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天鸿:生成了张力的小说
文学评论尤其是小说评论,多习惯谈论意义——社会的、政治的、时代的意义等等。这种种意义当然是有的,当然也可以谈,但只谈它,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有什么区分?而且在阐释这些意义方面,文学文体包括小说,都没有优势。孙志保的小说,重要的是具有他的特质:不动声色地从容叙说大悲大喜乃至应该激愤的人和事;细腻的描写与干净利落的叙述时而杂糅时而分野都自然而然;几乎是严格的现实主义的肉体,常常被容纳在落墨不多却是小说主要骨骼的象征性框架之中。相反的组合就产生了张力,使得孙志保的小说就是孙志保的小说。正是这三点的有机融合或者说混一,与它们产生的形式张力,构成了他小说的意义,而不在于他写的是什么人物与故事。
当然,他的人物与故事也是有种种意义的,但要概括地表述,则是小人物怎样活下去的挣扎与斗争。怎样活下去成为重要问题,在于他笔下的这些小人物都具有良知,善良、软弱而有人性。换言之,孙志保的小说让我们看到,善良和软弱保存着这个世界最后的人性。而这,使意义层面也生成了张力。
潘小平:倦怠的美感
认识孙志保,从他的中篇处女作《黑白道》开始,从此他小说中的人物小五和林子,就进入了我的视野。他们曾不止一次,以不同面目,反复出现在孙志保的小说中,携带着孙志保所特有的气息,有些散淡,有些倦怠。孙志保的小说叙事,有一种倦怠的美感。好的文字,都有一种让人难过的气质,有一种无力、无助和无奈。因为是理论出身,早期又是将叙事美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所以特别关注孙志保的小说叙事,曾不止一次惊诧于他文本的自觉。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具备先天的叙事能力,文本呈现出疏密有致,开合有度,不疾不缓。读他的处女作《黑白道》,你就感觉不到是一个新手在写作,他的叙事是那样放松,那样行不由径,那样自在自然。行不由径,是叙事的高境界。安徽小说传统,重故事而轻叙事,重意义而轻品质,小说叙事基本处在故事推进和情节发展的层面。叙事美感往往不在考虑的范畴之内,或者说没有审美的追求,没有审美的自觉。安徽小说作家,普遍没有形成对叙事美学的追求,写作中更专注于世俗人生,更热衷于政治批判和社会批判。这就越发突显出孙志保小说在60后作家群体中的文本价值,虽然,这价值更多的被现实语境所掩盖。
孙志保小说以中篇为主,而且在他创作的高峰期,几乎一经发表,即被权威选刊选载。但他的现实焦虑和社会关注,并未损害他小说的品质,而我特别推崇的,也正是这一点。