应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眼见,并将知识融会贯通,把课上活,这样学生就会主动配合你、参与到课堂中。
3、重视对课堂管理的反思注重课堂和教学反馈。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水平,尽快地由一名教书匠蜕变成教育家。现在的农村中
学教师,已经有一些会在课后进行相应的总结,这是一个进步,但我们同时也发现,这些反思更多的只是针对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新知识学生有没有理解,哪些题目学生还不会做等内容,而缺乏对课堂管理、学生学习情感以及学习行为的反思。由此可见,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细节问题视而不见、见而不纠。“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及时的反馈有助于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尔逊说过:“为了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各种教师所喜爱的事,甚至去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的科目。”在教育过程中要想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怀有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事实上,关爱学生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教师关爱学生,学生获得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将会更加强烈,自然而然地就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同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一旦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自然喜欢听你的课,你也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课程整合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才能控制好时间的分配,切忌前紧后松。同时从教学方法入手,是赢得学生心灵的最大秘诀。如果课堂是教师主导的课堂,就不要一味地埋怨学生不认真听讲。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只有当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得当时,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国宏.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激发之我见[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
[3]都孝海.谈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1(1).
[4]邬家炜.信息技术教育实用教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