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成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其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清晰、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国内外也都有研究表明,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数学学习的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培养小学高段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数学 语言表达能力 情境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研究来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教师自身的转变
1.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把自己“溶入”到数学课堂活动中。
教师必须一改往日“师道尊严”的模样,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在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神话,而是参与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能与学生民主对话,真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在这宽松的氛围里有了足够的安全感,有了学习的自主性,参与课堂各个环节就不是问题。那也就有了与教师、与同伴、甚至与教材进行平等对话的欲望。
2.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情境和机会。
数学知识的呈现虽然看上去很完美,但显得比较枯燥乏味。数学课不比语文课生动,比较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比较被动。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一定要想办法创设比较有生趣,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教学情境。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步入乐之者。”让学生对数学课堂感兴趣,有表达的欲望和激情。课堂上主动参与并自觉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成为可能。
二、对学生“说”的能力培养
1.学会“倾听”——说话的前提
要想学生说得好,首先得教会学生倾听的本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一系列的处理。只有会听,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学生听话的理解力和辨别力的水平是因人而异。因此,教师要给足时间,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
2.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敢说”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信心。使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能力要有信心”,经过数学学习“学生要相信自己有做数学的能力,而不是害怕或厌恶数学”“有充分的信心去有效地使用已具有的数学技能”。
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信心,参与课堂各环节就不再是问题。主动参与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想与人交流和沟通并合作。“万事开头难”,学生张嘴敢“说”了,也就迈出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第一大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多鼓励和表扬。充分发挥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机制的优势,让学生尝到张嘴“敢说”的甜头。
3.分类提要求,人人获提高——“愿说”
课堂中应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或任务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提高。让优等生说得更准确、简洁有条理;让中等生、学困生说清楚说正确。试想学困生都能积极动脑回答问题了,中等生,优等生当然会不甘示弱。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说”起来,学生的思维状态活跃,课堂就更出彩,越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成功的体验越多,越愿意说。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标准》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够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精神也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共享收获。
4.给予“说”的指导——“会说”
(1)让学生明白自己说话的目的和方法。
说话一定是有目的的。首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要“说什么”;其次要思考“怎么说”。“怎么说”的思考过程其实就是搜集语言以及语言的重组过程。内容准确,说得有条理,渐渐才会说得好,说得流畅优美,最后达到富有数学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和严密性。
(2)说的途径
数学课上需要说的地方非常多,教师如果都能将此教给学生,无疑就是在践行新课标对师生提出的要求。
给学生以“说”的方法指导,让其明确数学课上自己或别人的思维轨迹,使思维训练和说话能力的训练相互促进。
①说算理:小学数学法则,数学定义定理,都需要经过学生反复述说,才能深入理解、加深记忆,熟练巩固并应用。
②说公式: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启发学生运用自己所理解的数学语言总结概括定义、法则或公式。长此以往,学生渐渐对数学语言的简洁准确逻辑严密等特征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其获得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③说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核心所在。否则,学习数学就失去了其价值意义。说解题思路及方法其实就是将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展示。坚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题意,表述题中的数量关系、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按运算意义口述列式根据、解题程序和解题方法。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同时还给教师了解学生审题和理解题意的情况提供了最直接的资料,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
④说疑问:有疑问时,能准确地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寻求与他人探讨的途径。
⑤说体会:将自己的感受、看法或体会说出来,让别人也得到同样的感受或者更深的感受,有利于对问题的一致认识和知识的掌握。
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问题整合能力大大提高;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解决能力也逐渐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随之步入一个新的台阶。当然,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见成效的事情,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有步骤并持之以恒的坚持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充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