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强
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学生,由于刚入学不久,没有合作的意识,而且在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一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觉得低年级孩子围坐在一起,连课堂组织都有问题,更别说合作了。从问题中我们能发现,低年级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十分淡薄。可是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恰恰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培养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尤为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探索,我对引导农村低年级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了一些的体会。
一、营造情感氛围,唤起合作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情绪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当教师面带微笑走进课堂,用自己良好的情趣去感染学生,能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态势,为学生的合作学习作好积极的心理铺垫。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学成功的保证。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积极期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和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动,变为努力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动力,便可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
二、创设合作情境,激发合作意识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如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身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巧妙地设置适当的悬念,创设思维情景,就能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认识角”时,我创设这样的情景:在数学王国中,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图形宝宝,它们经常在一起做游戏。其中,要数“角宝宝”最调皮了。这不,在图形宝宝们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宝宝躲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你们能一起把它们都找出来吗?这样的情境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合作兴趣。
三、精心设计游戏,培养合作意识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游戏是如影随形的。农村的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接触面小,见识不多,玩一些小游戏就是他们童年最开心的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我通过组织一些游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比如两人三足跑等这些需要通过与小伙伴的合作来完成的游戏,通过游戏让他们明白,有时要想完成一件事,光靠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不行的,而要和同伴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合理分配小组
在低年级小组合作中,对组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分组时,要考虑到小组内要有好表现肯积极发言的同学,有不善表达而喜欢倾听的同学,还要照顾到小组中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注意后进生的搭配问题。组长的人选一般由成绩较好、课堂表现积极、并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的学生来担任。平时要对小组长进行指导,让他们明确作为组织者,要管理好组员,不能让组员各干其事,更不能干与课堂无关的事。同时教师还有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学会与别人合作,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
五、合理选择合作的时机和内容
合作学习并不仅仅意味着把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坐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教师应该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尤其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给予认真思考和关注,努力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内容和时机。教师不能随便拿一个问题就让学生合作,不去考虑这个问题是否有合作的必要,而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有些知识学生一看就能掌握,就没有必要放到小组中解决,我们应该尽量设计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人才能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合作。另外还要探索适当的时机,当仅靠个人的思考不全面时,宜采用合作小组学习。
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崇拜老师,模仿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觉得老师也是小组中的一员,给们适时提供建议,使他们逐步提高合作质量。学生在达成目标之前,总会有理难以解的地方,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后也不能袖手旁观,要随时注意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以便在关键时给予点拨、评价,最终达到小组合作良性发展。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能面向全体学生,能更好地发挥群体优势,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强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人际交往和实践探索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精神。所以,我们要坚持从低年级就开始不断地探索、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八字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