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05个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到来之际,本刊先向全天下的女性道一声节日快乐!
女人是乖巧的女儿、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是每一个家庭的灵魂。本期小编和您一道回望,过去的一年国内发生了哪些有影响力的家庭事件,并和您一起期待,未来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更多地纳入家庭视角。
本刊一直致力于先进家庭文化建设,促进妇女全面发展。未来,我们一如既往。未来,我们在一起!
政府庆祝国际家庭年
2014年是国际家庭年设立20周年,我国政府在北京召开了纪念大会,启动了“中国家庭儿童安全计划”和“新家庭计划”,首次发布了《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等等。彰显了国家层面对家庭在社会发展中基础性作用的重视。我们期待家庭导向的公共政策能更加主流化。
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就《反家庭暴力法(草案送审稿)》征求了66个中央单位以及31个省级人民政府的意见,于2014年11月25日公布了《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全文,向社会征求意见已于年前结束。征求意见稿作为首部防止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将反家暴作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尤其是各级政府都要给予经费保障,并创新了家暴处置的新机制。
李银河挑战传统性别观
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公开承认已与一位跨性别者同居17年。该事件冲击了传统刻板的性别二元对立论,并挑战了异性恋霸权,将对社会理性、宽容地接受不同性取向和多元的婚恋模式有推进作用。
各级工会推动在公共场所设母婴室
为缓解母亲们在公共场所哺乳难的问题,各地纷纷开始推动在大型商场、超市、公园、机场、车站和医疗机构等公共场所设立母婴室。有关机构还推出了“母爱10平方”移动客户端APP,妈妈们只要下载APP后就可以用手机登录移动客户端,从地图上找到身边的母乳喂养室。这表明社会开始重视满足妇女儿童对公共空间的特殊需求。期盼尽早将设立母婴室纳入公共场所强制标准。
百合网“逼婚”广告遭抵制
百合网推出的名为 《因为爱,不等待》的广告,短片中外婆在外孙女毕业时、工作后,以及自己躺在病榻上时,反复追问:“结婚了吧?”广告一经播出就遭到批判和抵制。该“逼婚”广告是对青年婚恋观的误导。
主流媒体挖掘民间家风
央视对民间家风的实录采风,形成了热议家风的公共舆论,不少地方政府开展了优良家风和最美家庭的评选活动。家风从家庭私领域进入公共话语平台,反映了家庭内部的道德劝诫与整个社会文化及其价值取向相关联。未来更要探讨如何建立具有现代意蕴的家风、家规,以适应家庭与社会的变迁。
“女德班”假弘扬传统价值之名奴化女性
教现代女性守妇道的“女德班”,鼓吹“女性服从”主义,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批判。在男性的家庭角色相对受漠视的中国,或许需要更多地强调男性的贤夫良父、“暖男”角色。
新司法解释细化工伤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提出职工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的,以及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发生事故的,都可认定为工伤。该法规考虑到职工的家庭责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扮演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角色。
“击退小三”成婚姻家庭咨询主业
某些大牌心理咨询机构专门承接“击退小三”业务,且收费不菲。此类业务阻碍了婚姻家庭咨询业的健康发展,有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加以监督和管理。
首项婚姻家庭研究专项基金启动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专项基金,专门支持、资助从事婚姻家庭研究的单位和人员开展婚姻家庭理论、问题和法律政策的研究。该基金的设立,或将填补婚姻家庭领域的理论、实际问题和法律政策研究项目支持的稀缺现状,促使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更多地纳入家庭视角,给予家庭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